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开始前,先集中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读绘本?
一岁左右。早点读书讲故事对孩子语言发育有很大的好处,我大概10个月开始给小章鱼读绘本的,到一岁半的时候,她的词汇量已经超过100个,能说短语甚至短句了。但也不宜过早,最早8个月吧,8个月的宝宝能听懂很多话了。选择内容简单、画风简洁鲜明,语句短促、有力、重复、富有节奏感,可以亲子互动的故事书,比如上一篇推荐过的《连在一起》、《排队喽》、《碰碰脑门》、《顶顶鼻子》、《脸各种各样的脸》。
小小孩不喜欢听故事也是正常的,不必气馁。如果是15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给抚触书、洞洞书、感知书,让他自己翻,或者跟着在旁边讲解(这类书我以前也介绍过)。如果是大一点的宝宝,麻麻可以自己编点故事,不拘内容,天马行空,聊天的时候、坐车的时候、睡觉前,随时随地给他讲点,时间久了,宝宝自然会爱上麻麻讲的故事。
——
每天讲多长时间故事?
育儿专家建议每天至少至少15min。我以前微博说过,我们家每天要讲50+个故事,不是开玩笑的。小章鱼属于喜欢看书听故事的小盆友,麻麻大约每天给她讲2-3次(上午、下午、睡前),每次15-30min不等。爸爸在家的话还要多讲5-10本书吧。
——
亲子共读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保护眼睛。不要把书拿得离娃太近,也要及时纠正宝宝错误的看书姿势。
其次是爸爸妈妈讲故事的方式,一定要放开!语气要夸张,表情要丰富,语调要抑扬顿挫,不要在乎什么面子,要能演,要装可爱,为了装可爱台湾腔偶尔错别字都没关系。语气枯燥照本宣科宝宝一定不会喜欢听的,come
on baby调动你全身的演技。反正小章鱼太吃这套了,这货还知道哪本书谁演的比较好,指定爸爸讲或者麻麻演。
不要过分解读故事。更不要把故事书当考卷考孩子。
还有什么一时没想起来的下篇再补充吧。
我是五味太郎的脑残粉。数一数我们家目前有20本五味太郎的书,还有几本在海运的路上。
真的,不看五味太郎想不到童书、不对,是幼儿书籍也能这么好看,这么有趣。有趣有趣有趣,上一篇我就说过,童书最重要就是有趣了!五味太郎的书大多数都很精彩,许多结局出乎意料之外,看完不禁叹息:唉我的想象力都死到哪里去了!
由于五味太郎的书实在太多太杂,出版社也不同,挑选他的书有个小技巧,首选【猿渡静子】的翻译。猿渡静子是日本人,在日翻中的时候,对日语那种微妙的语气把握得很好,而且书中如果出现文字的时候,原本的日文字被翻译成汉字,会是以最还原的方式,比如原文是以毛笔写的,中文也是毛笔写的,颜色也好文字也好天衣无缝,我一开始甚至以为原作用的就是汉字。比如在《爸爸去哪儿了》这本书里格外明显。估计是在日本国内翻译,作者配合着画了汉字出来的吧。
其次选蒲蒲兰、信宜。再次就是脑残粉才会买了。
上图:小章鱼最喜欢的四本五味太郎,也是非套装书里最最喜欢的。如果五味太郎的书只能推荐3本的话,我会推荐这张照片里除了《圣诞节的礼物》外的三本。
《黄色的是蝴蝶》《爸爸去哪儿了》《从窗外送来的礼物》(趣味)猿渡静子译
放在一起说。都是好玩的洞洞书、翻翻书,每一次翻页都有惊喜在下一页等着你,作者心思精巧,令人佩服。具体故事内容我就不剧透了,讲了就不好玩了。《爸爸去哪儿了》创下半个月讲了200遍的记录,至今家里无书能破。总之强推。
缺点是小孩很喜欢抠洞洞,纸张又太薄,书籍容易损坏,不要给太小的宝宝。小章鱼14个月时候开始看的,失手撕坏过几页,一岁半左右就再也没弄坏过书了。
《圣诞节的礼物》(教养/趣味)
说老实话这本书创意一般,翻译一般,胜在内容温馨。去年圣诞有张照片很火,是一个日本小男孩临睡前给圣诞老人准备了牛奶、点心、驯鹿的胡萝卜,小清新的1B。这本书几乎讲了同样的故事,很细腻很温暖。对2岁以内的孩子来说,可能还不太懂得“回报”和“分享”,阅读此类绘本不失为一个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温柔对待别人的契机。
《小金鱼逃走了》《是谁吃掉的?》《藏在谁那了?》(认知/趣味)猿渡静子译
考眼力的“找找看”书籍,小金鱼比较简单,小章鱼1岁时候看,已经能靠自己把逃走的小金鱼都找出来了,每次找完都会露出特别得意特别骄傲的满足笑容:快表扬我啊人类!
