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世奸雄亦英雄

(2011-09-16 10:25:55)
标签:

乱世奸雄

绝世英雄

曹矞散文

历史人物

青梅煮酒

分类: 怀古抒情

乱世奸雄亦英雄

   

 

大凡提及曹操,人们就会想到“奸雄”二字,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的确,曹操是个“奸雄”,连他自己也曾直言不讳。三国时有一个名叫许劭(字子将)的人,很喜欢评价别人的品行和能力。他每个月都要和自己的堂兄许靖共同挑一个人物来评论,当时称为“月旦评”。有一次他们说到曹操,许子将下了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后来年轻的曹操听了并不生气,反而非常开心。

但是,毛泽东对魏武帝曹操另眼看待,赞赏有加。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他还说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和曹操都是不同时代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战略家,文治武功俱佳的“风流人物”。二人同样是文韬武略,豪情风发,一种英雄相惜之情穿越千年的时空,飞扬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苍凉辽阔的北方大地上。

曹操和许多开国皇帝不同,他在世时并没有正式登上帝位,但是千百年来,人们总把他看做是一位真正的开国皇帝。不言而喻,因为他的作为与能力也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真正的开国帝王。

至于作家罗贯中先生笔下的人物曹操是个大“奸雄”,就连戏剧里的曹操也是“白脸奸臣”,这是因为罗先生以“拥刘贬曹”之心而为之的结果。虽说历史中真正的曹操会是什么样子并不十分清楚,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真正的历史中的曹操比之小说里的曹操要好。为什么金銮宝殿的龙椅宝座姓刘的坐得而姓曹的却不能坐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拨开历史的烟云迷雾,让我们看看曹操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在沛国谯县,他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在官渡之战前夕,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经为袁绍起草过一份讨伐曹操的檄文,其中骂曹操“本乞丐携养”。人们据此推测曹嵩的出身应该比较贫寒,所以才会被送去给宦官做养子。还有人说曹嵩本姓夏侯,和后来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夏侯渊属于同一家族,其实曹操和夏侯兄弟是亲戚。

对于曹操的出身,史书上并没有留下神异传说。古代有许多开国皇帝都喜欢给自己的身世涂抹上一些“天命所归”、“真龙出世”的神话色彩,但曹操却不同。以他比较务实的性格,大概不重视这些,更在乎的是别人对他后天能力的评价。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他深知:三国时代,群雄角逐,没有人才优势,也就无所谓事业上的成功。早在创业之初,他就非常重视网罗人才。建都许昌之后,又一再下达“求贤令”,以朝廷的名义招纳贤士,试图把散落在民间的人才都聚集起来。在选择人才的标准上,曹操以其政治家的独特气魄,一反过去以门阀和名气取人的传统标准,主张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著名的《八月令》竟然明确地提出要起用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对于曹操“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的选才标准,连宋代保守主义政治家司马光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曹操在创业之初,需要人才帮其打天下,他虚心纳士,和刘备、孙权一样对有用之才极尽礼遇之能事。曹操厚待刘备、关羽的事情是尽人皆知的,尤其在优待关羽上让曹操手下许多将军谋士妒忌。曹操曾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

官渡之战后,发现许多“许下及军中人”与袁绍暗通书信,有人提出要查清之后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皆焚之”。可见他机智过人,深谋远虑。曹操跣足迎许攸,重用曾经在檄文里痛骂他三代的陈琳,竟还能重用与他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对有用的人才能做到不计前嫌,这一点最难能可贵。即使是仇敌也不念旧恶,不加报复,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恢弘大度。

在如何使用人才方面,曹操亦有独到之处,这就是清朝赵翼所概括的“以权术相驭”。其具体做法,赵翼有一段精彩论述:“盖曹操当初起时,方欲籍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杨阜所谓曹公能用度外之人也。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娄圭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甚至杨修素为操所赏拔者,以厚于陈思王而杀之;崔琰素为操所倚信者,亦以疑似之言杀之;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备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诚然,曹操爱惜人才,在其求贤若渴地招募天下人才的背后,也无不暗藏着他的阴险奸诈,无不渗透着他“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思想性格。在如何吸纳和任用人才问题上,曹操“奸”“雄”并存的双重性格也是非常明显的。

按照基督教义,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开始,人类就有罪。这是神学上的“原罪”。政治也是如此,自从产生就有“原罪”。政治的本质就是争抢地盘,都是争抢地盘,谁能说谁比谁高尚,谁比谁龌龊?只能说谁手法高明或阴险一些,谁文韬武略强一些,本质都是一样的。董卓争地盘杀人,袁绍争地盘杀人,刘备争地盘照样也杀人,曹操争地盘当然不比他们好哪儿去,争夺地盘还是杀人。这不仅仅是人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政治”,是“政治”让他们戴上了假仁假义或阴险奸诈的面具。在面具之下,没有高尚和龌龊之分,只有现实利益。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这正印证了东汉时那些驾驭皇帝的权臣下场。从最牛的“跋扈将军”梁冀,到汉桓帝的老丈人窦武,到汉灵帝的大舅哥何进,到西凉彪汉董卓,谁不知道“皇帝”是祸水,玩不起啊,谁玩谁倒霉,可有什么用呢?道理谁不知道,只是抵制不住那权力的诱惑。前面的一个个倒下了,后面又有一批站起来,可谓前赴后继。正当董卓的尸骨正在点天灯的时候,,袁术又被砍了,但这仍不足以震撼任何有野心的人,袁绍早在运筹,也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也早想坐坐“华盖车”了。那么,曹操有野心欲一统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理解了。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也认为自己是英雄,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依我观之,曹操是乱世奸雄,亦是英雄,闻名天下大英雄。要知道,几千年历史才出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英雄曹操啊!

郭沫若曾替曹操翻案,而我不是为曹操翻案。不是不想,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我只是想替冤屈了千余年的曹操说几句公道话,替曹家抱不平而已。

曹操曾说,也许你们从前错看了我曹操,现在又看错了,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错看我。他还说了句颇为经典的话:誉满天下者,往往也是毁满天下。

历史人物的功过,历来都是烟雨朦胧,莫衷一是。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呢?不过,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是非功过自由后人评说。

 

 

    本文发表于20111213日《教师报》“博采”栏目。

    陕西教育报刊社网络链接:http://www.sxjybk.com/News/20111213/1482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