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BA东西部决赛:巨星对决,角色球员成胜负手!

(2009-05-22 15:08:00)
标签:

nba

决赛

科比

霍华德

詹姆斯

体育

分类: 体育评论
    本来只想就东西部决赛的第一场比赛简单地说几句话,但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西部决赛第二场结果已经出来了,掘金艰难的从斯台普斯中心带走了一场胜利。这个结果对于掘金众将士来说已经是令人高兴的。早在08—09赛季之初,就有许多球迷憧憬着今年的总决赛小皇帝詹姆斯能与小飞侠科比来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巨星对决,而常规赛和季后赛初段的走势更让球迷们兴奋不已。不管是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妙手安排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湖人是常规赛冠军,季后赛首轮还算是赢得轻松,另一边就更不用说了,骑士用两个四比零直通东部决赛,证明自己是总冠军的最大热门。然后湖人在跨过了爵士这道坎后,一下子就变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经过七场大战才艰难战胜火箭。面对着常规赛被自己横扫的火箭,湖人竟然赢得如此艰难,也难怪球迷们会怀疑这其中有鬼了。
 
    不管怎样,湖人还是跨过了火箭这一关,与掘金会师西部决赛。之前湖人对掘金的战绩也是占优的。湖人有科比这张王牌,掘金的安东尼在这次季后赛中表现神勇,湖人与掘金之战真的就是科比与安东尼之战吗?看过了他们之间的第一场比赛之后,很多人会认为确实如此,科比拿下四十分,安东尼得到三十九分,个人之战科比一分险胜,球队之战湖人两分险胜。第二场比赛,两位巨星同样是发挥的最好的球员,这一次,科比三十二分,安东尼砍下三十四分,个人之战科比输两分,球队之战湖人输三分。这两场湖人赢也赢得惊险,输得输得可惜。
 
    然而,如果你仔细研究比赛的进程特别是最后几分钟的表现就会发现,其实比赛的胜负手往往决定在其他角色球员的手中。像科比、安东尼这样的巨星,每场比赛好的发挥是必须的,如果他们发挥失常,整支队伍基本上没有赢球的希望。打到西部决赛这个程度,两支队伍的实力已经是非常接近了,即使有少许差别,也可以用精神面貌也弥补。从精神层面来说,掘金显然好于湖人。第一场比赛,也许是因为湖人没有缓过劲来,总觉得他们提不起什么精神,反观掘金则打得非常顽强。另一方面,我觉着自从湖人打火箭以来,科比就陷入了一种焦灼焦躁的不良情绪中,总是显得很急,或许是他太想拿个总冠军了,而不冷静的科比,实力是要打折扣的。所以,湖人要赢球,科比还是得先调整好自己。另一方面,湖人的加索尔、拜纳姆发挥得并不好。加索尔第一、二场比赛篮板抢得不少,但进攻不行,被掘金那几只能跑善跳的大跳蚤缠着,他似乎特别难受。拜纳姆整个季后赛表现得都不好,并没有给湖人带来特别大的优势。所以,湖人要赢球,其他球员也得做出应有的贡献。
 
    掘金这边,人都说安东尼是头号球星,但我觉得比卢普斯的作用更不可小觑。掘金也是因为比卢普斯的到来才脱胎换骨,一举杀入西部决赛的。比卢普斯球风扎实,能投善传,是个标准、优秀的组织后卫,同时异常冷静,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能有发挥。说到组织后卫又想起火箭来,我觉得像比卢普斯这样的后卫才是火箭真正需要的。所以,掘金要想扳倒湖人,安东尼必须要有稳定的优异发挥,比卢普斯也要能很好地掌握比赛的进程,调动好场上的所有对员。
 
    说了这么多废话,再来说说东部。昨天上班,并没有偷偷地打开页面来看东部决赛的文字直播。没过多久,兄弟发来信息:比赛好看,詹姆斯太神了,骑士大比分领先。我问领先多少分,回答十五分。我一想,还有戏,胜负还很难说。魔术跟湖人一样,经过七场大战,比赛疲劳,得有一点时间适应。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魔术在骑士主场抢得一场胜利。骑士主场本是魔鬼主场,常规赛也只有湖人才能攻陷,没想到到了东部决赛这样关键的战役,骑士的主场竟然沦陷了,也难怪赛后小皇帝非常郁闷了。主场失利于骑士而言并非坏事,因为之前他们打得太顺风顺水了,难免有轻敌之心,而到了决赛这种程度,任何一点儿掉以轻心都是可能导致输球的,所以输一场还不是末日。如果骑士调整的好,他们的实力还是略高于魔术的。东部决赛第一场,小皇帝和魔兽又是两队中表现最好的,然而和西部决赛第一场类似,比赛的胜负则是由其他球员来决定的。骑士一边,除了詹姆斯,其他队员发挥一般,未能给小皇帝以巨大的支持,反观魔术,除了魔兽之外,特克格鲁两双,特别是他的14次次助攻,简直惊艳,刘易斯得分上20,阿尔斯通也得11分8助攻,相对比较均衡,真可以说是三军用命才险胜骑士。
 
    因而,纵观东西部决赛,战场上的主角当然是那些星光熠熠的巨星,然而战争胜败的决定者却往往是那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小兵小将,这样反而更有趣,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