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怡红院“四大丫鬟”推论

(2010-09-23 17:47:40)
标签: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怡红院“四大丫鬟”推论

土默热

一提起《红楼梦》书中怡红院的“四大丫环”,心里总有那么一点怪怪的感觉。想说又囫囵吞枣说不清楚,不说又觉得嗓子痒痒地憋的难受,总之是一种类似于怀疑自己误吞了苍蝇般,想吐又吐不出来的莫名其妙感觉。

一个已经步入青春萌动期的男子贾宝玉,被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与他年龄差不多的大丫环整天包围着,为他吃饭喝水、收拾房间、穿脱衣服、洗澡焐被窝,几乎所有不避嫌疑的事情都要干,避嫌疑的也要干,例如“初试云雨情”、“洗澡弄湿床”等等。

其实,围绕在宝玉身边的还不止这四大丫头,还有碧痕、茜雪、芳官、小红等次一等级的丫鬟,以及傻大姐、墜儿等一大堆粗使丫头。这个宝玉真是掉进了女人堆里,而且是一大帮年轻貌美的女人堆里。就算是纨绔子弟吧,似乎也过分的出了格。

《红楼梦》作者以生花妙笔,把这一切都写得合情合理,活灵活现,似乎每一个人都血有肉,神态毕现,呼之欲出。但仔细推敲起来,不论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还是望族家庭的行为准则,抑或是为子女健康成长着想,这么多未婚青年女子包围这一个青春期男子,不分昼夜地滚在一起,这可能么?

《红楼梦》对宝玉使唤“四大丫鬟”的描写,是绝对不合情理的。书中除了对宝玉如此描写外,对贾府其他青年男子的描写,绝对没有这种情况。贾府中的青年男子多矣,已婚的如贾珍、贾琏、贾蓉,未婚的如贾环、贾兰等,哪个人身边也没有一大堆丫环侍候。

他们一般的生活规律是,幼年时有一奶娘侍侯,青少年时身边有一小厮跟随,但绝对没有丫鬟贴身服侍。贾琏身边有个平儿,但平儿并不是从小服侍贾琏的,而是结婚时凤姐带来的“通房大丫头”。贾环身边有个彩云,但她不是贾环的丫鬟,而是赵姨娘的丫鬟。贾兰就算年龄小吧,但毕竟是荣府的承重孙,待遇应该不低于宝玉吧。然而,身边只有个素云,而且是他母亲李纨的丫环。

封建士大夫家庭,尤其是诗书传家的仕宦家庭,历来对男女之事防范甚严。青少年戒之在色,“少女色嫩不坚牢,非夭即贫”,封建士大夫都懂得这个道理,很少有对家中青少年男子在女色问题上放纵的。青少年时期要读书,求取功名,绝不应放个青年女子在身边诱惑扰乱心思,更何况青少年时期纵欲,对身体发育也不利。尤其是对已经到了青春期的男孩子,绝对不会放一个或多个丫鬟,干柴烈火一样贴身服侍的。

合乎情理的真实情况是,封建大家庭中的青少年男女,贴身服侍的奴婢,小姐身边一般是个丫环,公子身边一般是个小厮。我们看过去的小说戏剧,一般情况都是如此,莺莺身边也只有一个红娘,张生身边也只有一个书童。《红楼梦》中其实也是如此,比如贾琏二爷,有个贴身小厮兴儿,妻子凤姐有个通房丫头平儿,一仆一婢,如此而已,其他使唤人等都是公中的,并非贴身服侍着。

本来,按照常理,未婚时的宝玉,身边应该有个贴身小厮,也就是茗烟(焙茗)。书中关于他有四个小厮:茗烟、锄药,扫红,墨雨的描写,也不过是夸张而已,其他三个小厮也有名无实,只有一个茗烟血肉丰满。宝玉身边绝对不应该有丫环服侍,别说四大丫环,一个也不应该有!婚后的宝玉,妻子能带来一个随嫁丫头,夫妻二人,共用一仆一婢,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但是,《红楼梦》书中确实描写宝玉身边有四大丫环和诸多小丫环。不仅写了,而且还写得血肉丰满,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没有真实的人物原型和生活素材,似乎还很难写得如此生动。那么,《红楼梦》为什么要这么写,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就是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了。

