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住江南姓本秦

(2010-10-24 13:59:59)
标签: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家住江南姓本秦

——从秦亭山、秦太虚、太虚幻境的关系说起

土默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七回有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刘心武先生根据这首诗,创作了一门颇有情趣的 “秦学”。正统红学界不同意他的学说,曾组织发起了一场“群殴”,结果刘心武没有批倒批臭,红学界又多出了一重公案:《红楼梦》书中“家住江南姓本秦”的说法仍在,刘心武解的不对,那么怎么解才对呢?红学家们也没有提供出一个标准答案,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

这个“姓本秦”的提法,在《红楼梦》中出现多次,并不是唯一的,甲戌本中提到秦钟之名时,有脂批曰:设云情种。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笔者在《〈红楼梦〉与宫体诗》一文中,曾详细论证了这个“姓本秦”的“情种”与六朝金粉文化的关系。除此之外,还似乎与历史上另一个“情种”词人有着某些文化意义上的关联,这个人就是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著名词人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歌颂爱情千古名句。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传世作品有《淮海集》。

《红楼梦》与秦观的文化联系是十分直接的。在书中,不仅作者设计的天上太虚幻境,人间大观园,都似乎与秦观的名和字有着直接关联,秦太虚这一名字还直接出现过两次,书中第五回描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睡觉的秦可卿香艳卧房中挂着一副对联:“嫩寒春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作者刻意交代是“宋学士秦太虚”写的。第十一回描写宝玉随凤姐去东府探病时,再次提到了秦太虚的这副对联。虽然在秦观的作品《淮海集》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这副联语,显然是《红楼梦》作者代拟的,但托名这个“姓本秦”的情圣秦太虚,肯定与“太虚幻境”的描写直接相关。

《红楼梦》中描写的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秦太虚“游太清”的故事似乎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秦观《反初》一诗中曾描写,仙者安期生曾谓有慧根,应当游乎太清。“曦发阳之阿,哺餟太和精。心将虚无合,身与元气并。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而却因俗缘未断,落入尘网五十年。回想起来,涕泪纵横,难以入眠。“高真迎送”、“餟太和精”与“警幻迎送”、“饮群芳髓”之相似性不言自明。秦观的一咏三叹,与《红楼梦》作者描写太虚幻境时的心境一样,都应该是源自于“造历凡劫”后痛定思痛之际的仙凡两界咏叹调。

《红楼梦》作者笔下精雕细刻的太虚幻境景色是: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画栋雕檐,珠帘绣幕,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所在也。正是: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 这些描写显然也受到秦观《雨中花》词描写自己梦游仙界文字的影响: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问题还远不止于此,《红楼梦》书中的很多具体或抽象的情节描写,都似乎与秦观的作品有着某种暗合关系,甚至是直接使用了秦观的原典。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似乎就是“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现成的点题之作。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翠黛颦一词与黛玉之名和“颦儿”之号关联之明显,毋庸细说,“任是无情也动人”一句,本身就是书中宝钗在怡红院聚会时,抽到花签上所写的谶语。

由此可见,《红楼梦》书中的意境布置和细节刻画,好多都与秦太虚这个人息息相关。作者的文学生涯,肯定受秦观的影响很大,在文学创作上,能自觉地与秦观保持呼吸相通。《红楼梦》第七回回前诗中说的那个珍惜“十二花容”的“惜花人”,既取自秦太虚之名字,也应该是作者自况。书中刻意交代这个人“家住江南姓本秦”,既表现了秦太虚是江南的惜花才子,是否也代表了《红楼梦》作者自己也以江南“护花使者”自居呢?要想搞清这一点,必须从《红楼梦》作者洪昇以及生活原型蕉园十二钗与秦太虚的特殊关系说起。

秦观是北宋人,洪昇及其蕉园姐妹是清初人,二者之间似乎不可能发生直接的文学接触,但洪昇与蕉园姐妹的故园,却就坐落在“三生石畔”杭州的秦亭山下,这就与秦太虚发生了并非巧合的直接关联。《红楼梦》书中描写的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四大处居址,其生活原型洪园、竹窗、花坞、九间楼酒家等明清时期的贵族园林,就位于秦亭山到洞霄宫一线的流香溪两岸。发育于其间源远流长的流香溪文化,说到底便是由“太虚幻境大观园构成的独特地域文化。

