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2011-06-03 02:03:19)
标签:

杂谈

分类: 吃情记
上海的婚礼结束后,马不停蹄赶去武汉,呆了半个月。与第一次去武汉的惊鸿一瞥不同,这次且算有了些富余的时间,可以细细观察这个城市,玩玩乐乐、走走吃吃。在描述我眼中的武汉市容市貌前,还是先回答一下被问地最多的问题“吃豆皮了没有?”“吃热干面了没有?”“吃汽水粑粑了没有?”——开玩笑,像我这样好吃懒做的人,美食怎能放过!

第一次去武汉就特地跑户部巷朝过圣,然而网上一度流传的户部巷美食套图,很多糕点都没有看见。除了豆皮、瓦罐汤,基本上就是各地都有的小吃,什么油炸里脊、章鱼小丸子、芋头饼、田螺、小龙虾之类的。汽水粑粑即米耙——上海唤作米饭饼或米塌饼——户部巷压根就没有,只在餐馆见到,每餐必点,基本比较糟糕,一概齁甜齁甜的,再找不到记忆里那般米酒的浓香清甜。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旧年在户部巷吃到的豆皮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这一回耳目一新。老板娘热情地招呼说:不好吃不要钱。JJ先尝,一口下去,慢条斯理道,完了,这下得给钱了!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确实好吃,约是蛋皮、糯米都比较软糯的缘故,十分合我们胃口(之前对豆皮的印象就是好硬啊)。比较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一直以为豆皮是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的细点,谁知离开户部巷后,再也没有见过卖豆皮的了。
热腾腾的馄饨,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锅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怕有20年没看到过了,煤球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说到热干面,户部巷卖的铺子也不多,便去了老字号蔡林记。店内光线不好,照片洗出来一看都糊了,因此也没有热干面的片子。想起拍照时候注意到碗边挂了一条黑糊糊的芝麻酱,不大好看,镜头刻意避开。JJ嘲笑我说,这就是没吃过热干面了,正宗热干面必定要在碗边这么挂一下。

然而味道是真的不好——后来好多武汉人问我,热干面好吃么?一概这么回答。然后人们笑笑说,那是因为你没吃过好吃的热干面,然后老子就急了,md说到吃小吃个个推荐户部巷,完了又说户部巷的热干面不好吃,是要急死我怎的。问JJ,好吃的热干面在哪里?答曰:20年前小学门口。又问别人,答曰:不知道名字的小店里。

我勒个去!!!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户部巷的片子不多,还坐了轮渡——可能就是《水与火的缠绵》中,曾茫茫与高勇相遇的轮渡,当然没看到江豚

每天武昌汉口来来往往,经过二桥,有时会注意到武汉天地。恰好有个mm加我微博,在她的blog里发现一个看起来很合口味的店黄记煌三汁焖锅,就在武汉天地里,于是次日便拉JJ去了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店里环境不错,很多位置上还摆了ipad,好像是用来点菜的
干锅一直很爱吃,吃焖锅倒还是第一次。见那mm说辣地过瘾,可惜到了店里,一张桌子只有一个锅,便没能实现与JJ一人一锅的愿望,另外要了一碗辣椒酱。点菜后,服务员直接拿了口锅来,倒油炒菜,放入食材小炖,最后淋上酱汁焖烧。随着香味四溢,等待的过程变得益发漫长刺激,我们两个人四只眼睛死死盯着锅子,胃心深处那叫一个煎熬啊!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我们点了鮰鱼、牛蛙和去骨鸭掌,还有一些蔬菜。菜的份量比较少,两个人才勉强吃饱,人均却远远超过网上给出的价格。鸭掌不好吃,辣椒酱不辣,而鮰鱼吸饱了酱料,鲜嫩淋漓肥美多汁,必须大赞。
食毕又在武汉天地里转了一圈,喝了下午茶。显而易见的,这地和上海新天地一个主,连建筑风格都十分类似。图中的商店让我一下子想起以前新天地里陈逸飞的铺子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我对武汉的感觉笼统地描述一下,那就是灰蒙蒙的长江边、站在那些未开发的江滩上,眺望大桥二桥、轮船来来往往。还有池莉所告诉我的武汉人、吉庆街、鸭脖子。角角落落都散发着小资调调的武汉天地与我心目中充满市井气息的武汉是这样格格不入——“呸,谁说武汉市井,武汉可小资了!”JJ愤愤道。拜托,市井又不是说坏话,小资又不是什么好词汇,我白他一眼。后来听说最小资的地方还在水果湖西北湖一带,等我们路过水果湖的时候一圈都在拆啊造啊,什么都没看见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真的没有在武汉的感觉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临走时发现的,一块漂亮的老招牌,掩映在爬山虎中
吃在武汉——户部巷/武汉天地

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