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究竟何指
(2012-12-15 18:35:09)
标签:
康熙朝中秋节长生殿文化 |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
“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究竟何指
在贾宝玉所撰《芙蓉女儿诔》中,第一句话就是“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这是写诔文的规矩,指的是祭祀女儿晴雯的时间。问题是这句话并非确指而是隐写的,具体指的是什么朝代,什么季节,什么日子,则需要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仔细加以研究。
笔者在《祭晴雯乎祭情文乎》一文中,曾指出《芙蓉女儿诔》明诔晴雯,暗诔“情文”,也就是《长生殿》。此乃《长生殿》文字狱发生后,作者为“情文”《长生殿》的悲惨遭遇所写的诔文。如此理解,这句“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暗指的就是《长生殿》文字狱发生的具体时间。
所谓“太平不易之元”,暗指的就是康熙朝。康熙皇帝玄烨是大清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康熙是其执政时代的年号,本义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康”之一字喻“安宁”,也就是“太平”的意思;“熙”之一字喻“兴盛”,也就是“不易”的意思。换句话说,“太平不易之元”就是康熙纪元。
所谓“蓉桂竞芳之月”,指的是旧历八月中秋。八月桂花遍地开,江南大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正所谓“蓉桂竟芳”的季节。就在康熙二十八年的中秋,由于在孝懿佟皇后“大出殡”的日子里,洪昇与他的僚友们“聚演”《长生殿》,被朝廷罪以“大不敬”而斥革下狱——“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明白了以上的暗指,所谓“无可奈何之日”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暗指此时《长生殿》作者洪昇自己,在“情文”(晴雯)冤死,“斥革下狱”时的心情。在《红楼梦》开篇的“作者自云”中,亦曾说创作此书时,作者的心情为“愧则有余,悔又无益的大无可奈何之日”,表达的与此是一个意思。
我们不妨再联系到秦可卿“大出殡”时,灵位上写的“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在书中此处,脂砚斋批道:“兆年不易之朝,永治太平之国。奇甚,妙甚!”其实没什么奇妙的,也不过就是“太平不易之元”的意思,即康熙纪元。书中说秦可卿“享强寿”,四十曰强,孝懿皇后死时享年三十一岁,刚刚进入四旬,正所谓“享强寿”。
不过作者在这里刻意加了一个“奉天洪建”的字眼,有什么特殊含义么?《长生殿》作者是洪昇,孝懿佟皇后“大出殡”之际,正是洪昇因《长生殿》案而口吐鲜血之时;君不见《红楼梦》书中描写秦可卿丧钟敲响之时,贾宝玉竟然莫名其妙地吐了一口“不归经”的鲜血么?“奉天洪建”是什么意思?还需要笔者为您再详加解释么?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