《是谁吃掉的?》《藏在谁那了?》是一套,书皮扔了,正规书名好像是“宝宝创意大发现”。比小金鱼难很多。一岁半给的,至今有些难点还会找错。不过也因为小章鱼人很急躁,不愿意仔细找。对培养宝宝耐心可能有一点点帮助?【不。。。
《鲸鱼》(趣味)
也是小章鱼非常喜欢的一本,不能剧透系列,几乎每一幅画面都有彩蛋,结局令人吃惊。小宝宝能看懂,大孩子也会着迷,年龄跨度很大。遗憾的是翻译似乎有问题,语句不通顺。讲的时候对话都是我按照原意自由发挥着编的。
《爱睡觉的鲸鱼》(趣味)
悠闲自得、清新优美的绘本,没什么剧情,散文般的故事。小细节很多,但没有冲击性的彩蛋、令人恍然大悟的谜底。在五味太郎的作品里,可能属于“不太好看的”那种,不过与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比,仍属优秀。比如《小船的旅行》,其中遇到暴风雨、彩虹等段落和《爱睡觉的鲸鱼》似有相仿之处,前者虽竭力表现童趣,却有些用力过猛,不似五味太郎自然流畅,令读者嘴角常带温暖的笑容。
《巴士到站了》(认知/趣味)
有点“古怪”
的绘本,外婆第一次讲的时候抱怨“啥玩意咋连扫墓都有”。
通过一辆巴士每到一站、下车的乘客、公交站点附近的风情,渐渐展开一卷细腻生动的浮世绘,这样的立意,对童书来说,确实高深巧妙得有些“古怪”了。
类似的绘本不是没有,可五味太郎藏了多少想象力多少细节多少未尽的故事在每一幅画面里啊,何况这还是一本给低幼儿童的书【咦,我是不是买错年龄了——唔,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全年龄的,幼儿可以看,儿童可以看,大人也可以看。或许许多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座小城,是你我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曾坐着公交车走遍小城每一个角落:公园、菜市场、居民区、垃圾场。。。只不过这本书究竟是日本孩子的生活诗,对我们来说,熟悉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很日系的画面。
《小牛的春天》(趣味)猿渡静子译
五味太郎散文式绘本中最富有诗意的一本。寥寥几笔,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浓浓的诗意,浓浓的浪漫。小章鱼一岁多的时候读给她听,那时候还不怎么会说话,每当讲到:“花开了”,她就会像画面中的小孩那样挥舞着双手发出惊喜的“啊~啊~啊~啊~”
后来她长大了,会指出页面里每一个细节讲给我听,但我特别怀念她那可爱的“啊~”
ps这本书得过国际奖项,确实是西方人也会喜欢的类型。
《嗡嗡嗡》(趣味)
挺适合夏天讲的故事,如果宝宝有被咬蚊子包,那么这本书正好拿来解释和科普。坦白讲我是归纳为“不太好看系列”,比较对象仅为五味太郎其他作品。
《看,脱光光了》(认知/趣味)猿渡静子译
你们问我小章鱼怎么会知道小jj的,嗯,看这里看这里!
不得不佩服五味太郎,大到一座城市一片海洋,小到洗澡前淘气的小男孩一件一件把衣服脱光光,都能描写得绘声绘色,令人捧腹。小章鱼跟着学会了脱背心和袜子,每次洗澡还会大喊一声“脱光光喽”,真是寓教于乐。
《藏猫猫藏猫猫》(趣味)猿渡静子译
小孩子都喜欢躲猫猫,所以小孩子也会喜欢这本书吧。故事中出现的日本鬼有点难解释,我都是说大妖怪的。
《谁藏在那儿》(趣味)
《不要紧吧,小老鼠》(趣味)
《我说了吧》(认知/趣味)
《一起玩吧》(趣味)
四本一套,这个系列的特点是比较“冷”。冷幽默,需要自己回味和感受,比较难讲。比如《一起玩吧》,我第一遍看觉得莫名其妙的,小鸟不断追着长颈鹿说“一起玩吧”,长颈鹿各种拒绝各种躲藏。第二遍才反应过来,原来长颈鹿口嫌体正直,他和小鸟追逐躲藏的过程就是在“一起玩”。不过小孩的反应明显比我快,或者说笑点比我低,每本书的笑点小章鱼都能get到=
=
我们最喜欢《不要紧吧小老鼠》,有个小细节很有趣,每一次小老鼠发呆撞到别人,眼睛和动作都会变成他撞到的对象。有时候小章鱼摔跤或撞到,我们说:“不要紧吧小老鼠?”她立刻就会破涕为笑。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教养/趣味)
这本书要拎出来单独说。因为,小章鱼巨害怕这本书!!!
反省了下,大概是第一次讲的时候我关于“牙齿上有个洞 ”的表演太夸张了,给她造成了心理阴影?
鳄鱼和牙医的台词是一样的,整本书都是内心戏,真的很难演好嘛。。。只能慢慢给她做心理建设了。
PS个人很不喜欢中英双语的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