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的评诗艺术
(2014-08-05 16:48:17)
标签:
王跃精读书红学原创文化 |
分类: 我读《红楼梦》 |
李纨是大观园里海棠诗社的社长,她的主要职责,是评论社里诗人作品的优劣。李纨毛遂自荐当了“掌坛”,固然看出她对弟妹们活动的支持,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她的自信。正如贾宝玉说的,“稻香老农(李纨)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大观园里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为首的诗人,水平非同一般,给她们当评委,难度可想而知,但李纨举重若轻,评论的结果,人人口服心服。那李纨是怎样评诗的呢?
一、“活”为兼容并蓄。
诗社的第一次活动,是写白海棠。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风格不一,各有千秋:
宝钗:
真是诗如其人。李纨看罢评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黛玉诗);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可见,作为一个诗评者,李纨能一语中的,指出诗作的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纨能容下各种风格的作品,绝不以自己的偏私有所侧重。正因为如此,贾宝玉的作品虽然压尾,但却痛快地承认“这评的最公”。
二、“新”为评诗圭臬。
三、“巧”要自然无痕。
从小说的描写来看,李纨虽说不会作诗,但她的确“会看”,这也许缘于她丰富的诗歌知识。例如,当林黛玉自谦诗作“伤于纤巧”,李纨却说:“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也就是说,诗歌的技艺要以自然为上,诚所谓,有法而看似无法,浑然天成;否则,堆砌生硬便是弄巧成拙。贾宝玉虽说才思敏捷,却连续两次落第,对于这个“差生”,李纨没有奚落,埋怨,而是说:“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既有肯定和鼓励,又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表现出了评论家对诗人的关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