原来,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帝,在婚前能有《红楼梦》中宝玉那样的生活经历。中国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在正式结婚之前,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清代宫中明文规定,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皇帝临御。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中有身分的女子,每月拿俸禄,不再像其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因此,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希望藉此脱离苦海,一步登天。

这八名宫女的名分一般是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清代宫中的这种规定,目的是使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以便在和皇后一起生活中不致窘迫慌乱,能够从容不迫。洪昇生活的那个时代,康熙皇帝的“大阿哥”就是婚前与丫鬟“初试云雨情”所生,这是公开的秘密。《红楼梦》中的四大丫环,似乎就应该是按照宫廷中的“司仪、司门、司寝、司帐”四大角色创作的。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情”时,袭人的心理是符合规矩,符合的应该是皇家的规矩。

如此说来,《红楼梦》作者是按照皇家“太子”的身份刻画宝玉的。笔者在《〈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一文中,曾分析“甄贾宝玉”与“真假太子”的关系,并推论通灵宝玉刻字与皇帝御玺铭文的关系,把“四大丫环”、“真假太子”、“通灵宝玉”放在一起,三位一体地说明着,作者是有意把宝玉刻画为太子!

《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若隐若现地按照“太子”的身份刻画宝玉?主要原因恐怕有三个:一是洪昇以文学创作中描写皇家生活见长,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就是描写皇家爱情和荒淫生活的极致作品,如此写来得心应手。

二是洪昇因《长生殿》案件创巨痛深,内心对皇家充满怨怼感情,创作《红楼梦》的主要目的是“二十年来便是非”,通过若隐若现的皇家生活描写,表达出“漫言不肖皆荣玉,造衅开端实在宁”的愤怒心情,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洪昇的出身所决定的。洪家的辉煌历史是“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子孙太保五尚书”。洪昇的六世祖洪钟,因军功显赫,被皇帝赐封为“太子太保”,并将其三代追封为“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干什么的呢?

原来,在封建王朝中,太子老师称为师保,从职官上讲是六个职位,即:太傅、少傅、太师、少师、太保、少保。傅者,傅之德义;师者,道之教训;保者,保其身体。在实行上,太子并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导师,一般只任命一、二人。师保与其他辅助官吏一同组成太子官署——东宫官署,师保成为东宫官署的负责人。

太子师保是由皇帝严格挑选出来的学识渊博、德行高洁的文臣担任,乃是文臣们十分钦羡的职位。太子师保的任务一是教授经史,二是在德性上对太子予以规训。平时,作为太子顾问,指点太子在各项问题上的取舍去从。师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要对太子的行为负相当责任。

洪昇创作《红楼梦》,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主人公贾宝玉,贾宝玉出身在一个三代太保家庭,把这个家庭的核心人物同“太子”联系起来描写,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刘心武为了《红楼梦》中一句“贾政谢恩后,往东宫走来”,敷衍出一部《秦学》,其实这个“东宫”,不过是他祖上太保常去的地方而已。

《红楼梦》隐写的太子、太保虽然是根据洪家祖上的经历虚构的,但是,书中所描写的四大丫环,却未必完全虚构。这四个女孩子如此活灵活现,没有真实原型和素材是任何高明作家也创作不出来的。那么,难道说洪昇青少年时期还真的有四大丫环围绕身边么?非也,这四大丫环有生活原型,但她们的生活原型却不是洪昇的丫鬟。

“四大丫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从宝玉亲人身边的丫鬟演化来的。袭人应该是从贾母的丫鬟鸳鸯演化来的;晴雯是 从王夫人的丫鬟金钏演化来的;麝月是从凤姐的丫鬟平儿演化来的;秋纹是从赵姨娘的丫环彩云演化来的。

洪昇青少年时期身边并没有丫鬟使用,但他作为家业的继承人,作为家庭未来的主人,并且有一个“好皮囊”,性格又聪明多情,很讨女孩子的欢心,祖母、母亲和庶母的丫鬟,甘于为其使役,是情理中事。至于凤姐的丫鬟,因为凤姐的生活原型就是黄蕙,妻子的丫鬟是“通房丫头”,上床也是应该应份的,同贾琏与平儿的关系一样,有什么奇怪么?

 

                  2006年11月于长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