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四大家族“连络有亲”考实——兼论洪昇夫妻与蕉园三才女的表兄妹关系

(2023-02-27 15:37:56)
标签:

红楼梦研究

四大家族

连络有亲

蕉园姐妹

洪顾黄钱

分类: 西溪泛红

《红楼梦》四大家族“连络有亲”考实

         ——兼论洪夫妻与蕉园三才女的表兄妹关系

                                                                                                                                       土默热

    《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衰亡史,是以明清之际三生石畔杭州之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为生活原型创作的。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大观园诗社诸姐妹,也是以出身于这四大家族的才女群为生活原型,并以其组建蕉园诗社的事迹为故事素材创作的。书中说四大家族互相之间皆连络有亲,故主人公贾宝玉与大观园诗社诸姊妹皆为姑表、姨表兄妹(姐弟)关系,事实上《红楼梦》作者洪昇及其妻子黄蕙与蕉园姐妹也都是表兄妹关系,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互相之间确实是连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笔者的《红楼梦四大家族考证》、《大观园诗社与蕉园诗社》、《论红楼三才女文学建构》等系列文章,对上述论点和论证关系均有详细论述。文章发表后在红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欣赏赞同者有之,反对驳斥者亦有之。这本不足为奇,主流红学那些曹家庄、胡家店的底线守卫者,从来就不讲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将红楼文化按晚明文化、江南文化、世族文化、才女文化解读的。奇怪的是,杭州的某些社科界学者,在研究蕉园诗社的论文中,居然也否认洪昇与蕉园姐妹特别是林以宁、钱凤纶、顾启姬的表兄妹关系。

    杭州是蕉园才女的故乡,是蕉园诗社风雅生活的原生地。杭州三西(西湖、西泠、西溪)的花柳繁华、温柔富贵文化,哺育出了《红楼梦》大观园诗社那些水做骨肉女儿的生活。《红楼梦》是一部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小说,关于其故事素材和人物原型的史料在杭州是最丰富的。远在塞外的老土四十年苦心孤诣搜罗这些杭州资料,还红楼文化以三生石畔三西文化的真面目,而这些杭州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无视自己坐拥的蕉园诗社丰富资料,却有意将红楼文化推向曹雪芹所代表的旗人文化、北京文化、乾隆文化,真令老土无话可说。

    情况也不尽然,最近杭州一些有识学者,也纷纷撰文研究杭州蕉园诗社及其成员与四大家族的关系,呼应了老土的三生石畔红学新说,其中一些文章还是很有见地的。如张志明先生的《试说林以宁的母亲及外祖母》,范晨晓硕士的《蕉园诗社先导之一黄字鸿考论》,都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证实了蕉园姐妹及其出身的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之间确实连络有亲,证实了洪昇与蕉园姐妹们之间的表兄妹(表姐妹)关系。借鉴以上二位学者的考订成果,老土在这里将明清之际杭州四大家族之间的连络有亲关系再给朋友们介绍一下:

    这还要从一个在《红楼梦》中并未出现的蕉园姐妹的前辈才女黄字鸿说起。黄字鸿与顾若璞、丁玉如等都是晚明时期的才女,是诗才卓越的杭州名媛,是蕉园诗社的先导人。黄字鸿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于体弱多病,卒于明崇祯四年(1631),享年仅35岁。黄字鸿出身的杭州金墩黄氏家族,是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之一。其父是明万历年间任工部主事的黄克谦,其兄名黄枢,其弟名黄机。这个黄机,就是清顺康年间号称太平良相的黄机,字次辰,号雪台,历任朝廷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卒谥文僖,赠太师。

