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看来,王维是个近乎完美的名字。确实,即使是李白、杜甫等人,历来都有人对其表示不满,唯独王维,很少有人批评,只有宋朝人嘀咕了几句,说他人品不好,没有气节什么的。不过按照现代人的眼光,宋朝当时流行起来的那套礼教观念基本上属于变态,王维的失节不是不可以原谅的。但是这对于王维本人,大约还是一个不能忘怀的惨痛。
   
开元、天宝是盛唐的顶峰,那些流光溢彩的绝世人物就证实了那个时代的伟大。奇怪的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奇才都命运多揣,王维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
   
大唐盛产天才,犹如山东盛产大葱,四川盛产辣椒一样那么自然。王维也是这些天才中的一个。他9岁能文,17岁就写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21岁就当了状元,而且除了诗文,绘画、音乐、书法等王维也是样样大拿,真可谓是“全才”。唐朝的进士是出了名的难考,多少大腕在进士考试的时候落马,连杜甫那样的人都没能得逞,可是人家王维却轻松拿了个进士头名,绝对是少年得意。但是王维能把状元头衔抱回家还不单单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好,还因为他是个大帅哥,而且才艺表演出众。看看出土的唐三彩就知道,唐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现代人不大一样,杨贵妃不就是一位胖美人吗?所以王维到底是怎么个帅法,还真不太好说。只知道史书当中记载他皮肤白皙,容貌俊美,所以我猜他可能走的是F4的路线。
   
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传闻状元名额已经内定。王维和皇室宗亲歧王颇有交情,就去找他想想办法。当时的科举考试只要是能中榜就是荣耀无比的事情了,更别提中状元了。正所谓“春风得以马蹄疾”,也不过就是中了个进士,更何况很多人一辈子连个进士也没闹上。可听见状元没考就落入了他人之手,王维还是很不甘心地发动社会关系去阻止,可见年轻时候的王维心气之高。
   
可是这事歧王说了也不算,但是歧王的哥们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给王维出了个主意。歧王让王维精心修饰打扮之后,就带着他到了九公主的府邸,说是来表演的。王维的帅哥形象先声夺人,等他很有火候地琵琶独奏曲《郁轮袍》一上演,就立刻把九公主给迷倒了。据说旁边还有很多的伴舞人员,也被王维的帅哥形象震住了,连舞步都忘了,当时的舞蹈队形是一塌糊涂。可见,王维是历史上把“美男计”发挥到极至的人了。
   
公主立即把王维叫到身边,问他是什么人,王维就把自己的诗文作品拿了出来,公主看了大吃一惊。原来这些都是她平时常读的,还一直以为是古人的诗篇。于是,马上请王维入上座,亲近有加。就这样,靠着九公主的大力提携,王维的状元终于到手了。
   
这有点类似如今选美比赛之前先到评委家去拉选票的意思。但是在唐朝,走动社会关系是正常行为,还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干谒”。王维获胜毕竟不是光靠美男形象,也凭借才名远播,是当之无愧的实力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