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意志观察日记1

(2015-10-13 14:47:41)
标签:

德意志

危机

分类: vivaBavaria
误操作一星期的日记就剩下3篇了,不谈政治,只说见闻。相信很多在德国的华人和我一样,一个月的时间里把民主看得透透的,透心凉。要么德国出哲学家呢,社会太魔幻,再思考下去我也快了。。。


10月10日 阴 
干了这杯白啤酒来生不做德国人


    周末没有什么新闻。非法移民继续以1w-1w7的数量穿越拜仁的国境线,当然电视台是没空报道的,还有很多美食节目来不及播呢。CSU偶尔刷一下存在感——而民众对嘴炮业已厌烦。唯一一条或能引起思考的是一个难民营纵火犯被捕的消息,嫌犯竟然是消防队员,他既不是右翼也不是排外分子,他的动机仅仅是不希望家附近有难民营而已。

    截至十月份近500起针对难民营的攻击,有2/3的嫌犯都是没有前科的普通人。在危机之前,他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上班族、邻居同事眼中的好好先生,如果没有这次危机,他们的人生将是循规蹈矩的,一辈子都不会犯比超速闯红灯更大的错误。最近有部根据畅销书改变的大片上映:er ist wider da,扮演元首的演员表示在拍摄时,不明真相的路人竟然对他欢呼拥抱强烈欢迎,令他深感恐惧。

    今天又听到一些新的说法。我几乎不认识什么上年纪的德国人,即使有年长一点的德国朋友,也很少谈及二战及战后的德国。唯一的讨论还是来自多年前一对老房东,女主人说起过战后的清苦,她不得不去瑞士做女佣养家糊口。今天才听说,直到战后很多年,准确的说,可能到21世纪初,德国的国际口碑还一直很恶劣。尤其在欧洲,德国是周边国家憎恨的对象,老一辈的德国人(不用很老,40+50+以上的)都是在自卑中长大的。在国外他们羞于提起自己的祖国,讲述人当年甚至得向妻子家人隐瞒自己的国籍才能顺利娶到丹麦老婆。

    以前曾经有外嫁的妹子告诉我,她的德国老公坚决不看达豪的房子,因为达豪实在太过声名狼藉。还有一些达豪人在外根本不敢说起自己的家乡。不过我真没想到德国在二战过去50年后仍臭名昭著,这在中国人听来,恐怕是很新奇的说法。华沙一跪与日本政府的鲜明对比在我们的印象中太深了,德国由此被宣传为善于反思的、知错能改的正直的民族,在中国人眼中算得上是不错的国家吧【可惜这个国家却对中国很不友好。

    06年世界杯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对德国有所改观。印象中也是世界杯之后,德国的游客越来越多。直到08年经济危机之前,我大约见到过欧洲十分灿烂美好的几年,彼时希腊安定慵懒,彼时午夜巴黎迷路、曾有友好的黑人带我找到地铁,彼时在慕尼黑街头人们的背包几乎不拉拉链。谁又能想到几年后,这些曾给我带来温馨美好回忆的城市与国家已满目疮痍。即便在偏僻寂静的达豪,200人的小小难民营也已发生多次斗殴——这些都是不允许报道的,真正能见报的也只有动用武器、出现伤亡很难隐瞒的斗殴事件。想得越多越累越迷茫,要是不听不看不想不提,做人肯定会开心很多吧。



10月11日 阴 
loser的自我修养


    安静的星期日适合反思。

    在我妈眼中,我是个loser。她的朋友们的孩子,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全都创业了。开公司的开公司,做代购的做代购,搞培训的搞培训,每一个都是老板,前途远大。像我这种不思进取的人,已被时代淘汰,根本回不去中国社会。

    以前我觉得她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今天我觉得她言之有理。危机面前,往大里说,武不能安天下,文不能定乾坤,就是loser。往小里说,进不能在危机中为家人撑起保护伞避免他们收浪潮侵害,退不能带全家回国买房定居付得起国际学校学费,还是loser。

    中产阶级的悲哀之一是自视过高,有房有车有相对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以为自己早已脱离了loser阶层,便忘记自己不过是蜉蝣一般的小民,一旦遭遇变故,便会第一批被吞没被牺牲。天津爆炸事件仍历历在目,生活在爆炸地点附近小区的中产阶级们,媒体已不再报道他们艰难的维权之路。

    散步路过邻居花园,女主人坐在露台上晒太阳、看书。这是一户非常典型的德国中产阶级家庭,丈夫全职,妻子半职,一儿一女均已上中学,买了房,30年房贷,每年八月全家一起去外国旅行。几乎没有积蓄。在我们小区里居住着上百个这样的中产家庭,在德国有上百万个这样的中产家庭,他们是德国的大多数,他们是德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好吧,Mutti说了,非法移民才是德国的未来。