    黄家与洪家至少是两世姻亲,黄机之女嫁洪起鲛,就是洪昇的父亲和母亲;黄机的孙女,黄彦博之女黄蕙,是洪昇的嫡亲表妹,二人从小青梅竹马,长成后又如愿与结为夫妻,(还有一说,黄机之姐、也就是黄字鸿的姐姐为洪昇的祖母,黄机还是洪昇之舅祖)。《红楼梦》书中之所以将主人公贾宝玉爱恋之情人林黛玉定性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出于洪昇之妻黄蕙,因其家族墓地就在灵鹫峰下,黄机与其父黄克谦都葬在这里,至今黄机的墓碑仍矗立在中天竺寺三生石畔的茶园里,供发思古之幽情者来此凭吊。

    说到洪昇与林以宁的表兄妹关系,也要从黄字鸿说起。黄字鸿16岁时嫁顾若群,共生育七个子女,皆好学为文。顾若群就是《红楼梦》书中老祖宗贾母生活原型顾若璞的胞弟。顾若群与黄字鸿共育有四个女儿,一名顾之琼,一名顾之瑗,余二人未详。顾之琼嫁给了钱氏家族的钱开宗,容后再议;顾之瑗则嫁给了进士林纶。蕉园诗社的台柱子林以宁,则是林纶和顾之瑗生育的爱女。从黄字鸿与黄机的角度论亲,林以宁与洪昇、黄蕙都是表兄妹、表姐妹关系,应无疑问。洪昇夫妇寄居京师时,林以宁曾有《寄表姊黄兰次燕都》诗可证。

    谈到林黛玉身上有林以宁的影子,还有一件趣事可谈。《红楼梦》书中有一句诗冷月葬花魂,本出自晚明女诗人叶小鸾诗句戏捐粉盒葬花魂。据《西泠仙咏》记载,叶小鸾未婚病笃,皈依于云栖石上人大瑸,剃发而逝。这个大瑸和尚,就是黄字鸿的丈夫,顾若璞的胞弟顾若群;黄字鸿英年早逝后,顾若群悲痛之余削发为僧,法号大瑸。顾若璞还有个亲孙女黄智生,也是个才华超群的女诗人,也是未婚早逝,死后亦皈依于大瑸和尚,若璞为作《往生纪实》。《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身上,也有叶小鸾和黄智生的某些影子,事属必然。

    说到洪昇与钱凤纶的表兄妹关系,有两重姻亲可考。其一还是来自黄字鸿。如前所述,顾若群与黄字鸿的另一个女儿顾之琼,字玉蕊,出落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女诗人,长成后嫁给了钱氏家族的钱开宗,钱凤纶就是他们夫妻的女儿,钱家自然也就是《红楼梦》书中薛家的原型。钱开宗为顺治九年进士,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任江南科场副主考,因受贿罪被朝廷杀头抄家。顺治皇帝发落他的罪名是货殖家风,所以《红楼梦》中就皮里阳秋地给薛家一个皇商的身份,薛宝钗得热毒症,吃冷香丸的描写,盖源于钱家的不幸遭遇。

    洪钱两家的姻亲还有一重关系,钱家家属在丁酉科场案后被朝廷发卖北京为奴,后放归。回杭州后无枝可栖,只好寄住洪家,这就是书中写薛家寄住贾府梨香院的由来。康熙三年(1664)洪昇20岁与黄蕙结婚前后,其母黄氏不幸病逝。其父续娶钱家的一个老姑妈为妻,时年40岁,所以洪昇与钱凤纶之弟、林以宁之夫钱肇修亦是表兄弟关系。钱氏继母入主家庭后,与洪昇的一个庶母联手,与嫡出的洪昇兄弟争夺家庭主导权,最后导致洪氏家族发生了子孙流散的天伦之变,所以《红楼梦》书中才或明或暗地写薛家母女的阴谋家形象。

