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纨的评诗艺术

(2014-08-05 16:48:17)
标签:

王跃精读书

红学

原创

文化

分类: 我读《红楼梦》

李纨是大观园里海棠诗社的社长,她的主要职责,是评论社里诗人作品的优劣。李纨毛遂自荐当了“掌坛”,固然看出她对弟妹们活动的支持,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她的自信。正如贾宝玉说的,“稻香老农(李纨)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大观园里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为首的诗人,水平非同一般,给她们当评委,难度可想而知,但李纨举重若轻,评论的结果,人人口服心服。那李纨是怎样评诗的呢?

一、“活”为兼容并蓄。

诗社的第一次活动,是写白海棠。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风格不一,各有千秋: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逢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真是诗如其人。李纨看罢评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黛玉诗);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可见,作为一个诗评者,李纨能一语中的,指出诗作的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纨能容下各种风格的作品,绝不以自己的偏私有所侧重。正因为如此,贾宝玉的作品虽然压尾,但却痛快地承认“这评的最公”。

二、“新”为评诗圭臬。

       诗社的第二次活动是写菊花。相对于上次的限时限韵不同,这次写菊花有一定的自由,但是写的诗较多,无形中增加了评论的难度。只见“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林黛玉)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说实话,那么多写菊花的诗,不仅都切题,而且都可谓上乘之作;李纨之所以将林黛玉的三首诗评为前一、二、三名,就是这三首诗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占了一个“新”字。新,便是前无古人,便是唯我独有,便是艺术之魂;如此看来,李纨推潇湘妃子第一,不无道理;而且这样评,别人也没有争议。

三、“巧”要自然无痕。

从小说的描写来看,李纨虽说不会作诗,但她的确“会看”,这也许缘于她丰富的诗歌知识。例如,当林黛玉自谦诗作“伤于纤巧”,李纨却说:“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也就是说,诗歌的技艺要以自然为上,诚所谓,有法而看似无法,浑然天成;否则,堆砌生硬便是弄巧成拙。贾宝玉虽说才思敏捷,却连续两次落第,对于这个“差生”,李纨没有奚落,埋怨,而是说:“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既有肯定和鼓励,又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表现出了评论家对诗人的关心和期待。

    从李纨的评诗,我们可以推想曹雪芹、以及清人对作诗的态度,其中的观念,即便今天看来,也不过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