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学新生——从原点出发——再谈《红楼梦》创作真相和作品真谛

(2022-01-04 10:34:21)
标签:

红楼梦与红学

文学研究

长生殿

风流公案

梨园梦

分类: 文学解析

     红学新生——从原点出发

再谈《红楼梦》创作真相和作品真谛

                                        (修订稿)

                                              土默热

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的研究原点,只能是小说《红楼梦》。百年红学却把曹雪芹当作了《红楼梦》研究的原点,结果造成了“《红楼梦》越研究越糊涂”,“红学愈昌,红楼愈隐”的恶果。放弃百年红学标示的曹雪芹或其它索隐、考证的所谓原点吧,让我们从《红楼梦》出发,按照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律,去探求红学的真谛。


1.《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奇葩。中国古典小说的本质属性都是演义(话本),而《红楼梦》的骨子里却是传奇(戏剧),不适合大鼓书先生在书场“说”,却适合演员在舞台上“演”。《红楼梦》写景状物、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故事情节等,创作中均遵循戏剧表现的规则,是一部以戏剧表现手法创作的小说,可以直接搬上舞台和银幕。

 

2.《红楼梦》小说与《长生殿》传奇是两朵孪生姊妹花,都是“专写钗盒情缘”的文学力作。《红楼梦》小说的架构性文学理念,诸如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衔玉而生、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木石前盟,白首双星,情根意淫,人间风月司,离恨天灌愁海等,都直接出自《长生殿》。可以说《红楼梦》是《长生殿》旧瓶装新酒,旧谱填新词。

 

3.“红楼”一词本出自唐睿宗的歌台舞榭和唐玄宗杨贵妃的梨园,“红楼梦”一词的本义就是梨园梦。《长生殿》是洪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洪为沉迷创作此剧付出了惨痛代价,在家遭遇了“天伦之变”,在国遭遇了“斥革之难”,一生家国情怀和成败荣辱皆系于《长生殿》。《红楼梦》演绎的就是《长生殿》作者洪锥心刺骨的梨园人生梦。

 

4.出身于“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的诗礼簪缨国公府,《红楼梦》书中的贾氏宗祠就是洪氏祠堂的真实写照。贾宝玉前身“赤霞宫神瑛侍者”,出自杭州宝石流霞处赤霞刻石处洪氏祖居;林黛玉前身“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出自灵鹫峰天竺寺旁黄机墓,这是洪夫妻二人的祖宗源流所在。

 

5.杭州西溪的流香溪便是书中沁芳溪的原型,洪和他的姊妹们在流香溪畔的故园洪园、竹窗、钱氏花圃、九间楼酒家(杏花村)、秋雪庵、藕香桥、天齐庙等园林建筑,共同构成了大观园的创作原型。康熙皇帝元宵节期间巡幸西溪山庄,题名竹窗,乃是潇湘馆“窗前也有千竿竹”的创作根据,也是元妃省亲故事的素材来源。

 

6.大观园诗社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蕉园女子诗社。洪的十二个亲表姐妹,曾先后结成蕉园五子社和蕉园七子社,与书中在大观园结成的海棠社和桃花社一一对应。蕉园诗社的祭酒柴静仪,与大观园诗社的社长李纨,都是寡妇大嫂子,所居之处稻香村的本名就是杏花村(九间楼酒家),本是建于宋代的乡野酒家,宋高宗为之题碑不为酒税处。

 

7.杭州洪顾黄钱四大江南世族是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创作原型。百年望族洪氏家族在清初先后遭遇了“天伦之变”和“抄家之难”,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洪的二弟洪昌和两个庶出的妹妹,先后在痛苦流离中惨死。洪晚年收葬了弟妹的骸骨,作诗葬弟哭妹,并在《红楼梦》书中不厌其烦写下了家族内部“窝里斗”的惨痛经历。

 

8.因在孝懿佟皇后丧期内“聚演《长生殿》”,被朝廷斥革下狱,无材补天,终身失去仕途功名之路。故在《红楼梦》书中浓墨重彩描写宝玉在秦可卿卧室进入太虚幻境,闻听红楼十二支曲,携手兼美坠落迷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东府戏楼)和秦可卿大出殡,以及老太妃国丧期间宝玉聚众宴饮,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等风月故事。

 

9.因《长生殿》案而无奈“奉敕填词”,狼狈逃回故乡杭州后,在孤山玛瑙坡“无材补天石”处筑稗畦草堂(四婵娟室)栖身,并由此产生了顽石著书的创作构思。西泠慕才亭及玛瑙坡冯小青墓,是我国古典儿女真情文化的发祥地,所代表的“铸金埋玉”文化,为《红楼梦》(含《四婵娟》)染上了为千古才女“怀金悼玉”作传的悲剧色彩。

 

10.《红楼梦》表现的是明末清初“末世”文化,而不是乾隆“盛世”文化;是花柳繁华的江南文化,而不是大漠西风的北方文化;是诗礼簪缨的汉民族世族文化,而不是金戈铁马的满族(旗人)文化。《红楼梦》是杭州西湖、西溪、西泠三西文化的忠实传承,是昆曲文学、才女文学、情本文学的集中展示,是风靡一时“风流公案”文学的继承发展。

 

11.综上,《红楼梦》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是明末清初言情文学大潮的一朵浪花,是小说化的水磨腔和故事化的梅村体。是明清改朝换代之初(当日地陷东南之末日)一代才子才女,交织着追求与迷茫,希冀与沉沦,欢乐与痛苦的人生悲喜剧,是无材补天之恨与怀金悼玉之情的交织缠绕,是洪和他的姐妹们的梨园人生梦沉酣与幻灭的文学展示。

 

12.红学要想凤凰涅,返本归真,必须回归原点,把《红楼梦》真正当作文学作品来研究,抛弃索隐考证等史学研究方法,踏上文化(文学)解析的研究道路。按照小说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原理,正确领悟《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地域背景,族群背景和文化底色,文学源流,还红楼文化以中华民族“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本来面目!

                                   201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