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也吃米其林(巴黎书补遗)

标签:
巴黎米其林美食 |
分类: 流浪在欧洲 |
因为需要这篇东西,仔细地找了半天,发现十篇巴黎书里,居然真的忘记收录这一篇食记了
我没有看错吧。。。
虽然大概都在天涯看过了。补上先
- 穷人也吃米其林
一直没闹明白,一产轮胎的怎么就成了权威美食圣经?好吧我太土,曾经以为餐馆就是以价钱分等级的——不过看看米其林餐厅的价目表,好像也差不多是这样。
五年前背包法国的时候,一截长棍、一只土耳其肉夹馍,已是一餐。年纪渐长,渐渐耽迷口腹之欲,对料理鼠王中出现过的巴黎美食向往不已。税后2000欧左右大约是西欧国家普通工资水准,人均200欧以上的米其林高级餐厅花费并非工薪阶层寻常舍得的奢侈。好在还有轮胎人推荐餐厅知道照顾囊中羞涩的穷人,轮胎人推荐都是套餐价格不超过35欧元、便宜大碗又美味的市民餐厅,巴黎城里散落着无数,其中“Cafe des Musees”许多中文网志、BBS包括穷游都有推荐。
Cafe des Musees坐落在玛黑区的一座小博物馆边,距离毕加索不远。我们寻摸到毕加索馆外,发现果真闭加锁,谢客至2012年,莫非正把画运上船呢?
往南走不到5分钟就能找到Cafe des Musees,虽然它叫Cafe,显然所有人都是去吃饭的,午市时分,食客盈门,地方不大,装潢普通,同街面上的咖啡馆并没有什么区别。法文餐单写的天花乱坠,虽然有字典在手,依然辨认得十分吃力,只得叫套餐——午市套餐13块钱,前餐和主菜两道,果然便宜。

这天的前餐是切地薄薄的Salami香肠配哈密瓜和色拉——典型意大利做法。Salami是生肠,经由发酵,已吃不出生肉味儿。摆盘很不好看,不过总不能要求又便宜,又有创意吧?究竟是家常馆子。Salami咸,哈密瓜甜,夹在一起十分开胃。在德国奥地利也有类似的色拉,我特别喜欢火腿配哈密瓜片、淋上一层酸奶油的吃法。

另外单点了一款前菜,苹果白兰地肥肝酱,7块左右。端上桌一看,实诚的一盘子,除了肥肝,还有煎面包片、新鲜色拉、泡菜和一瓦罐酸黄瓜。肥肝看起来依然不怎么有食欲,空口吃闷地慌,抹一点在面包片上,就着酸黄瓜解腻——竟爱上了法国的酸黄瓜,相比德国酸黄瓜,法国的更脆也更酸,同四川泡菜的口感非常类似。

主菜是大名鼎鼎的油封鸭腿,法国南部古典料理,据说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把肉类封存在油脂里,这样可以保存一年之久。做法比较简单,完全可以DIY:鸭腿抹上海盐,腌两天,随后整个浸没在鸭油中,待鸭油凝固,室温或入冰箱储存,随吃随挖,煎黄即可。难就难在鸭油难搞,许多餐厅就用橄榄油敷衍了事。煎好的 鸭腿外酥里嫩,鸭皮松脆,鸭肉柔滑。配菜是鹰嘴豆——波斯爱经里有个男人吃了鹰嘴豆,一夜之间消灭80个处女。。。好吧,黄色小说不可信——鹰嘴豆煮烂, 用奶油和调料打滑,口感像是不均匀的土豆泥。身旁也看见法国人拿它抹面包吃。
量很足,盘子堆了一桌。没有另外叫甜点,以浓缩咖啡收尾。两个人两份套餐、单点的前菜、饮料、咖啡、加上小费一共40块,吃得脑满肠肥。这在米其林一星只够一份午市套餐的价钱。
西欧的自来水大多来自高山,可以直接饮用。维也纳人风趣地称他们的自来水为“山泉”。法国餐馆和咖啡馆在你落座以后,会主动送上一壶,不另外点饮料也没有关系。而在德国,虽然自来水也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你若是管餐馆要,必遭白眼。