    至于洪昇与顾启姬的表兄妹关系,还是与黄字鸿有关。《红楼梦》书中的史湘云就是以顾启姬为原型创作的,生活中的顾启姬有个姐姐顾长任,字重楣,也是个出色的女诗人,嫁林以宁的哥哥林以畏,惜英年早逝,所以《红楼梦》书中并没有她的形象出现。但顾长任曾取诗人雅号霞笈仙姝,所以书中史湘云的雅号就是枕霞旧友。顾长任和顾启姬姐妹是顾若群与黄字鸿的三儿子顾之秀的女儿,顾之秀是顾之琼、顾之瑗的哥哥,所以顾启姬不仅与洪昇、黄蕙夫妻是表兄妹(表姊妹)关系,与林以宁、钱凤纶也都是表姐妹关系。

    《红楼梦》中那个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贾母,号称史太君,其出身的史氏家族,就是杭州的顾氏家族;顾氏家族是越王勾践之孙顾余侯的后裔,故书中称之为小史侯。书中交代史湘云是老祖宗的娘家侄女,乃是写实。顾若璞、顾之琼、顾之瑗、顾长任、顾启姬,顾氏家族一门风雅,三代之间出了这么多女诗人,在中华女性文学史上实属罕见。其他贾氏家族对应洪氏家族,王氏家族对应黄氏家族,薛氏家族对应钱氏家族,《红楼梦》四大家族与明清之际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的对应关系和姻亲关系,一一照应,一丝不乱。

    以上所述还仅仅是从黄字鸿出发,去论证洪顾黄钱四家之间的姻亲关系,实际上洪黄之间,洪顾之间,洪钱之间,以及顾、黄、钱三个家族之间,还有多重姻亲关系,正如《红楼梦》所言,四大家族确实是互相之间皆连络有亲。不仅上代姻亲关系如此,到了洪昇和蕉园姐妹这一代仍然如此,洪昇娶妻黄蕙已如前所述,钱凤纶嫁给了顾若璞的孙子黄式序,林以宁嫁给了钱开宗的儿子钱肇修,如此等等。洪顾黄钱四家都是东南望族,百年乃至千年旺族,互相之间的姻亲关系一直是十分复杂并连绵不断的,是靠血缘连接起来的护官符

    说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体会到,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三代姻亲关系中有两个人物特殊重要:一个是黄字鸿的弟弟黄机,也就是黄蕙的祖父,洪昇的外祖父,位居朝廷宰相之职,在四大家族中地位绝对重要。《红楼梦》书中其它三个家族都败落了,唯独王家仍如日中天,乃是写实。另一个是黄字鸿丈夫顾若群的姐姐顾若璞,青年守寡,忍苦成家,保存四大家族诗书一脉,事实上是蕉园诗社女诗人群体的启蒙者和保护神,与《红楼梦》书中的描写并无二致。作者综合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个老祖宗贾母的形象,来源有自。

    顾若璞(1592—1681)字和知,晚明上林署丞顾友白之女。同邑贡生黄东生(字茂梧)妻,是晚明著名官僚文人黄汝亨的儿媳妇。顾若璞早寡,以贤孝闻,号称黄佛儿,两子及孙辈均赖其教养成人。顾若璞生而慧,幼承家学,自经史百家及本朝典故,无不贯通,为明清之际杭州闺秀诗坛之冠,年九十仍不废诗文,无疾而终。著有《卧月轩稿》,又名《啸余吟稿》。顾若璞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大贡献,是培养、组织和保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跨家族女性成员组成的文学团体--蕉园诗社,确实是我国女性文学社团的老祖宗

    蕉园诗社分前后两期,前期称蕉园五子社,组织者为顾之琼,成员有徐灿、柴静仪、顾启姬、林以宁、钱凤纶,曾作《蕉园诗社启》,传咏一时。后期称蕉园七子社,组织者为林以宁,成员有柴静仪、钱凤纶、钱静婉、冯又令、顾启姬、毛安芳、李端芳等。蕉园诗社前后两期的组织者顾之琼和林以宁,是顾若璞的娘家侄女和外孙媳妇,诗社的坚强后台就是顾若璞。顾若璞晚年本着为报九原相待客,诗书一线可能留之旨,经常与诸孙女辈一起,在杭州锦山秀水间过着风雅生活,培育了蕉园诗社这一在我国破天荒的女性诗人组织,创造出《红楼梦》大观园诗社那花团锦簇的女子诗社生活素材。

