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诗意
(2022-06-07 08:38:20)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月有三个五日:五、十五、二十五,端为开始之意,每月之五日皆可称端五,而农历五月又称“午月”,故五月端五又作“端午”,一般以为这就是“端午”名称的由来,各地、各代习俗有差异,导致端午节又有多种不同称呼,如端阳、重午、重五等。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对它情有独钟,吟诗赋词,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咏端午的华章。
古人的端午诗除了纪念这一主题外,更多的是描绘了端午的饮食及各种风俗。粽子是端午的节令食品,不少文人墨客在品粽之余文思泉涌、欣然命笔。如郑谷《咏端午》:“渚闹渔歌响,风和解粽香”,描写了渔民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唱渔歌的欢乐场面。唐代日本与我国交往甚密,其使者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带回日本,并留下了“五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的诗句。更有陆游《乙卯重五诗》:“重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鬓,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一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流丽生动,南宋时期端午风俗特征跃然纸上。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从有关端午的古诗词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历代古诗词把端午描绘得婀娜多姿,仪态万千,道尽端午节历史况味,成为端午的绝唱。端午佳节,品尝美味粽子,吟诵各具匠心的端午诗词,感受到端午节的文化底蕴和别样的风情,你会觉得,端午节魅力无穷,生活无限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