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野菜

(2011-11-22 20:15:01)
标签:

故乡的野菜

曹矞散文

生活往事

故乡记忆

乡村生活

分类: 心湖泛舟

故乡的野菜

   

 

深秋的一个周日上午,我和妻子回老家看望父母亲。妻子临时提议说:“山坡上的野菜好吃,天气也放晴了,不如我们去剜一些野菜带到学校去吃,好吗?”我说好啊,反正也无事,出去转转挺好的,就权当一次秋游好了。

于是,妻子和我,还有老母亲做向导,我们一起去了山坡。我背着挎篮在前面走,婆媳俩跟随在我身后,有说有笑的。

久雨初霁的故乡,天空格外的蓝。山坡上显得很空旷,没有了夏天的碧绿与浓荫。秋风吹过,落叶纷纷飘飞,如蝶似鸟,似乎在忙着传递秋的信息。漫山遍野的山菊花盛开了,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竞相媲美,绽放一朵朵甜美的笑脸。

此时,天高气爽,阳光朗照,我的心情也很爽快,很阳光。我回头征询,问妻子道:“我们要剜什么野菜啊?”她说:“只要苦麻菜和油菜。”我学韩国人说话,笑着用温顺的语气说:“是。为夫遵命。”

对于这两种野菜,以前也多有食用。也记得曾百度过,比较了解它们。苦麻菜,又名苦麦菜、山苦荬,为菊科植物,生于山地及荒野,每年春秋两季都可采摘。其味辛、苦,微寒,清热解毒,含有铁、钾、钙、镁、锌、铜等多种元素,营养丰富。虽然有点苦,但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则别有风味。鲜嫩的苦麻菜,去根洗净,放在锅里烧开水浸泡一下,然后用香油、大蒜泥、凉菜调料凉拌,即可食用,无不促进食欲。以它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神农本草经》说,“苦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据说还可把它晾干,炒制成茶叶泡水喝,或炒肉吃。油菜,是往年曾种植过油菜的地里自然散落的种子而零零星星生长出来的菜,也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它的医药价值也许没有苦麻菜高,但是将它制成酸菜炒着食用,的确比起苦麻菜好吃得多。可以炒菜吃,也可以用它来搅苞谷糊汤吃。这种野生油菜有一个特点,就是种过一次之后就不用种植,年年生长,满山遍岭。一般生长在熟地或二荒地里。民间传说昭君姑娘出塞前,曾采药,种下菜籽,并嘱“连发连发连年发”,所以野生油菜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怎么说,它们可都是农家饭桌上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乡村的美味佳肴,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故乡的野菜很多,远不止这两种。说起采摘野菜,就让我油然想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闹春荒的情景。那时候,我大概在上中学,家里有八口人,姊妹六个,仅靠父母在生产队里挣工分。自然人多粮少,就不得不忍饥挨饿了。每到春天,就会闹饥荒,揭不开锅。此时,母亲就引我们姊妹几个上坡采野菜或挖山药蛋、挖黄姜、挖洋姜充饥。记得我们曾采过茵陈蒿、蕨菜、马齿苋、水芹菜、刺芽菜、指甲菜、野蒜苗、蒲公英、山蘑菇、韭菜等野菜,或做菜,或搅野菜糊汤,或做成饼。有时秋天下过连阴雨后,也四处采集地皮子(或称地衣、地木耳)回来炒着吃。当然,今日之剜野菜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实在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今日是为了改换口味、调节生活、保健身体,更是为了居安思危、忆苦思甜不忘本。

我们三人并排搜索式向山上找野菜,从山脚下一直寻找到半山腰,可是所见的野菜并不多。母亲说不久前被人寻过了,我们就又去了另一面山坡。换了个地方,果真野菜多了。我们剜野菜的兴致随之提高,不到一个小时,我的挎篮就被野菜塞得满满的啦,背在身上感觉沉甸甸的。再看看母亲和妻子,她们带的塑料袋子也装得很满了。走到她们跟前,我说:“已经剜得不少了,打道回府吧。”我们就此收兵回家。

回到家里,泡杯茶喝。稍事休息之后,母亲说她开始做午饭,饭后再烧开水烫野菜。我和太太就赶紧下河去洗野菜,因为下午我们还要赶回单位去上班呢。

故乡的小河哗哗哗地流淌着,依然唱着欢快的山歌,似乎在欢迎我们这两位远方归来的游子。河水还是那样清亮迷人,一尾尾小鱼纷纷来到我们身边,不停地与我们打招呼,做着种种亲昵的举动。

 

 

 

2012年9月,散文《故乡的野菜》刊发于2012年第3期(总第28期)《商洛文化》(季刊)“散文园地”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