    全世界的中产阶级都一样,如被养顺的羊群,任人剥削,生产至死。若能生活在太平盛世,享受到高税收所带来的高福利,则是最大幸事,然而很多人不会这么幸运。老龄化问题困扰全球——或许除了人口爆炸的中东。将来谁为你的养老金埋单,已经成为德国一大显著社会问题,大多数德国人没有储蓄的习惯,击溃中产阶级生活泡沫,只是需要一瞬间:可能是失去工作,可能是一场大病,可能是一次投资失败。。。即便是正常退休的人,勤劳工作几十年,到手的养老金可能还不如失业救济多。在德国街头时常能看到一些衣着整洁的老人,挨个垃圾桶捡酒瓶饮料瓶。我一直对这样的画面怀有深深的恐惧,心中有声音说:不怕,你又不会变成这样的人。但是我想潜意识世界还是折射出现实世界的规则:只要有一点点行差踏错或命运捉弄,这会是每一个中产阶级的下场。

    不想死于忧患,就奋起吧,loser!



10月12日 星期一 晴 
平行世界的人们啊


    夏天过去,啤酒节过去,慕尼黑的游客少了很多。街面上依然热闹,倒多是本城老百姓。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看网上的新闻你会觉得德国乙烷,走在街上又觉得生活不受任何影响。家人认为我思虑过重,轻信谣言,危言耸听。我也觉得自己思虑过重,极度悲观,但否认右倾指控。今天有个好笑的新闻:spd反对cdu的难民政策。素来偏左的spd反对素来偏右的cdu的难民政策——其实spd可能一直站着没有动,但是mutti带领cdu带领全德国走向极左,站在原地的spd反而显得右倾了。

    8月份的时候,危机不显,普通百姓毫不关心时政,我一直以为叙利亚在非洲,因为家附近突然多了大批黑人。刚发现附近学校体育馆变成临时难民营的时候,我是非常担心的,主要担心孩子的安全。这些难民可以自由行动,百余名全是青壮年,少则2、3人,多则2、30人一群,出没在居民区儿童游乐场,每天傍晚出来玩的小孩尤其是女孩明显少了很多。

    当时JJ批评我说,你怎么可以戴有色眼镜看人,人家经历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来欧洲避难,又能填补德国劳动力空白,你怎么就认定别人会作奸犯科呢?我妈也说了,人家多可怜啊,好多小孩都死了,让他们来吧。我不禁面露愧色。

    虽然JJ和我妈是中国人,但他们的想法倒是很有代表性。JJ代表是的广大政治冷漠的中青年的想法,我妈则代表了好多德国老头老太单纯善良的心思。而我嘛,从最初自私的担心到愧疚了一下下到后来全力反对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大概就是典型的东方小农思维中国辣脆吧。

    后来事态急转直下,如今一个半月过去,JJ及他所代表的人群基本已完全转换立场。他们默默担心德国的将来,却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怕被打成辣脆,主要在心里反对,其中有个别半夜气得睡不着的同志爬起来往难民营扔几个燃烧瓶。这些人就像王小波的散文标题:沉默的大多数。至于老头老太,不看新闻或被洗脑严重的依然觉得这些人好可怜快收进来。另外一些去参加pegida了。

    不管我揉开掰碎细想多少遍,都无法理解Mutti“开门揖盗”的行为。整个危机最令人震惊的不是难民的数量,而是不查证件不问身份不设上限破坏都柏林协议毫无原则的收收收。进入德国的难民根据官方统计,只有不到1/3的人是叙利亚难民(包括假护照及自称叙利亚人士),剩下的呢?全巴尔干半岛的穷人、非洲的穷人、犯罪团伙、流民、IS。。。以日均1w的速度涌入德国。迟钝的德国人几乎是一个月后才缓过神来,各地告急。按照正常思路,大错铸成,无论如何都该先控制源头,然而Mutti不,“没有上限”,她一再重申。德国再富裕,也不可能救助全世界的穷人——现在整个德国却正在做这样的事。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年底,将会有150w难民——实际上基本是非法移民进入德国,德国的遣返力度极为低下,难民申请家庭团聚却相当容易,保守估计,明年会有900w难民通过家庭团聚来到德国。我既不认为德国有1000w工作岗位虚位以待,也不觉得这些非法移民有福利不吃而去劳动。德国的难民待遇和失业救济优厚,简直优厚到让勤勤勉勉工作的人恨不得辞职吃福利的地步(家里人越多钱越多尤其孩子多的难民家庭,普通德国人却无法靠失业救济糊口)。对了,这只是今年难民及他们亲属的数量,明年还来150w呢,后年还来900w家属呢?毫无疑问,社会福利将会在短短几年内破产,当局欺骗德国人说这些劳动力将为他们挣出养老金,事实是如果不及时刹车修改难民政策,那么德国人的养老金很快就会被挥霍一空。《香水》中的加拉尔夫人努力赚钱,购买养老保险,希望临老能住上条件好的私立医院。结果她赶上大革命,养老保险作废,死在自己最害怕的公立医院的病床上,一张床上同时挤了4个垂死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