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境界
(2010-09-16 14:18:53)
标签:
现代教育教师境界三境界师德建设曹矞散文 |
分类: 教育教学 |
教师的境界
曹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对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者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将知之、好之、乐之谓之治学三境界。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种境界。有人还把人生境界概括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三种境界。
撞钟型是第一个境界,也是最低境界。所谓撞钟型,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型教师的特点是有责任心,而缺乏事业心。他们不能自觉地学习新知识,不注重于知识的更新,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知识老化,方法传统简单。但是,他们遵纪守法,工作责任心强,该干嘛时就干嘛。至于工作绩效往往一般化,没有多少起色。这种教师在学校里占有一定的比例,不在少数。
敬业型是第二个境界,比起第一个境界撞钟型,提升了一个档次,上了一个新台阶。敬业型教师,既有责任心,也有事业心。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能与时俱进,自觉地搞好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他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尽心尽力,有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效很突出。这种教师当然深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所占比例大。
专家型是第三个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比起第二个境界敬业型,无疑又有很大的提升,有了质的变化与飞跃。专家型教师,自然有责任心,更有强烈的事业心。他们热爱教育,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甚或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立志高远,勇于开拓进取,往往是某学科带头人,是教育教学一线里锻炼成长起来的行家里手,具有自己独具个性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他们的工作业绩非常显著,很有特色,很有成就。这种教师,在校内外、省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可惜,这类教师人数很少,所占比例太小。许多学校尚是空白,一个也没有。
笔者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可以说是山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立足于本职、想把教育工作当作终生事业的人,就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与追求。只做个撞钟型教师的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误人子弟无异于谋财害命。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敬业型教师这个境界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拓进取,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地搞好校本研修,坚定不移地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向着专家型教师这个既定方向迈出最坚实的步伐。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教师应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过去人们常将“教师”看成是“教书匠”,而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将教师看作是“能师”(即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和启迪学生的智慧),而现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是一种“人师”。所谓“人师”,即为人师表之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要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学生的人格。要成为“人师”,是对教师的高要求,但它却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要求的。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艰难历程,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师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种职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已经制定了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宏伟蓝图,举国上下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新风尚。时代在呼唤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在呼唤涌现更多的专家型教师。
让我们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洪流当中,奋勇搏击,磨炼自己,不断提升教师的境界。是撞钟型的,就应该向敬业型境界努力;是敬业型的,就好好向专家型境界发展。总之,我们都应该以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师德高尚、开拓创新、成果丰硕的专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