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土默热红学
土默热红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793
  • 关注人气:7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鸿蒙·大荒·太虚·大观——论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作者心的象征

(2024-07-05 14:11:15)
标签:

通灵宝玉

作者心境

宋明心学

洪昉思

初始之心

分类: 文学解析

鸿蒙·大荒·太虚·大观

——论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作者心的象征

                                                     土默热

天地未开曰鸿蒙;天地初开曰大荒;天地广阔曰太虚;人间万象曰大观。鸿蒙混沌之境渺渺茫茫。天地万物皆在方寸之中,此方寸之物曰心,心可通灵。读《红楼梦》须知,作品开篇诸命名,乃一统一之中国古代宇宙观系统。古往今来读《红楼梦》者,于上述概念往往只见一鳞半爪,这就很难读懂并掌握作者之心。君不见:演绎《红楼梦》首先要问“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那块记录红楼故事的石头来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播弄十二钗命运者警幻仙姑所居之地乃“太虚幻境”;宝玉与众姐妹的儿时天堂、寻梦之地曰“大观园”;每到故事关键时刻出现在主人公面前的和尚道士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把《红楼梦》这些描写和命名的事物整合在一起,方可见看清作者笔下宇宙观之有机统一。

中国古代宗教界和哲学界皆认为:世事皆幻,境由心生。鸿蒙、大荒、太虚、大观、渺渺茫茫,皆幻象也;这些幻象都来自于作者之心。宝玉出生时所衔来的那块“通灵宝玉”,实为作者之心的象征,而太虚幻境则为作者之心境。作者反反复复交代:神瑛侍者来到世间,只因“凡心偶炽”;宝玉出生所衔之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正是一颗赤子之心。不失其赤子之心,乃古人修为之最高境界。赤子之心本应“美玉无瑕”,“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觅是非”便是失心,失心后方有了这部“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怀”与“悼”,皆心境也。宝玉丢失了所佩之玉,正所谓失去了赤子之心,所以便会因此而疯魔。送回丢失之玉者,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也,渺渺茫茫者,混沌之境也,初始之心境也。

宝钗和黛玉对宝玉的争夺,说到底是对“心”的争夺:宝钗命莺儿巧结“梅花络”,络住通灵玉,潜台词实为笼络宝玉之心;黛玉与宝玉每生龃龉,梦中总见二哥哥剖开胸膛,取出自己那颗血淋淋的鲜红之心以表清白;而宝二哥却往往对心爱的林妹妹说:你只知道“自己之心”,却不懂“人家之心”。“焚花散麝”之际,宝玉激愤地意识到:“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邃其穴,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故作佛家偈语曰:“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钗黛见此偈子,知道宝玉之心“悟了”,以毒攻毒补充了一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却使宝玉顿悟之心重归迷茫。

红楼演绎人心,并非作者独创,不过是斯时斯地斯人,将宋明“心学”加以文学达诂而已。陆九渊《杂著》曰:“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邵雍《击壤集》曰:“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湛若水《心性图》曰:“心也者,体天地万物而不遗者也;性也者,心之生理也”。就连《续金瓶梅》作者也懂得“人心号太虚”的道理。《西游记》开篇诗演绎的也是此理:“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道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红楼演心者何人?洪昇洪昉思也。古人认为“心主思”,昉思者,初始之心、初始之思也,正所谓宝玉出生时口中所衔来的通灵玉,亦正所谓宇宙洪荒渺渺茫茫之心境。洪昇祖宗府邸在“三生石畔”之初阳台,此乃观赏宇宙奇观“日月双悬”的绝佳去处,故名昇,以“昉思”之字配释“昇”之名,宇宙之心,意即寓焉。洪昉思于明末清初“情教”滥觞之际,以“渺渺茫茫”之“情僧”自况,矗立于杭州吴山之巅“大观台”上,俯视浩淼西湖之“太虚一点”湖心岛,回味自己一生的故国之思、家族之思、功名之思、姐妹之思,有感而发,长歌当哭,在笔下汩汩流淌出了“鸿蒙”、“大荒”、“太虚”、“大观”,并汇流为千古绝唱的红楼一梦。非斯时斯地斯人,其可得乎?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洪昇一生为自己取了两个别号:稗畦、稗村,将自己晚年吟啸之地取名稗畦草堂,并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稗畦集》。诗词不属于稗类,只能指诗词作者稗畦乃是稗官之类,亦即小说或戏剧作者。洪稗畦所著戏剧,若《长生殿》,若《四婵娟》;洪昇所著小说,《石头记》乎?《情僧录》乎?《红楼梦》乎?《风月宝鉴》乎?鸿泥雪爪,若隐若现,真真假假,存乎一心。稗畦挚友吴紫珊老人有《夜读昉思诸乐府题赠》一首:“江城橘柚欲寒天,邸夜挑灯拂宝弦。信是读骚能协律,岂知奉敕有屯田。词堪洒血宁惟难,事到伤心定可传。我是青衫旧司马,为君焚砚百花前”。不懂得洪昉思于“大观”、“太虚”间徘徊时,那颗“洒血”、“伤心”的彷徨之心,不知道“通灵宝玉”象征的就是洪昉思“心”,亲爱的朋友们,请不要妄谈《红楼梦》。

                                                     20108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