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5e9073cbtc19d14ffb592&690克里姆林宫红墙下面的草地下,隐藏着厕所,如果没有导游指引,老外们绝对不知道草地下面有“宫殿”。
这个“头朝下”的三角形表示着男厕所。
http://s12/middle/5e9073cbt79c2e89bb87b&690
这个“头朝上”的三角形表示着女厕所
游览俄罗斯――稀缺的公共厕所(三)
张涛
飞机起飞离开美丽的俄罗斯飞向北京,然而,在所有满意的旅途中唯有一件事让我心悸,那就是寻找厕所。80年代曾经有外国游客抱怨中国没有公共厕所,其实应该说是没有干净的公厕,让老外们为难,但是现在基本解决了,北京街头和公园到处都有干净的免费公厕。去年在英国,我才真正感到没有公厕的痛苦,因为如果你的附近没有麦当劳和咖啡厅,你就别想方便。好在有女儿周密的安排调整,我们的膀胱没有受到损伤。这次来到俄罗斯,就像经受反生理的考验一样:不想去厕所时也必须在碰到机会时极力排泄(准确地说是挤压内脏)一点,而在需要方便的时候又找不到公厕,那滋味就可想而知了,毫不夸张地说简直是在受刑!像我这样前列腺肥大的尿频老男人,实在苦不堪言。尽管我们出发前,旅行社有言在先:“俄罗斯公厕极少……”。我也带着空瓶子,每次都坐在大巴车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为的是紧急时可以方便到瓶子里。然而到了俄罗斯,反生理的“刑罚”还是把大家拖入了憋尿的深渊。
不谈如何痛苦了,老男人没出息是自己的事情,怨不得别人,人家俄国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痛苦倒也罢了,没想到全体成员(34人)都是相同的反应,何况我们团队60岁(包括我)以上的老人占大多数,谁又能比谁表现得更好一些呢?
结果,凡是到了一个景点,所有的游客都要求导游先率领我们找厕所,无论是否需要。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何时可以“泄洪”,在泄洪之前“水库”是否能不溃堤,所以还是泄空了“水库”最安全。因此,“水库”完全失去了蓄水的功能,往常可以在3~4小时方便的习惯和能力,被俄罗斯的条件彻底击溃了――有水必流。
我们频繁进入商店不是为了购物而是寻找厕所,考虑到店主的心情,我们必须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才能使用他们的内部厕所。每次进餐,大家先排队如厕(而小饭馆的厕所都只有一个马桶,更可怕的是男女共用只有一个马桶的厕所!),离开饭店时还要再次去强迫排泄。看到女同胞在厕所外面摆龙门阵的痛苦样子,我一方面感谢造物主给我“安了一个把”,使我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同情所有的女同胞。很多时候那些快要“溃堤”的女同胞就占领男人的阵地,我也多次充当保安守候在男厕门外,让母亲和妻子释放痛苦。这种情形在俄罗斯是见多不怪的,他们的“五大怪”中就有“男女不相碍”之说。
俄罗斯不但厕所少,而且仅有的公厕也卫生糟糕,我们这些“带把的”还好说,蹑手蹑脚地走进去,摒住呼吸即可方便,只是苦了女同胞,她们必须忍受着恶心的条件或蹲或坐在马桶上……。在列宁山上,同车的一个老妇人居然跟踪三个俄国人(一男二女)进入了小树林,看他们到底怎么解决问题。还能怎么样呢?当然和猪狗牛马一样,把粪便洒向大自然了。那个老妇人当然也是笑着走出了小树林,因为,她节省了20个卢布(折合人民币4元)的如厕费。
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居然不能为游客提供方便场所,即使有也要把公厕藏在幽处,并且还要收费,而那些稀有的免费公厕则肮脏不堪。我忽然想起了我国的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那么在俄罗斯寻找公厕就如同探寻金矿一样地艰难。
俄罗斯除了公厕少以外,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也很差。飞机里美貌的服务员从来不会笑,面对几乎是满飞机的中国乘客,广播员也只说俄语,连英语都少,绝对听不到中文讲解。那些没有笑容的服务员给你饮料时也是斜视你,那样子和我们“当家作主”的七、八十年代的神态差不多。我坐了几十年飞机,感觉笑得最灿烂的司乘人员是日本航空,而笑得勉强的是我们的民航,可是俄罗斯的空姐连勉强的笑容都鲜为人见。
飞机向着我们祖国的方向飞行,舱内的同伴们还在忙于上厕所。刚刚在登机前就上过厕所的人们为何还是这么匆忙?原来大家都患上了尿频恐惧症,本来可以坚持3~4小时的健康人,现在都是稍有压力就条件反射了。看来要恢复往日的健康,恐怕还要回国后慢慢训练膀胱了。
2012年6月3日于回国的俄罗斯飞机中(此时已经在家中发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