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草化萤与隋堤萤苑
(2015-07-20 10:16:20)
标签:
红楼梦腐草化萤隋堤萤苑风月故事文化解析 |
分类: 文学解析 |
腐草化萤与隋堤萤苑
土默热
《红楼梦》书中并未直接提及“腐草化萤”的典故,而是在《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一回中,通过李氏三姐妹制作春灯谜间接表现的。请看书中描写:
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李纨又道:“一池青草青何名。”湘云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也’。”李纨笑道:“这难为你猜。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问道:“可是山涛?”李纹笑道:“是。”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李绮灯谜谜底的“花”字,是由草头和化字两部分构成,古人认为腐草化萤,故“草化”二字的谜面就是“萤”。我国古代关于“腐草化萤”的记载很早,《礼记·月令》上便有“季夏之月,腐草为萤”的记载。西晋崔豹《古今注》一书中也说:“萤火,腐草为之。”但“腐草化萤”典故的普及,却与隋炀帝在扬州的风月繁华故事有着密切关系。
小小的萤火虫与隋炀帝有什么关系?原来,隋炀帝当年平定南朝后,三下江都(扬州),凿运河,修隋堤,建宫室,置园林,造迷楼,极尽风月繁华之事,最后搞得民穷财尽,众叛亲离,被缢丧命,葬身雷塘。在隋炀帝的风月故事中,有一个惹得历代文人喋喋不休的风流雅事,便是设置“萤苑”。据《江南通志》卷三十三“舆地志·古迹”记载:“萤苑,在甘泉县。隋大业末,帝幸江都,大索萤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故名。”
“萤苑”虽谈不上有多么奢侈豪华,但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风流遗迹,引得历代文人大发感慨。唐代诗人杜牧在《扬州三首》中说:“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七律《隋宫》中说:“于今腐草为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宋代诗人苏轼在《戏书王文甫家》中说:“湖上秋风聚萤苑,门前春浪散花洲。”宋代诗人宋庠在《句》诗中说:“花寒阴鹤警,霜草腐萤疏。”元代诗人钱惟善在《故宫春望》诗中说:“薜萝山鬼啼萤苑,
荆棘铜驼卧鹿场。”清代诗人王士禛在《雨中陈园听歌》中说:“旧迹邻萤苑,登临远恨生。”
“萤苑”与“隋堤”、“迷楼”、“雷塘”等典故一样,成为文人们感慨隋炀帝风月繁华“江都梦”的绝好题材。那么在《红楼梦》中,作者是否也表现出了这样的感慨心理呢?请看书中“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中的《广陵怀古》:“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出纷纷口舌多。”诗中说,如今隋堤杨柳上蝉噪鸦栖,都记忆着隋炀帝昔日风流,惹出了历代文人多少口舌是非。
书中薛小妹的感慨,当然就是《红楼梦》作者的感慨。让我们再来看一首同名《广陵怀古》的诗:“孤坟何处问雷塘?犹忆东巡乐未央。廿四桥头人影乱,三千殿脚棹歌长。流萤不见飞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冈。全盛江都同一梦,杨花如雪晚茫茫。”这大概是历代文人追忆江都繁华梦、感叹“萤苑”、“隋堤”今昔诗作中,写得最回肠荡气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乃是康熙年间的大才子洪昇。他是《长生殿》的作者,也是《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在书中通过薛小妹慨叹“隋堤”,通过李纨姐妹吟咏“萤苑”,并非无病呻吟,而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基础。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