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在线乃人生常事,早些时候人们管这叫低谷,然而人放眼望去,方圆百里平得像罩杯A,平淡人生不见高峰,从来低谷,更觉沮丧。可是仍要寻点油头,譬如怪社会、怪水逆、世界在下沉——总之错不在我,心里大约能好过一点。
我小时候流行一种叫“白兰氏鸡精”的补品,号称能提升脑活力,老的喝了身体倍棒小的喝了成绩倍棒——其实就是没加盐的浓缩鸡汤(甚至究竟含不含鸡都存疑),味道十分不堪。每逢考试前我妈就给我一瓶瓶灌,但是分数实在没变化,她也便放弃了。网络时代流行精神鸡汤,什么主题都有,什么口味都有,浓度高,尺度大,一句顶一锅白兰氏,临阵前暴饮,顿觉浑身鸡血,能量爆棚,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真的吗?上阵便打回原型。且鸡汤易上瘾,剂量逐渐增强,效果却越来越微弱,心里头还被蚀出一只空落落的大洞,非每天不听上几课TED刷几遍知乎买几单情怀不能填补。
鸡汤腻人,渐渐便喝不动了,潮水调头,忽然人们又饮起毒鸡汤,颇有些以毒攻毒、破釜沉舟的决绝意味。如果说喝精神鸡汤像读小白爽文,不管剧情不顾逻辑只贪图一时痛快,那么喝毒鸡汤就像看重生复仇文,人人代入主角坎坷身世、面目狰狞、心头满腔恨意,只待一日手刃敌人、大仇得报,才觉嚣张痛快。可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恩仇,不过有些话不投机的同事、三观不合的网友、过得比你好的同学、孩子上名牌小学的邻居。。。最好统统踩在脚底。离了戾气,便不成活,毒素上脸,乌青面孔,难看至极。
所幸染上汤毒的还是少数人,多数成年人有自制力,有分辨力,生活不痛快,默默不痛快,不痛快自己的,人畜无害,只是有点丧,只想穿着葛优同款,在沙发上掏空一会。我丧我的,人日说不行,丧是精神鸦片。噫~~
远眺圣母大教堂,背景为阿尔卑斯山

我有个小小的癖好——其实也谈不上癖好,只是在情绪不怎么高、也不很坏、大约是有那么点小确丧的时候——去教堂、教堂的地宫,或者教堂墓地走走(不,我不信教)。
在慕尼黑圣母大教堂的祭坛后面,有一道楼梯通往地下墓穴。此处安葬着几十位曾经的巴伐利亚统治者、Wartenberg和Wittelsbach(分支)家族成员。这些皇亲贵戚们的棺材被封在墙壁里,只有一面石碑露在墙体表面,刻着逝者的姓名封号生辰年月。地宫同时也是一个小圣堂,时常有活动,打理得比较仔细,四时鲜花不断。

地宫墙上的挂画我非常喜欢,主题是“圣殇”,作者Karl
Caspar,创作背景为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当然是一战,谁敢画二战遗属。虽只寥寥数笔,母亲的表情却异常打动人心,在昏暗的灯光下,悲痛模糊的面孔如即刻随风散去,浓浓的哀伤溢出画面,漂浮在整座地宫中。最近Dachau有Muenchener
Secession(慕尼黑分离派)的展览,遗憾的是作为慕尼黑分离派创始人之一,展览中却没有看到Karl Caspar的作品。

距离圣母大教堂不远、步行街的中央,坐落着St.
Michael
Kirche(圣米歇尔教堂),这座教堂起初便是作为Wittelsbach家族墓穴建立的,地下墓穴的入口在祭坛右侧,通往地下的楼梯口挂着路德维希二世的海报,走下去就会看到一个老头,管你要门票钱。

巴洛克教堂内部

是的,这个墓穴是要钱的,毕竟路德维希二世那么好卖。只要两块钱(学生一块),你就能看到童话国王的铁棺,还有他的弟弟神经病奥托一世,以及附赠贵族若干。两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有人献花有人偷拍(拍照是不允许的)甚至有人偷偷摸棺材。无论王侯们生前住什么样的宫殿豪宅,此刻居住环境十分拥挤,小小地下墓穴横七竖八陈列了几十口棺材,有些小棺材只能放在过道,当看到长度不过一米左右的幼儿的铁棺,心情真是极为复杂,难以诉说。
路德维希二世的棺材
待遇比较好,有栏杆和鲜花

其他人只能挤一挤了

步行街另一头、统帅堂附近的Theatinerkirche,同样也是Wittelsbach家族墓地。这个教堂的习俗——或者说这个家族的习俗(?不确定,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有点可怕,就是身体和心脏分开安葬,心脏们埋在另外一个城市。沉睡在Theatinerkirche的名人有马克西米立安一世、马克西米立安二世,以及希腊末代国王奥托一世。地宫中有马克西米立安一世夫妻特展,宣传海报写着“巴伐利亚的第一对国王夫妇”(根据时间线来看应该是他第二任老婆,他们的孩子里有两个女儿比较有名,一个是后来的苏菲皇太后弗兰茨他妈,一个是茜茜公主她妈)。

内部,感觉和St. Michael一个设计师造的

巴伐利亚第一对国王夫妇

逛完以上地宫,可以去市政府地下的Ratskeller喝一杯。与教堂森冷寂静的地下世界截然不同,Ratskeller永远人满为患、热闹拥挤,吵到脑袋炸裂。巴伐利亚菜馆的味道都差不多,重油重盐,啤酒粗糙而冰凉,饮与食充满刺激,每喝一口啤酒,身体就会回答你:是的,我还活着。

想到有一年在巴黎参观地下墓穴,经过百万尸骨,钻出地穴那一刻,抬头望见蓝天白云,顿觉无限美好。生命短暂,纵然太多艰难沮丧,也要奋力得活——从叔本华那里看来的西班牙谚语:活得越久,经历的邪恶更多。噫,又丧了。
-完-
本文中没logo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bjkL4HicAaBYIk8E9glG6ExpJLIXfdApAObkWOtW90seJqqgoPQnQYSCteXJEyofoFmrUYib1rBgX0ibzcb5BDpJ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