                                           2014523

《红楼梦》四大家族综考

土默热

一.红学界考证的《红楼梦》四大家族置疑

《红楼梦》书中贾雨村上任伊始,便遇上了薛蟠打死冯渊的人命案子。贾大老爷本想秉公审理,但一经葫芦僧递上了“护官符”,便突然改变初衷,开始“滥判葫芦案”了,“滥判”之后还给王子腾写了一封表功信邀功请赏。

什么“护官符”如此厉害?原来上面写的是本地四个号称四大家族、有权有势的乡绅: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在这个“护官符”下面,脂砚斋加上了如下说明:

贾家:“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史家:“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王家:“都太尉统制县伯玉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皆在籍”。

薛家:“紫微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红学界对四大家族的一般解释是:曹雪芹暗写的是江宁、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家族。且不说这本身就是从曹雪芹出发因果倒置反推出来的,在学理上就说不通。与《红楼梦》书中之描写比对分析,其内容也实在说不通。首先,数字不对,三大织造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四大家族”,且织造之职只是五品小吏,绝无富贵已极的公侯身份;其次,织造是内务府从京城派到外省负责织造事务的工作人员,无论如何也不是派出地“本省”的“本地乡绅”;再次,三大织造虽然在江南任职时间有的前后长达十几年到几十年左右,但他们的任职地并不固定,经常在各省间更替轮换,无论如何在一地也繁衍不出来从八房到二十房这么庞大的“百年望族”。

如果《红楼梦》四大家族不是指江南三大织造,那么他的原型又是谁呢?如果按照破落八旗子弟曹雪芹作者说,肯定是找不到四大家族生活原型的;如果把《红楼梦》著作权交还给真正的作者、出身诗礼簪缨江南世族的洪昇,则四大家族生活原型便跃然纸上了——他们就是明末清初江南杭州洪、顾、黄、钱四个百年望族,当地真正的大乡绅,当时真正的“护官符”!

 

二.《红楼梦》四大家族应是江南世族

《红楼梦》通过小门子(葫芦僧)与贾雨村的对话,详细了介绍了四大家族的情况:第一,这四大家族都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第二,四大家族在本省都是百年望族,形成了众多的“房”;第三,在本省做官者绝对不敢触犯四大家族,否则官爵性命恐怕不保;第四,四大家族之间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第五,四大家族现在都处于风雨飘摇的“末世”,光景远不如从前。

《红楼梦》四大家族并非北方新兴的旗人家族,而是从六朝经隋唐五代、两宋直至明代形成的绵延千年的江南世族。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由于朝廷对士大夫阶层的免税照顾,造成江南土地兼并激烈,形成了一批大官僚地主家族。失地农民无奈投靠大家族为奴,乡绅官宦人家因此大量蓄奴,造成了一批历史悠久、人口庞大的世族。这些家族在当地根深蒂固,通过联姻等手段沆瀣一气,联手上对付官府,下欺压百姓。他们权势极大,把持官府,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确实同《红楼梦》书中描写的“护官符”一样。

由于江南世族的土地垄断程度过高,以致于影响了清初朝廷的税收和漕米;加之江南世族往往与南明政权、郑氏集团有着不同程度的瓜葛,结果清廷通过“奏销案”、“科场案”、“通海案”、“明史案”等一系列大案,对江南世族进行了严厉残酷的打击。特别是严厉追缴这些世族家庭积欠的钱粮,造成江南世族大部分破产,暂时没有破产的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庞大的家族人口尚在,处于一种入不敷出,气息奄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状态。《红楼梦》所描写的四大家族,就是清朝初年“末世光景”中的江南世族。这同北方新兴的旗人家族有着本质的差别,我们阅读《红楼梦》,首先必须把握好这个大背景。

