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无疑是16世纪到17世纪文学上的先锋开创者。他的笔下,容不得丝毫的杂质,黑暗事物的伪装被无情的揭开,让世人看清丑恶的真实面目。
《一报还一报》,讲述了一个关于“罪”的故事。公爵乔装暗中巡视,想看看安哲鲁的真实面目,遇到朱丽叶和克劳迪奥后,一心帮助他们,救下克劳迪奥。安哲鲁则愈加放纵自己的情欲,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公爵恢复本来的身份,安排依莎贝拉控告安哲鲁,当场揭穿他的罪行。安哲鲁起初百般抵赖,待到公爵扮作教士出场指证,他不得不俯首认罪。公爵宣布安哲鲁犯了和克劳迪奥同样的罪,必须处以死刑,正所谓一报还一报。不过玛丽安娜和依莎贝拉本着宽容仁慈和爱心向公爵求情,最终赦免了他,判他与玛丽安娜结婚,而且克劳迪奥与朱丽叶的婚事也得到成全。以一个圆满的结局收尾。
在看《一报还一报》的过程中,我常常为剧中出现的种种或含蓄或露骨的污言秽语,为路西奥的厚脸皮,谎话能说得连自己也相信,为克劳迪奥为求苟活而请求姐姐出让贞操的无耻感到震惊。维也纳辉煌的表面下,也存在着种种肮脏的污垢。在这种黑暗的反衬下,依莎贝拉纯洁的光环更加闪耀。这幕剧中,莎士比亚注重的是“罪”与“罚”这两个点,剧中人物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罪”,但是他们最后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罚”,因为他们懂得忏悔。
也许在莎士比亚看来,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忏悔,圣经的思想得到了展现。“一报还一报”,很像中国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界上许多东西都是相似的,因为人性是相同的,既然罪恶无法避免,那就用另一种方法去去除人心中的罪恶。罪与忏悔的交织,导致了黑暗的必然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