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绛珠仙子形象刻画参照了吴绛仙

(2021-01-05 10:16:36)
标签:

红楼梦

绛珠仙子

吴绛仙

风流冤孽

风流公案

分类: 文学解析

绛珠仙子形象刻画参照了吴绛仙

                                                     土默热

        绛珠仙子形象刻画参照了吴绛仙

《红楼梦》作者在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姓名设计,取义于《长生殿》中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定情信物“金钗钿盒”,这一点笔者在《宝钗黛玉与金钗钿合》一文中有详细考订,应无异议。但书中对宝钗黛玉的美女形象刻画,却无法按照“金钗钿合”(鸳鸯钗,鸳鸯带)去描写,作者所用的参照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就拿林黛玉来说吧,作者对她的形象刻画,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她的前身是一株“绛珠草”,因修成女体,故又称“绛珠仙子”。二是她的风度是“体态风流”、“风流袅娜”,“风流灵巧招人怨”。三是她的面部最突出的特征在于眉眼,两湾半蹙鹅(蛾)眉,一对多情杏眼,黛玉的黛字指的是画眉之物,代指的也是眉眼。

黛玉形象刻画的这三个特征,并非直接来自《长生殿》传奇中的杨玉环,而是来自当时同样描写“风流公案”的小说,明齐东野人的《隋炀帝艳史》和清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具体出自这两部小说中对另一个“风流冤孽”人物的描写,这个人物就是隋炀帝在扬州宠幸的一个美女,出身“三千殿脚女”的吴绛仙。

请看《隋炀帝艳史》对吴绛仙的描写:隋炀帝坐在龙舟上,见牵缆的殿脚女中有一人“风流袅娜”,便将其宣到面前,见她明眸皓齿,黑白分明,画了一双新月般长黛(蛾眉),更有一种芳香直从骨髓中透出。炀帝看了喜得眉欢眼笑,问那女子来历,答道:贱妾乃姑苏人,姓吴,小字叫做绛仙。自此吴绛仙便得到了隋炀帝的宠幸。

《隋炀帝艳史》中的这段描写亦非凭空虚构,而是出自唐代颜师古的《大业拾遗记》: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舟前为舞台,台上垂蔽日帘,帘即蒲泽国所进,以负山蛟睫、幼莲根丝,贯小珠间睫编成,虽晓日激射,而光不能透。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缕金楫,号为“殿脚女”。

一日帝将登凤舸,凭殿脚女吴绛仙肩,喜其柔丽,不与群辈齿,爱之甚,久不移步。绛仙善画长蛾眉,帝色不自禁,回辇召绛仙,将拜婕妤。适值绛仙下嫁为玉工万群妻,故不克谐。帝寝兴罢,擢为龙舟首楫,号曰“崆峒夫人”。

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螺黛不绝。帝每倚帘视绛仙,移时不去,顾内谒者云:“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看了以上描写,我们再对照一下《红楼梦》书中林黛玉的体貌特征,便一目了然了。首先,绛珠仙子之名就出自吴绛仙。“绛仙”加“蕊珠仙子”便成了“绛珠仙子”。吴绛仙出身姑苏,姑苏乃吴地,故取吴姓,林黛玉的籍贯也是苏州;殿脚女在扬州为隋炀帝牵缆,林黛玉也是来自扬州。绛仙、苏州、扬州纠合在一起,很难说是偶合。

其次,林黛玉与吴绛仙的体态共用“风流袅娜”。《红楼梦》书中写宝玉在太虚幻境梦中见警幻之妹“兼美”:“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用“风流袅娜”一词形容一个女子体态,在古典文学中并不常见。《红楼梦》之前,风流袅娜仅见于《隋炀帝艳史》和《隋唐演义》中对吴绛仙体态描写。

再次,黛玉的眉眼与吴绛仙的蛾眉相同。绛仙善画长蛾眉,又称画眉女,为画眉独绛仙得赐螺黛不绝。黛玉初进贾府,谈及这个名字,宝玉笑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吴绛仙画眉所用之螺黛,便是传说中来自西方波斯的“画眉之墨”螺黛。

当然,《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故事创作素材,并非是按照隋炀帝的殿脚女吴绛仙刻画的,而是来自“黄兰次之根,林以宁之身,杨玉环之魂,洪昉思之心”,具体考证见笔者《林黛玉文学形象是怎样塑造的》。但在具体刻画其体态面目形象时,作者借用了吴绛仙这个人物,这也是《红楼梦》沿袭明末清初文学“风流公案”创作小说的一个旁证,具体见笔者《情根历劫与风流公案》一文,不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