《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其原型便是明末清初杭州的洪顾黄钱四大家族。这四大家族的历史极为悠久,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辉煌家族史。由于按照门当户对的观念在大家族范围内长期通婚,所以形成了那种“互相之间皆连络有亲,荣损与俱”的关系。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辉煌于吴越春秋和宋明两代,到了清初,由于朝廷的残酷打击,加之长期战乱,他们同其他江南世族一样,有的已经家破人亡,暂时苟延残喘的,也都处于“外面架子未倒,内囊渐渐尽上来了”的末世窘境。《红楼梦》实际上刻画的就是这些江南世族的衰败史,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国殇家恨。

 

三.洪氏家族(贾氏家族)

《红楼梦》中那个“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创作原型就是杭州四大家族之首的洪氏家族。书中所说的贾家东西两府,都是“敕建国公府”,是有来由的。杭州洪家,在明末清初时确实有东西两府,东府在杭州庆春门,西府在杭州西溪。位于西溪的洪府洪园确实是皇帝“敕建”的。洪氏家族在宋代曾经辉煌一时,号称“宰相东西两府(中书省和枢密院)”,书中所谓“东西两府”,亦当与此相关。

在封建王朝的爵位中,除王室以外,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公”是最高等级。《红楼梦》中贾家的始祖“宁荣二公”,其原型就是洪家在宋明两代的显赫祖先。洪氏家族在杭州可谓源远流长,号称“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宁荣二公”的原型,应该就是宋代的“魏国忠宣公”洪皓和明代的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洪钟。

洪家祖籍江西鄱阳,南宋时方迁居当时的首都杭州;元代又迁居江西,明代再次迁回杭州。一个在杭州前后延续了五百多年(从明代成化年间算起,也有一百多年)的家族,正所谓赫赫扬扬的“百年望族”。正因为如此,方能在杭州一地繁衍出“二十房分”的庞大家族,也才有“亲派八房在都”,其余十二房在原籍的分布情况。

宋明两代的皇帝,确实都曾经为洪家御赐过府邸园林,并且多赐给皇帝御书的牌匾,是当时杭州最显赫的贵族府邸园林。《红楼梦》中对贾府正堂和宗祠的详细描写,都是写实。洪昇作为洪氏家族的承重孙,对家族的辉煌历史还是十分骄傲的,因此在《红楼梦》中不厌其烦地描写那些御赐的陈设。

不过,在洪昇生活的那个时代,洪家国公府早已是风雨飘摇的末世了。在家族“天伦之变”后,洪昇无奈与父亲析居,迁居南宋御苑上面的东府,在“客燕台”时又被洪昇变卖了;及至洪昇因“无材补天”二次返回故乡,已经“园经三主易,壁少一诗留”了。在杭州西溪的西府,是洪家的主宅,“天伦之变”后由洪昇的父亲、继母和三弟居住。在三藩之乱后,被朝廷查抄,洪昇二次返回故园时,已经是“苔梯不扫狐狸迹”,只剩下“一块顽石。两株枯木”,完全残破了。这就是《红楼梦》中贾氏家族“末世光景”的真实情况。

 

四.顾氏家族(史氏家族)

《红楼梦》中那个“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氏家族,其创作原型是明末清初杭州四大家族之一的顾氏家族。书中说史家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公”的后代,虽然是侯爵出身,比公爵低一个等级,但也显赫得很了。

顾家的“保龄侯”封爵,也是有出处的。据顾氏宗谱记载:杭州顾氏源出越王勾践的后裔。正由于是越王的后裔,方敢于称其家居住府邸类似于“阿房宫”。另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摇,因助刘灭项有功,汉惠帝(192)年间,被封为东瓯王。后来,摇又封其子为“顾余侯”,他的支庶子孙遂以其封号为姓,称顾氏,这个“顾余侯”便成为顾姓始祖。这应当是《红楼梦》称其家为“小史侯”的来历。

