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作者为宝、钗、黛及其丫鬟取名寓意探幽

(2013-03-24 10:53:02)
标签: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红楼梦》作者为宝、钗、黛及其丫鬟取名寓意探幽

土默热

“土默热红学十论”的核心是晚明文化气脉,结穴点在《红楼梦》与《长生殿》的关系。近一段时间,网友聂桥和姬健康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发表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探微掘隐,新意颇多,将《红楼梦》与《长生殿》关系探索的深度和广度都推进了一大步,令笔者深感欣慰。

《红楼梦》创作取义《长生殿》,也暗写了《长生殿》案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红楼梦》是《长生殿》“旧瓶装新酒”。宝玉在太虚幻境所作的红楼梦,与“兼美”卿卿我我而坠入“迷津”,暗示着作者为歌颂杨贵妃而坠入人生迷津;宝玉为秦可卿大出殡口吐鲜血,暗示着作者为国丧聚演《长生殿》付出了血的代价。

《红楼梦》书中,“衔玉而生”,“木石前盟”,“白首双星”,“风月司”,“端正楼”,“寒簧”等特殊概念,均来自《长生殿》。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主人公的名字,均出自“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及其定情之物金钗钿盒。就连宝玉、宝钗、黛玉三人的贴身丫鬟袭人、莺儿、紫鹃,作者为她们如此取名的寓意,也出自《长生殿》。

先说说贾宝玉的丫鬟袭人。袭人姓花,《红楼梦》书中说她的姓名出自陆游诗“花气袭人知昼暖”,还故意将陆游的“骤暖”偷换成“昼暖”,这是典型的故弄狡狯。书中“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一句,明显将袭人比作“解语花”,这是作者让她姓花的真正来历。在古典文学中,“解语花” 典故出自《开元天宝遗事》:唐明皇与杨贵妃共赏太液池千叶莲,指妃子与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千百年来,“解语花”几乎就是杨贵妃的专利。

“解语花”必须取“袭人”之名,其寓意来自杨贵妃。《长生殿》第四十三出《改葬》:【水红花】向高冈一谜下锹锄,认当初,白杨一树。怕香销翠冷伴蚍蜉,粉肌枯,玉容难睹。(众惊介)掘下三尺,只有一个空穴,并不见娘娘玉体!早难道为云为雨,飞去影都无,但只有芳香四散袭人裾也罗。“袭人”二字,就出自这里的“芳香四散袭人裾”,应无疑问。

这个“芳香四散袭人裾”之物,原来是杨贵妃佩带的一个香囊。《长生殿》中写唐明皇接香囊看大哭:呀,这香囊乃当日妃子生辰,在长生殿上试舞“霓裳”,赐与他的。我那妃子啊,你如今却在何处也!遂命高力士,就将这香囊裹以珠襦,盛以玉匣,依礼安葬便了。《长生殿》中芳气“袭人”的香囊,作为杨贵妃的代表之物,被“裹以珠襦,盛以玉匣”安葬。《红楼梦》中的袭人,最终嫁蒋玉菡,蒋玉菡名字与盛装香囊的“玉匣”之关系,不是一目了然么?

再说说薛宝钗的丫鬟莺儿。《红楼梦》书中说莺儿姓黄,名金莺,习称黄莺儿。《黄莺儿》是《长生殿》中习用的一个曲牌子。《长生殿》第二十二出《密誓》,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长生殿中,对着牛女双星下“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妻”誓言时,杨贵妃唱道:【黄莺儿】提起便心疼,念寒微侍掖庭,更衣傍辇多荣幸。唐明皇唱道:【黄莺儿】仙偶纵长生,论尘缘也不恁争。百年好占风流胜,逢时对景,增欢助情,怪伊底事反悲哽?〔移坐近旦低介〕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

作者在《红楼梦》书中时时处处不忘将薛宝钗比作杨贵妃,以《长生殿》“乞巧”这一核心戏中,描写杨贵妃担心“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时,李杨二人唱词共用的曲牌子,为宝钗丫鬟命名黄莺儿,也算作者取巧吧。在《长生殿》第四十出《仙忆》中,描写月宫嫦娥派遣传言玉女寒簧,向杨贵妃求借《霓裳羽衣曲》谱时,杨贵妃唱道:〔旦〕你看啊,【黄莺儿】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把薛宝钗的丫鬟,用黄莺儿比作“传言玉女”,亦属贴切。

最后说说林黛玉的丫鬟紫鹃。对紫鹃其人其名,红学界有人用杜鹃花中紫色的一种来解释,有人用杜鹃鸟的“啼血”象征来解释,应是后者正确。《红楼梦》书中的紫鹃原名鹦哥,黛玉的另一个丫鬟雪雁,其名字的象征都是一种鸟。《红楼梦》作者以“杜鹃啼血”之寓意为黛玉的丫鬟命名,与爱情悲剧文义相关,对此学界应无异议。《红楼梦》作者为紫鹃命名之寓意,亦取自《长生殿》。

在《长生殿》第三十八出《弹词》中,写宫廷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沿街卖唱,从金钗钿盒定情,弹唱到銮舆西巡,低回深郁,曲曲动人:【七转】破不喇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半行字是薄命的碑碣,一掊土是断肠墓穴,再无人过荒凉野。嗳莽天涯,谁吊梨花榭?可怜那抱悲怨的孤魂,只伴着呜咽咽的鹃声冷啼月。有的本子尾句亦作“只伴着呜咽咽的望帝悲声啼夜月”,“望帝”即杜鹃鸟的别称,见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啼血的“鹃声”也出现在《长生殿》第四十出《仙忆》中。杨贵妃马嵬“埋玉”香消玉殒后,一缕芳魂念念不忘昔日与唐明皇之间的“前盟”:【五马江儿水】梨花玉殒,断魂随杜鹃。只为前盟未了,苦忆残缘,惟将旧盟痴抱坚。“只为前盟未了,苦忆残缘”,杨贵妃才一缕“断魂随杜鹃”。《红楼梦》作者将木石“前盟”归于林黛玉,为她的丫鬟命名紫鹃,让她一缕“断魂随杜鹃”,实在是确切不过了。

 2013年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