笔者曾在《太虚幻境与洞霄宫》、《流香溪与沁芳溪》等文章中,详考了《红楼梦》沁芳溪畔大观园以及太虚幻境,与杭州洞霄宫、流香溪的文化渊源关系,本文拟再重点分析一下书中太虚幻境与秦亭山的文学建构关系。秦亭山坐落在“帝城” 之西部,西溪河南岸,与西溪构成一道“衔山抱水”、“山水横拖”的独特景色。关于秦亭山一名的出处,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秦始皇东巡曾驻跸于此,乃秦望山之讹称;二是认为此山因秦少游建亭处而得名,至今山麓仍有亭翼然,一直是文人骚客“抽得浮生半日闲”,坐亭眺望美景浇胸中块垒的好地方。虽然两种说法至今并存,但在历代文人心目中,还是倾向于按秦少游建亭处来解释的。

秦亭山上建筑因朝代更迭,清初已毁圮殆尽。海宁许承祖重新书写《秦亭山碑记》,方使之山光重新。丁立诚有感于此,作《许雪门书秦亭山碑》一诗曰:

秦望办图经,新亭失故实。山麓亭翼然,游踪溯秦七。

问俗许嘉兴,手把扛鼎笔。莫因祀元武,山与太和匹。

清代另两位歌咏西溪的著名文人,也都倾向于此种说法。陈文述在《西溪杂咏》中写道:

少游建亭处,山亦名秦亭。

红阑深翠微,一览群峰青。

何如古龙泓,涧雪声泠泠。

丁立中在《西溪怀古诗》里写道:“少游名观,一字太虚。高邮人,历秘书正字。尝秋夜循湖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上凤凰岭,憩龙井酌泉,据石而饮,访辨才于寿圣院。有游记载集中。秦亭山因秦少游筑亭于上而名也,见《西溪志》。” 并以此赋诗曰:

此山岂是祖龙停,淮海来游始建亭。

上策言情呈北关,临流濯足度南屏。

峰登月桂光涵白,岭上风篁色沍青。

夜访辨才参释典,品泉携得汲泉瓶。

丁立中所言《西溪志》,乃明代洪瞻祖所撰。洪瞻祖《从秦亭山济西行梅花树中十八里贻所迟客》一诗里写道:

连山带溪横,二九沿清泚。行共梅花树,四境玉辉里。

脉脉新旸坼,鳞鳞绪风起。写水弄珠出,著岸浮槎倚。

步陟芳愈袭。村回际未靡。伊余乐林壤,怀禄征三喜。

建德寡民欲,此焉隔嚣滓。阴阳浃淳化,耳目经奇纪。

木古遥岑外,岚晴深涧底。青涂歌白石,劳者忘真理。

弃隶解天游,知常坦幽履。还闻北渚邻,载卜东皋里。

耕贩自成虞,牛马谁为绮。路远君莫从,攀条思无已。

这个洪瞻祖,就是洪昇的曾祖父,曾授兵部郎中,翰林院庶吉士,兵科给事中,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江西南赣,赠少保兵部尚书等职。不仅是个著名的文人,官声也很好。由此可见,洪氏家族对自己故园门前的秦亭山,也一直是按秦少游建亭处来理解的,这个诗礼簪缨的大家族,必然对秦观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么,洪昇创作《红楼梦》,与秦太虚呼吸相通,在此构建出太虚幻境,就势所必然,没什么突兀的了。

当然,这个证据不是排他性的,秦观是知名度很高的历史文化名人,其他作家根据秦观作品的意境,也应该能够写出太虚幻境。但是,从《红楼梦》作者对秦太虚意境的偏好和执着看,没有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化联系,似乎很难建立这种极其特殊的感情。如果再把《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太虚幻境,与流香溪文化、洞霄宫文化和秦亭山文化的联系,综合起来放在一起看,除了秦亭山下南宋辇道畔那十八里香雪海熏陶出的人以外,就不是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所能胜任的了。

再看秦观其人:一代风流才子,一生放荡不羁,偏偏命运不济,仕途不顺,屡遭贬谪。虽为苏门学士,却没有东坡之豪放,走的是“哀而不伤”的婉约路子。在《红楼梦》作者洪昇和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上,都有着鲜明的秦观影子。少年翩翩,诗酒放诞,身处女儿国旖旎丛中,偎红倚翠,自得其乐,终致一事无成,半生潦倒。这一切一切,都足以证明,秦少游、洪昉思、贾宝玉实乃呼吸相通的异代同路之人。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不是明显带有秦太虚委婉含蓄,清丽雅淡之味道么? 此太虚即彼太虚,“家住江南姓本秦”,所言诚不虚也。

                    201010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