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干部“四拍”?
(2010-12-15 15:04:22)
标签:
脑袋拍拍杂谈 |
何谓干部“四拍”?
何谓干部“四拍”?
一个很有些顺序的四拍,从上往下拍。第一拍当然是拍脑袋:拍脑袋决策。一听就让人觉得有些悬,一个人的脑袋,往往很难把握,高兴了,容易发热;生气了,容易发涨。头脑一热,会突发奇想:“在这里建一个机场吧!”头脑一涨,加上不知与谁斗气,人家在搞城市化,我们就造一座城吧!这一拍就是上亿的投资。别以为这是没有根据的乱举例,有事实为证:前不久,城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而国家早有规定,重要的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至少也得50年。
于是我国创造了两个世界第一: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与钢材;生产了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高达4亿吨,占了全国所有垃圾总量的30%至40%。
如果还有些不信,那就来回答一个问题:有谁能找出这样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没有“短命建筑”。造成短命建筑的原因有许多,如质量问题,如政绩观问题,不用说,肯定还有个“拍脑袋”问题。
拍拍脑袋,50年来,湖北全省有近100个湖泊消失了,有的围湖造田了,有的填湖建城了,后果呢,都看到了,长江没了泄洪的去处,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摘自2010年7 月22日人民日报)。
拍拍脑袋,不该建镇的地方建了镇;不该拆的古建筑拆了;不该占的田占了、、、、、、
拍脑袋作出的决策,总会受到质疑,比如建一个机场,毕竟不是垒一个鸡窝,但一有质疑,立即会有两顶帽子出来,一顶是高帽,给领导干部的:有魄力;一顶是给质疑者的:老保守。有了这两顶帽子,“四拍”干部就有了往下的第二拍,拍胸脯担保。不是有位“县太爷”一级的干部发过如此高论:“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真是豪气冲天哪。
坏了,新建的镇被泥石流冲走了;新建的机场根本没有飞机起降;长江决口了、、、、、、刚刚拍过胸脯的老兄,这下有些后悔了,于是往下拍去,这第三拍拍的是大腿,拍大腿后悔。应该承认,这一拍很响,都听到了,但不痛,更不可能拍断了腿,因为还有第四拍要用上腿。
按理说第四拍拍的应该是惊堂木问责,但不是,这第四拍是拍屁股:拍屁股走人。
写到这里有些不敢写下去,怕被说没有根据乱讲。 2010年7 月16日~22日的《国际先驱导报》核心报道版刊文:《我们正在习惯的50个异常现象》,其中第9个是:“官员问责后‘带病’复出”。这复出的病人,是不是就是拍拍屁股走人的那一位?
在我们高唱“十一五”颂歌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对“四拍”一类的现象有所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