顾氏家族源远流长,《红楼梦》说史家“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应是写实。顾氏诗礼传家,素有“名兼三绝,学阐五经”之誉,代代名人辈出。特别是在明末清初,杭州顾氏家族三代出了四个著名女诗人,为时人津津乐道。

《红楼梦》中的“老祖宗”贾母,其生活原型便是著名女诗人顾若璞。书中薛姨妈的生活原型,是顾若璞的内侄女顾之琼,她也是著名女诗人,是“蕉园五子社”的组织者。书中那个娇憨聪敏的史湘云,生活原型就是“蕉园诗社”骨干女诗人顾启姬,顾启姬是顾若璞的内孙女,与书中史湘云与贾母关系相同。顾启姬还有个姐姐顾长任,也是著名女诗人,因年轻早亡,没有参加过蕉园诗社,所以《红楼梦》中没有写。书中说贾母年轻时有个“枕霞阁”,因而史湘云取雅号“枕霞旧友”,其原型应是顾若璞的“卧月轩”。这些在笔者的专论文章中有详尽的考证。

明末清初,杭州顾氏家族与其他四大家族一样,也处于“外面上架子未倒,内囊渐渐尽上来了”的“末世光景”,《红楼梦》中描写史湘云针线活要自己做,经常熬通宵,眼睛都熬红了,应是实情。

 

五.黄氏家族(王氏家族)

《红楼梦》中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轻金陵王”的王家,其生活原型,乃是杭州四大家族的黄氏家族。书中说王家乃“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皆在籍”。这个“县伯”爵位出身的祖先,也是有出处的。

杭州黄氏家族出金墩武林黄氏,据族谱记载,黃氏始祖黃太常寺卿,宋仁宗皇祐癸巳登狀元,曆官北海縣令,太常博士。故相馬溫薦其才,除浙江提刑,入爲中奉大夫太常寺正卿。善斷奇案,平冤者所活甚衆,與當朝包拯、歐陽修、韓琦等名臣齊名。这就是“都太尉县伯”爵位的来历。从宋仁宗起,到明末清初,繁衍出“十二房”的大家族,也是情理中事。

在《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王氏家族是当时惟一尚在显赫时期的家族,由于王子腾身居高位,贾府、薛府的好多事情,也要仰仗王家帮忙。这也是有事实根据的。黄氏家族在清朝初年,出了一个著名的“太平良相”黄机。据《清史稿黄机传》,黄机順治四年聯捷二甲廿七名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受命典試江南。累遷禮戶刑吏四部尚書。清康熙癸丑曆會試正考官,尋擢光祿大夫、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清代不设相位,大学士即相当宰相之职。《红楼梦》中的王子腾的生活原型应当就是黄机,当时可谓位高权重,难怪《红楼梦》中要写他升任“九省都检点,再提内阁大学士”了。正由于高踞相位,又掌管户部吏部等人财物大权,所以黄家才能“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红楼梦》书中还曾通过王熙凤之口,说她爷爷曾主管过朝廷在东南沿海的“造船”事宜,“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这也有事实根据。除了黄机本人对此有掌管之权外,黄机的本家兄长黄梧,在清廷收复台湾之前,曾被朝廷封为“海澄公”,确曾主管过东南沿海的靖海造船工作,海上往来的外国商船,当然也由这个“海澄公”统一管理。

《红楼梦》书中王夫人的原型,就是黄机的女儿,洪昇的母亲。书中王熙凤的原型,就是黄机的孙女,王夫人的内侄女,洪昇的妻子黄蕙。洪黄两家世代姻亲,与《红楼梦》的描写一丝不差。

 

六.钱氏家族(薛氏家族)

