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见的普八甲――我的集邮爱好(二十三)

(2010-08-05 06:10:25)
标签:

文化

分类: 集邮;爱好;收藏;娱乐;休闲

http://s5/middle/5e9073cbt7480ad030764&690                                    “普八”和“普八甲”

                          少见的普八甲――我的集邮爱好(二十三)

                                            张涛

   中国的普通邮票(简称普票)面积小,颜色单调,图案严肃,面值从小到大几乎涵盖了中国邮票所有的流通面值,甚至还有一分半的邮票。由于它的发行没有历史背景和政治氛围,并且没有任何提示和发行编号,也没有什么相应的宣传,到底是几张一套也难以明了,所以关注的人很少。一般收到信件和包裹后,就把普票随手丢弃,等到新老纪特邮票攒齐之后,再回过头来找普票时,那些曾经不起眼的小邮票就显得觅足珍贵了。尤其是一些相貌相同的邮票,当你拥有一张之后,就会粗心地丢弃它的孪生兄弟――不同版别的相同图案邮票,普8的“炼钢工人”和普8甲“炼钢工人”就是一个例子。

   当我听说还有上海版的普8甲时,才发现我缺少的正是这枚“炼钢工人”普票。我翻阅了集邮年鉴,查明了普8的“炼钢工人”在“中国人民邮政”几个字的上面有一个白色的倒三角,而普8甲则是白色的正三角。这是它们的唯一区别,就像一对单卵双胎的孪生子,外人很难辨别他们,只有细心的母亲才能根据他们身上某个细小的印记(斑点、庑子)加以区分,普8的“炼钢工人”和普8甲的唯一区别就是那个白色三角型。

   明白了这个秘密后,我就按图索骥,访遍了北京和外地的集邮市场,结果都失望而归。一来是持有普票的人很少,二来普8甲是凤毛麟角,即使发现了“炼钢工人”,但是凑近一看,仍然大失所望,它们都是普8。可越是找不到我就越想找到它,有一段时期寻找普8甲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大概是1981年,我在天津百货大楼斜对过的集邮公司门前徘徊,漫不经心地瞥着当地人的邮票,觉得他们的藏品极为简单,使我感到天津的集邮水平低下。一个操着天津快书口音的人过来问我:“你有嘛票?”我展开自己的邮册(出差时常带在身边的多余邮票)给他看,立刻就吸引了所有的朋友,他们显然都看上了我的邮票,纷纷打开自己的邮册让我挑选,而我早已集全了新老纪特邮票,他们的邮票都不能吸引我。他们见我淡然的样子,就问我:“你想要嘛邮票?”我说:“普8甲。”他们相互看了看说:“嘛叫普8甲?”我说就是一张普票。这时几个有普票的朋友打开自己的邮册说;“介(这)里面有吗?”我一看,他们把没有人气的普票都重叠在一起塞在邮册的角落里,我快速地一扫,发现里面露出了一点桔红色的光芒,那肯定就是“炼钢工人”普票,说不定也是普8呢。但是既然看了就再多看一眼也无妨,于是就把它抽出来看个仔细。没想到这一抽不要紧,使我大吃一惊!我先是瞪大了眼睛仔细确认,又反复揉搓眼睛眯缝着瞧,那个白色的三角形不再是倒置的,而是正立的三角形。这应该就是那传说中的普8甲了!我把自己的邮册递给那人,让他挑选一枚喜欢的邮票,那人立刻喜形于色地“拔”(北京行话,从众多邮票中抽走一枚的动作叫‘拔’)走了一枚高面值的邮票,并且不放心地问我:“介行吗?”我说:“行!”其他的朋友都看呆了,他们不明白这个北京客为何屈尊只要一枚“破普票”(没人待见的意思)。

   离开他们后,我赶忙打开集邮年鉴,把刚到手的“炼钢工人”与年鉴相对照,没错,就是普8甲!哈哈,我终于得到它了!

   本文图片中的普8邮票共计9枚,而普8甲只有1枚,有趣的是普8甲这枚唯一的邮票却恰恰与普8中的“炼钢工人”几乎一样,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难道普8邮票不够用了吗?难道是为了彰显我国重视钢铁工业?还是专门为了集邮事业而标新立异故弄玄虚呢?我宁愿相信是后者,因为越玄虚就越有趣味,越玄虚就越少见,而费尽心思找到了心仪已久的邮票那种喜悦感绝不亚于药农发现了野山参,或者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那天,我仿佛自己就是哥伦布,那“找到了新大陆”的成就感至今令我兴奋不已。

 

                                               2010年8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