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柔情侠骨话西溪——《红楼》《水浒》文化同源论

(2014-05-18 10:49:45)
标签: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溪文化

文化

分类: 浙红剪影

柔情侠骨话西溪

 ——《红楼》《水浒》文化同源论

    土默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这里有情,这里有义,侠骨与柔情在这里奇妙地融为一体。

有谁会相信:英雄盖世的托塔天王晁盖,与那个闲愁胡恨的意淫情种贾宝玉,居然是同一位母亲诞育的两兄弟。

这是一位神奇的母亲,她平实的学名叫西溪,柔美的乳名叫流香溪。她的两个爱子,一个取名《水浒传》,一个叫做《红楼梦》。

这片土地上那莽莽苍苍、漫无际涯的芦荻秋雪,千百年来既不停地张扬着一个“义”字,也时时刻刻渲染着一个“情”字。

在这侠骨柔情之地,梁山好汉大碗喝酒,酒后杀人,人人豪情万丈;红楼女儿小杯品茗,茶毕吟诗,个个雅兴十足。

在这蒹葭苍苍之中,梁山好汉两败童贯,三战高俅,说不尽的英雄气概;红楼女儿一番省亲,两结诗社,道不完的锦心绣口。

梁山好汉在这里排座次,一百零八个天罡地煞,义结聚义厅;红楼女儿在这里排情榜,一百零八个怨女痴男,情注大观园。

情和义,雅和豪,本为人性之两极,两极在这里却是相通的:蓼儿洼可以是赳赳武夫聚义地,秋雪庵也无妨作为娟娟少女的结社处。

这是因为,“打鱼一世蓼儿洼”的阮氏三雄,锦心绣口芦雪庵的红楼才女,都是西溪母亲“水做的骨肉”。水至柔,也至刚。

西溪母亲那涓涓流淌的香甜乳汁,既可以哺育出红楼文化“情”的极致,也可以哺育出水浒文化“义”的极端。

西溪母亲哺育了情和义的美丽,也酿造了情和义的悲凉。她的两个爱子,一个在蓼儿洼“埋玉”而亡,一个在三生石畔“泪尽”而逝。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儿平生志已酬”。“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水浒传》就是这样结束了英雄悲歌。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也是这样收束了柔情悲歌。

《水浒传》是始于“石碣”、终于“埋玉”的悲剧;《红楼梦》也是始于“石头历劫”、终于“怀金悼玉”的悲剧。

何谓“埋玉”?埋玉就是埋葬有才华的人,多指英雄和美女。埋玉就是把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你看,就是人间的悲剧。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水浒之“埋玉”,红楼之“怀金悼玉”,盖出自这幅挂在孤山慕才亭上的千古名联。

西溪母亲除了哺育《水浒传》、《红楼梦》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外,还在养生堂抱养了一个绝顶美丽聪明女儿,取名《长生殿》。

《长生殿》也是一个“埋玉”的故事,她的第25出关目干脆就命名作《埋玉》。西溪母亲酿造的,实际是“埋玉三部曲”。

这三部诞生于蓼儿洼畔的“埋玉”悲剧,都是在天上设个“太虚境”,在地下设个“大观园”,都有个女神在其中拨弄命运。

从洞霄宫到秦亭山,沿山十里清溪十八坞,发育于其间的西溪文化,说到底便是由“太虚幻境”和“大观园”构成的独特地域文化。

一曲溪流一曲烟,从南宋“留下”到清初“高墅”,流香溪畔一直是失意文人的隐居之所、寻梦之乡、吟啸之地、埋玉之土。

这也就难怪两个相隔近三百年的钱塘文人施耐庵和洪昉思,在这里不约而同地写出这侠骨柔情交相辉映的“埋玉”三部曲了。

十里清溪的历史烟云,凝聚在这三部侠骨柔情的“埋玉”名著中,既是千古异事,亦是地域文化融汇繁衍的应有之事、必然之事!

沁芳溪、蓼儿洼本来就是西溪母亲的雅号,侠骨柔情本来就是西溪文化的品格,怀金悼玉本来就是西溪文明的底色!

《水浒传》,《长生殿》,《红楼梦》,相继在西溪母亲怀抱中走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今天,走向明天。

情义兼备的西溪,刚柔相济的西溪,大豪大雅的西溪……衔山抱水建来精、天上人间诸景备的西溪,您的品格永远定位于侠骨柔情!

201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