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磨星期天——Museum Brandhorst

标签:
文化 |
分类: 关于慕尼黑的一切 |
星期天是参观美术馆的好日子。
因为门票只要一块钱。
隐约记得前两年美术馆在星期天完全是免费的——不过前两年我还是学生,凭美院的学生证所有美术馆随便什么时候去都不要钱,包括门票很贵的Haus
der Kunst(没有周日折扣,自从毕业后,几乎就没去过了,实在看不起)
Museum
Brandhorst位于新美术馆后面,属于摩登美术馆之一,是一座私人博物馆,09年才开放。话说之前看它建造了好些年,打一开始就这五彩缤纷的模样,直到开放后很久,我都以为是脚手架还没拆走。

近看是这样的,恨不得把自己的头也挪个位置
半卷iso400趴体没用掉,烈日下是这么个惨不忍睹的颗粒
——尽管大家都很期待哈苏,但现在只能挪用一位刚买莱卡的哥们的话说:我感觉自己配不上那高级玩意!
连x700都驾驭不了。这星期一共洗了6卷,4个字:惨不忍睹
本篇都是x700拍、v500扫的,屎得很,作为叙事,看个意思就是了。。。
说到这个博物馆,不得不想起开元一个很有才的ons帖子“Museum
Brandhorst是慕尼黑今年刚开放的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上次去参观的时候发现1.
etage的电影播放间旁边有一个卫生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砖瓦白净,而且是全封闭,且不分男女的一间独立卫生间。如果有女生想亲身体验一下在拥挤的人群隔壁,在高雅的艺术旁边,在封闭狭小但卫生整洁的空间里进行一次刺激的ONS,本人愿意献身陪伴。”
那小子约的是星期天,说自己会出门票钱。日
这几日慕尼黑出奇好天气,十二三度,艳日高照。
顺着日光的痕迹,在二楼找到这么一个歇脚的所在
整面墙都是窗,正对老美术馆
左侧是新美术馆,右边好像是什么图书馆
视野绝佳
比起新美术馆、摩登美术馆,我更愿意一遍一遍浏览老美术馆,浏览鲁本斯和丢勒。
曾经数次对着《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掉眼泪,纯粹是给震撼的。
我对现代艺术的评价其实同不学画的人一样,经常就是三个字:看不懂
现代艺术不像古典主义绘画、工笔画那么容易判断高下,高度的自由也势必会有许多无意义的劣作得以混淆观众的视听
太多艺术品,需要加倍的耐心,加倍的宽容,极高的自身修养,与极佳的艺术触觉去理解
可惜我不是有耐心的人,加上自身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干脆去喜欢简单直白的东西,不必太费脑子同艺术家较劲,轻易就可以捕捉到作者的情绪——比如这个娃娃,我看见一个少女抱着一个婴儿站在它前面,婴儿伸出手,试图触摸它,少女、婴儿、娃娃都挂着笑容,作品的名字叫做“amore”
新美术馆里也有这个维纳斯,不知道是搬过来的,还是另一件作品
日光落满空阔的美术馆,空阔的房间,空阔的绘画,看书的少女,这是比墙上的画更吸引我的画面
可惜扫描的时候出现了暗角
这样的玫瑰系列,占了3个展厅。。。
最后的晚餐
JJ童鞋在看的这幅作品,其实是一块铁片,上面的花纹是自然生锈形成的
好喜欢这幅:幽灵船。果然我还是阴暗系的!
同时Museum
Brandhorst有一个毕加索图书展,不允许照相。没有大件油画,只有小漫画、随手的涂鸦,于是更为可亲,那些雀跃的想象力、对生命的热情、荒诞古怪的念头,隔了这么多年,仍然能从纸上那寥寥几笔直接跃入观众的脑海,无法不感慨,毕加索这老头儿实在太好玩了!
隔天又去Kunsthalle,看了一个伊斯兰主题的展览。展览展出的是从18世纪末直到20世纪二战前,欧洲艺术家笔下的伊斯兰世界,中东、北非,油画、雕塑、水彩,以及一部介绍欧洲对伊斯兰国家侵略史的纪录片。刚开始不几天,恰逢埃及政变,因此参观的人格外多。展览美极了,往往凝视一副画很久,走到下一个展厅,过一会又折回去,就这样在一个个展厅间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
kunsthalle也是不允许照相的,墙裂推荐这个展览给在慕尼黑的童鞋,成人票10块,星期天没有特价,星期一半价,打折万岁!
前一篇:兔爷您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