《红楼梦》中对薛家的描写,是最扑朔迷离的。护官符中交代他家是“紫薇舍人”之后,“现领着内帑钱粮”,是个“皇商”家族。对薛家书中只交代“共八房分”,却没有交代都中几房,原籍几房,似乎都在都中居住。《红楼梦》中的这个奇怪的薛氏家族,其生活原型也是杭州四大家族中经历最为奇特的钱家。说他家是“紫薇舍人”之后,是因为钱氏家族实乃历史上著名的“钱王”后裔。

唐末杭州临安人钱镠,任镇海节度使,896年击败董昌,据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于907年被后梁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兴修钱塘江及太湖水利工程,有利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吴越国共传五主84年,末代国君为钱镠之孙钱俶。钱俶于978年献所踞之地归北宋,被封为邓王,成了宋朝皇家最尊贵的客人。这就是杭州钱氏家族的始祖,难怪《红楼梦》要把钱家写成“紫薇舍人”。也正因为钱氏家族祖籍就在杭州,所以“八房分”都在“都中”,不像其他三大家族那样有原籍几房。

但说到《红楼梦》书中薛家是“现领内帑钱粮”的“皇商”,则与其钱氏祖先无关,乃是明末清初现实的隐写。钱氏家族世代官僚地主,不是什么“皇商”世家。《红楼梦》中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原来,钱氏望族的族长钱开宗,清初乙酉年曾任江南科场副主考,因受贿舞弊,顺治皇帝大怒,将其砍头抄家,并斥责他是“货殖家风”。所谓“货殖家风”,就是世世代代做生意的意思吧。皇帝亲口封的“货殖世家”,岂不就是“皇商”?皇帝御批做买卖的人,可不是“现领内帑钱粮”?《红楼梦》描写薛宝钗从娘胎里带来奇怪的“热毒症”,每天要吃“冷香丸”,暗示的就是钱开宗死后其家属子女的怨毒心情。

 

七.互相之间皆连络有亲

《红楼梦》中说四大家族互相之间皆“连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确实是杭州四大家族的实情。我们先看看洪顾黄钱四家的亲属关系。

洪黄两家两代姻亲,洪昇的母亲与妻子都是黄家姑娘,属于亲上做亲;其实,他们上代还有姻亲关系,黄机的母亲,就是洪姓女子。顾黄两家也是世代姻亲,顾若璞的丈夫黄模,就是洪昇外祖父黄机的兄长。顾钱两家的姻亲关系是,顾之琼嫁给了钱开宗。钱黄两家的姻亲关系是,顾若璞之孙黄式序所娶的妻子是钱凤纶。洪钱两家的姻亲关系是,洪昇的继母乃是钱开宗的妹妹。另外,钱肇修娶妻林以宁,顾长任丈夫是林以宁长兄林以畏。冯又令所嫁丈夫为钱廷枚。吴仪一的第三任妻子是钱宜,等等。总之,四大家族确实是世代“连络有亲”的关系。

杭州洪黄钱顾四大家族辉煌的时代是在明朝中后期。改朝换代后的清朝初年,四大家族逐渐衰落,百年望族走到了尽头,陆续破败了。首先是钱家族长在顺治年间被朝廷砍头发配;随后是洪家在康熙前期被朝廷抄家发配;顾家虽然没有被官府抄家,但生齿日繁,入不敷出,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也在康熙中期破产了。钱洪顾三家破产破家之时,黄家由于有黄机任当朝宰相,仍然轰轰烈烈。但黄机的儿子、也就是洪昇的舅父兼岳父黄彦博,因功名问题被朝臣攻击,忧愤之下一病而死,随后康熙二十一年黄机也因年老致仕后不久病死。随着家庭顶梁柱的塌落,黄家也无可奈何花落去了。四大家族的最后结局,用《红楼梦》的话说,就是“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200611

(原载《土默热红学补》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5月第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