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振宁如何欺骗李政道

(2017-02-24 11:36:19)
标签:

杨振宁

欺骗

李政道

分类: 转载

杨振宁如何欺骗李政道?

 

http://yangming.blogchina.com/784039456.html

 




 

 

这两天,杨振宁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对他的评论大多是负面的,鲜有正面的。其中,聂圣哲的评论最为犀利,他说:他那句我决定放弃美国国籍,把自己彻底奉献给祖国……”,这和一个没有断气的老妓女在棺材里对站在边上的小鲜肉说:弟,姐一定要把贞操献给你这句话,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关于杨振宁的评价负面为多呢?这恐怕是与他过去做的一些事情有关。

杨振宁一生最大的两个成就就是提出杨-米尔斯场和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注意,他的成就都是跟别人合作的。

杨振宁跟米尔斯合作了一篇论文提出个理论叫规范场,很不幸,杨-米尔斯场太对称了,因为他们的构造方法都是和光子场同一个原理,其中的相互作用中介场都是没有质量的。光子场是能够无限远传递电磁作用的、无质量的场。而粒子物理学要的是短距离作用的强力场介子和弱力场介子,有质量的介子才是传递短程力的介子。杨-米尔斯场太对称了,太完美了,但不适用于现实世界。后来,爱丁堡大学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设想将这个理论向前推进,提出希格斯场,对应于希格斯场的激发态粒子就叫做希格斯子。在这个过程中,杨振宁的确做了工作,但是,他自己也承认主要工作是米尔斯做的,而且这个理论也没获得诺贝尔奖,米尔斯后来又去世了,所以,后来也没什么大的矛盾。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则不同,明显跟杨-米尔斯场理论提出的路数类似,但是,不幸的是这次的问题比他跟米尔斯的合作要严重得多。

宇称不守恒定律的获奖,外界一般认为这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出于共同的合作的成果。其实根据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的美国物理学界泰斗级老前辈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和美国物理学家史瓦兹(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许多科学家的回忆录和实验报告记述,第一个革命性地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证明新思路的是李政道博士而不是杨振宁。杨振宁原来是反对宇称不守恒定律的,但是杨振宁被李政道说服之后,就怀着摘桃子的心理劝说李博士不要立即公开发表这个理论,而表示愿意和李博士合作进行完善后再发表,李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并大度地以李杨两人的名义共同发表研究成果。

在第一篇论文投稿时,杨振宁以自己年岁大为由,要求署名在前。由于事出突然,李政道当时虽感到很窘,但勉强答应了。稍后,李政道看了文献,察觉这样做是不对的。在写第二篇论文时,李政道把一些文献给他看,以说明年岁大并不是排名的考虑因素。而且,李政道又解释,第一篇文章里的两个定理,主要是他证明的,可是他的名字却排在了后面这样不合理。杨振宁被李政道说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第二篇论文名字的排列次序便倒过来了,在第二篇论文中只有一个定理,只有最后的一步是杨振宁想出来的。由于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李政道后来中止了与杨振宁的合作。善良的李政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振宁竟亲自找来了记者说是自己在一个节骨眼上,想到了证明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思路,而李博士先是反对这种观点,经过我的说服后才同意的云云。19626月,李政道与杨振宁彻底决裂,断绝一切往来。

美国物理学界对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也一直颇有微词,原因很简单:美国物理学界相互交流是非常频繁和清晰的,相互之间十分了解和尊重。李政道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思想在此之前与很多美国物理学家交流过,大家都认为这是Good IdeaIdea是科学创新最重要的,美国人一直秉持这个理念。李政道跟别的美国物理学家交流人家怎么没有要跟李政道合作发表论文呢?这是美国人的原则。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只是按照李政道的思路,花了二个星期的时间作了一点分析,就得了诺贝尔奖,实在是太容易了。实际上,按照李政道的思路与李政道一起做,很多物理学家也能够做出杨振宁的工作,这是因为有了李政道创造性的Idea和已经开始了的基础。

不仅如此,李政道与自己的系友吴健雄(浙江大学物理系)讨论这个问题的时间也比杨振宁参加早得多,吴健雄作出实验结果花的时间也比杨振宁多得多,实验的难度也大得多。在美国的物理学家对李政道的研究过程都是十分清楚的,都为吴健雄没有获奖而不平,而对杨振宁获奖太容易也颇有微词,认为他捞了一个大便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