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城市1

标签:
慕尼黑 |
分类: 关于慕尼黑的一切 |
如果说和我刚来慕尼黑相比,这城市有什么重大变化的话,大约是圣母教堂的尖塔,这两年才开始装修的。不过看着也就习惯了,这一装修,没个十几几十年打不住——科隆大教堂修了几百年了,据说还会再修一百多年

从哥特式市政厅塔顶望出去,广场边的房子真跟积木一样,这天天气无比好,还能望见隐约的阿尔卑斯山。

另一侧是皇宫,泰阿廷讷大街,右上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英国公园

关于这座城市的照片,分2次拍的。这是之前用丫鬟镜头守的黄昏,当时还不大会调光圈,都是最大光圈模糊地晃来晃去
某条后巷,我多么喜欢这条巷子

另一条

市中心地铁站出来,这位钢琴哥每周都来开几次独奏会,有一次正讨论琴是怎么运来的呢,就看见一辆货车缓缓停到钢琴边。说实话哥们弹地真一般。广场周围的熟面孔还有南美打击乐、蒙古马头琴、几支小的交响乐队等等。我表示羡慕,画画的往街头一蹲,就跟民工似的

某个橱窗,太喜欢这几条链子,忍不住拍下来

下面我们来到慕尼黑最漂亮的农贸市场——维多利亚集市,又称牛市。会不会想起斯卡保罗集市这首歌?
这里主要卖花、蔬菜、奶酪、禽蛋、葡萄酒、蜂蜜果酱、农副装饰品。。。再一次强调,这是慕尼黑最漂亮的市场,闻不到任何臭味、腐败味,满眼只有美丽的色彩

不到这里没觉得德国蔬果丰富,尤其渐渐入冬,菜篮子里基本就指着大白菜和白萝卜过了。
但我不会奢侈到在维多利亚集市买东西,这里的蔬菜就一个字:贵!都是些数十数百年的老铺了,且大多由慕尼黑本地农民自产自销——德国产的蔬果比西班牙、意大利产的贵;巴伐利亚产的蔬果比德国其他地区贵;慕尼黑本地农货又比巴伐利亚其他地方贵,在这里买一棵菜的价钱,超市里至少能买3棵

干果、蜜饯也很丰富,几个土耳其摊位还出售《感官回忆录》里提到过的土耳其香胶

葡萄酒是我的大爱,尤其德国产和意大利产的——法国酒奥妙太多,搞不太清楚。德国莱茵黑森一带的雷司令、伍腾堡的红酒都很不错

牛出没注意——显然这是卖奶酪的店铺。对很多人来说或许那些发了霉的奶制品奇臭无比,我却喜欢蹲在角落里贪恋地呼吸- -

农副装饰品店——其实这间铺子主要卖菌菇,可以在这里买到非常新鲜的夏松露,价格也没有黑白松露那么昂贵。

记得我的小松鼠吗?我又发现了她的萌版兄弟姐妹,这些开花的草杆子太萌了,看起来毛茸茸的,真想在家里摆一溜


蜂蜜店门口的大蜜蜂


穿民族装的老爷爷。我曾想买这么顶帽子送我爷爷,在国内戴很神经吧。。。

之后,去英国公园逛了一圈。同帕森霍芬的景色一样,一片金红色。
远处小宝宝那个小短腿什么的太萌了啊

看见朋友拍英国公园拍地贼美,于是也跟风。人家黄昏去的,我正午大太阳去的,杯具了。拍照这事,还得起早贪黑

数不清的野鸭在草地上觅食。看见它们,我脑子中只有两个字在闪:爆菊。你们懂的
当然,在德国抓野鸭回去爆菊会被遣返的

最后,美好的小溪
有空第二季,不过天气又不给力了

前一篇:万圣节的小故事
后一篇:童年僵尸——走进玩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