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2009-04-02 21:06:37)
标签:

徐州

龟山汉墓

狮子山楚王陵

兵马俑

刘注

旅游

分类: 生活休闲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因同学要上一个化工的项目,3月29日到4月1日回山东老家了四天,因一个投资方在徐州,顺道游览了徐州的两个汉墓: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虽然在小学课本中早就知道了金缕玉衣,但是一直不知道出土地是离家乡这么近的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汗颜啊。

(1)龟山汉墓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龟山汉墓构造示意图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这张照片是从网上借来的)

通道地平面内高外低,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

有一束红色的激光从里面射出来,是为了让游人看清楚甬道的笔直程度。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陶马和陶俑

 

    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解,除了惊叹还是惊叹,真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如何完成这么伟大的工程:“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是1/16000,通道地平面,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甬道非常窄,仅共一人行走。施工时最多也就两个人同时开凿。刘注在位只有13年,导游说如果要用300名工匠还必须是能工巧匠,一起动工的话也需要十年的时间,按照工作量来计算,大约刘注在位第2年就已经开始施工,才能完成现在的规模。

    据导游介绍,南甬道在发现时由26块塞石堵塞,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而且,刘注为了向盗墓者说明墓内没有陪葬品,防止被盗,特意在南甬道口留下了一块带字的塞石:“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以葬去服毋今玉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目此也心者悲之”(大意是:身为一代的楚王,敢于向上天发誓言,墓葬中没有放置任何的金宝玉器和值钱的陪葬品,只放置了棺木和尸体,如果后人有幸看到这段文字,应该对他产生同情之心,所以没必要再动他的墓穴了。)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南甬道的塞石保持的非常完整,是工程兵学院的官兵动用了现代化的工具,耗费三个月的时间才清理出来。

 

(2)狮子山楚王陵

 

    这是一段对狮子山楚王陵的简介:“狮子山楚王陵依山为陵,凿山为藏,坐北朝南,深入山中60余米。陵南北总长117米,面积851平方米,凿石量达5100立方米。由墓道与附属建筑、主体建筑两大部分构成,共有墓室12间,出土文物2000余件(套),其中包括各级官员印章150余方。墓葬形制上平面布局不完全对称。陵内设有三处相对独立的陪葬墓。早年发现的兵马俑坑为其陪葬坑。从出土文帝四铢半两钱推定,该墓的上下限时间为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18年,推断狮子山楚王陵的陵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或者第三代楚王刘戊。”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狮子山楚王陵入口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狮子山楚王陵甬道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墓内金缕玉衣的复制品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位于狮子山楚王陵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总数4000多件)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刚出土的兵马俑均带有色彩,出土后很快褪色,所以最右边的3号坑一直没有发掘。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这是1号坑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弩机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汉兵马俑博物馆内有一小型的音乐厅,内有汉代乐器,50元即可点一曲。

我们点了两个曲子:《汉代迎宾曲》和《春江花月夜》,声音悦耳,至今余音缭绕。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我们老刘家的宗祠

 

游徐州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

 

附:龟山汉墓的千古之谜

  1、崖洞墓开凿之谜:龟山汉墓为典型的崖洞墓,其十五间墓室和两条甬道总面积共700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与埃及金字塔垒石成墓相比肩,当时的汉代工匠是如何掌握山体的石质和结构,使得施工顺利进行?。

  2、塞石之谜:南甬道在发现时由26块塞石堵塞,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据专家考证,汉墓的甬道在当时处于龟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质地来源于西南很远的地方,它到底来源于什么地方?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汉代,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庞大的塞石运来并塞进甬道?

  3、甬道设计施工精度之谜:墓葬开口位于龟山西侧,有南北两条甬道,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1/10000;两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如将其向西无限延伸,其交点将位于1000公里外的西安,这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甬道。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分上下两层封堵,塞石间排列十分紧密,连一枚硬币也无法塞进。且甬道两壁都磨如平镜。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如何修建这样的甬道?

  4、崖壁画之谜:楚王棺室北面墙上清楚地显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状,被称为“楚王迎宾”。令人费解的是,这一现象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而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王棺室呢?

  5、星宿分布图之谜:刘注夫人墓室的前厅和棺室及石柱上都分别留有乳头状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绝非工艺点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人云它乃为上天星宿分布,还有人谓其为楚王襄王刘注上应天星,但楚王墓室顶部却没有,细考之,以上之论均不能自圆其说,这些乳状石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6、刘注前殿未解之谜:刘注前殿位于整个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间墓室中最大的一间,面积达68.91平方米。象征楚王生前理政朝拜、宴饮宾客的大殿。中间的擎天石柱,高大粗壮,气势雄伟,恰好撑在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构造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该布局是巧合,还是另有寓意?

  7、壸门之谜:据专家考证,楚王夫人下葬应该是在楚王下葬三、四年之后,但楚王和夫人墓都是同时开凿完成的。当时,两个墓宫之间留有一道门,却未开通,直到楚王夫人下葬后,才由工匠们“开门寻夫”。能够建造此墓的能工巧匠,把两座墓宫勘测设计技术打造得天衣无缝,但在这里却留下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问题。这里是5个墓室中唯一一个开凿不规划的过道,楚王这边门小,夫人那边门大,使整个通道成为一曲尺形。有人说,这是在开门寻夫时找错了位置,凿到一半时才修正的。但是,在整个的15间墓室中,除了这一个过道外,没有一处发生误凿,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这道只有两米厚的墙壁处呢?再者,就算开始是误凿。 龟山汉墓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历史谜团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