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经典戏剧》:引子
(2020-05-09 09:09:01)
标签:
红楼梦经典戏剧引子 |
分类: 文学解析 |
引子:《红楼梦》是以戏剧手法创作的小说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谁都承认写得好。好在哪里?百年红学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做出诠释,归纳起来不外两大方面:一个是思想内容好,一个是艺术手法好。所谓思想内容好,鲁迅先生说的最精辟:“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也就是说作者不是忽发奇想、胡编乱造,而是依据生活、占有素材进行创作的,所以作品能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使广大读者有置身书中、亲切自然之感。所谓艺术手法好,有人说作者的意境布置有诗情画意,有人说作者的语言处理能声口如闻,还有人从谋篇布局角度谈作者创作构思的高明之处。但仔细思之,在《红楼梦》创作的那个年代,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尚未传入中国,今天文学领域的那些时髦的东西在当时尚未发端,《红楼梦》作者不太可能自觉按照现代文学创作规律和法则去写小说。那么《红楼梦》的这种基本符合现代文学创作理论的小说,究竟是按照一种什么思路和规范写出来的呢?
有一点不知有哪位读者注意到了,那就是《红楼梦》作品的高度戏剧化。首先是人物对话中出现了大量的戏剧术语和唱段科白,其次是场面描绘中出现了大量的戏剧服饰和舞台道具,最主要的第三点,就是《红楼梦》中的绝大多数故事情节,几乎不经改编,就可以直接搬到戏剧舞台上演出。时下拍摄《红楼梦》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很多,旧版《红楼梦》尚在热播,新版《红楼梦》就早已开拍了。为什么人们对拍摄《红楼梦》故事趋之若鹜?除了对故事的思想内容认同以及商业炒作的因素之外,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红楼梦》小说十分适宜于舞台演出,适宜于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用古典小说改编电影、电视剧并非新鲜事,其它古典名著乃至那些不太出名的著作都被改编过,但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其中改编最频繁、最容易、最出彩的就是《红楼梦》。几乎每个故事的场面、服饰、道具、对话甚至故事气氛,好像都是小说作者早就按照戏剧场景设计造就好的,好像都可以在原作中信手拈来,根本就不需要改编者另行创意和重新组织材料。这难免不让人问一声为什么?
本书编写的目的和论述的重点,就是《红楼梦》小说与古典戏剧的关系。从对《红楼梦》小说中使用的古典戏剧创作手法分析出发,对作者创作中借鉴的古典戏剧的剧种剧目进行断代分析,对作品中模拟经典戏剧的描写进行具体解剖,对作品与同时代戏剧的文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对作品与同时代戏剧的渊源关系进行明确界定。通过对《红楼梦》与我国古典经典戏剧关系的全面研究,从而对《红楼梦》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文学底色、思想来源、艺术传承、表现方法、语言特色、作者意图进行全面的、有说服力的辨析,并从中导出《红楼梦》乃是晚明文化气脉产物,作者乃是当时名重天下的大戏剧家,作品架构内容袭用了作者自己的戏剧力作,作品中曲折表达作者在戏剧创作演出生涯中辛酸遭遇这些结论。笔者对这个专题研究有年,以前曾陆续发表过一些这方面文章,但就此专题综合成书还是第一次。本书的研究内容,对于我们正确解读优秀古典小说《红楼梦》,合理借鉴吸收小说中展示的优秀思想文化,应该是有益无害的一面“风月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