邻桌坐一风度翩翩的老男人:黑框眼镜、打着围巾、九分裤、一身都是蓝色系,长得未免也太像多米尼克了吧!整顿饭我们都在猜他是不是本尊。偷拍已不道德,都偷拍了还没拍到正面更说不去了。。。

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在小b小b的帖子里出现过,以新鲜海货闻名。当时人在荣军院,左侧是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右侧是Auguste,两间都是米其林一星,他想吃淡菜,于是选择前者,结果人家说,我们没有淡菜——大概是材料太便宜普通,不稀罕 吧。。。

小店坐落在铁塔区,我非常喜欢这条街道,清爽、狭窄,街面上没什么人,房子都跟画上似的。可以径直望见半截铁塔尖,有时候被烟囱和房顶挡住,若隐若现,一拐弯,它又出现在眼前,像正在勾引你的姑娘,一会露胸脯,一会露大腿,就是看不全。

看风景与被人当作风景。你会坐景点马车吗?
店子很好找,确实小得可怜,现在是夏季,门口还能放多三张座,店里八张,桌椅之间零距离,进出都很“赵老湿”。午市无人,我们坐地挺舒坦,不知道夜里就餐的人会不会挤怀孕。

赠送的开胃小菜同小b小b同志吃到的似乎是同一件东西,咸咸的奶油酱,覆盖着火腿与鱼肉末。奶油酱里混有烘干的面包屑,沙粒似的口感,很不喜欢(白送的你还嫌弃。。。)

JJ的前餐是龙虾卷、搭配一杯色拉粒,油炸的手法比较简单,胜在龙虾肉鲜嫩饱满,沾着果味清香的酱汁,顿时令人产生身处南太平洋的幻觉。

我的前菜还是tartare——不过是鱼的tartare。马丁尼杯子捧来,第一层是打成泡的奶油酱,第二层是生鱼肉末混合生蚝末,底下是黑鱼子,顶部饰有薄荷叶和几片黑松露,材料是下本钱,可是味道不给劲啊,我一印象派的你给我上野兽派。。。另外配了小片黄油烘的面包屑饼干,不说它了。

JJ的主菜是他最喜欢的鲷鱼排——看看,在家也吃,旅游也吃,回国倒不吃了,国内有的是好吃的鱼。鱼排有我寻常买的鲷鱼两条叠在一起那么厚,嫩地像loli的脸颊。表面的酱汁有点日本照烧酱的意思——不奇怪,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有日本小妞,Cafe des Musees的厨子也有一个日本人。蔬菜和绞肉(可能是猪肉加鱼肉)的混合物垫底。
我的主菜——谁能告诉我这是啥鱼?这事整的。。。菜谱里我就看懂鲷鱼、龙虾和tartare(难怪你点这些。。。)侍者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解释了很久—— 我们俩都没听懂,但都面带微笑若有所思地颔首以示明白——输阵不输人啊!红色的鱼片,必须用四个烂大街的字形容:入口即化——基本上还没品出什么味儿来它 就“刺溜”一下滑去胃里了-_-||垫底的蔬菜粒口感清淡,太清淡了——我口重,不给力。唯一例外的是置顶的煎火腿片,又太咸——或许是不懂得欣赏,我很少把火腿煎来吃,总觉得煎过那味忒齁,掩盖了火腿虚弱的鲜美(为毛是虚弱的。。。)

同Cafe des Musees的便宜大碗相比,看着量小,竟然也把我们吃撑了(尤其我刚吃了一袋马卡龙)。谢绝甜点,只要了咖啡,杯子忒眼熟,才发现它家瓷器同 dallmayr一样,使的都是Villeroy & Boch。看着把柄很有意思,其实咯手,前几天打折好像卖7块来着(我是小农的打折控~)送两块很腻的黄油饼干。

两道前菜加两道主菜加葡萄酒、咖啡、小费,够吃Cafe des Musees四次,顿感心中一痛。。。这事绝不能换算成RMB,换算成RMB我会死去活来的。JJ说瞅瞅你那点出息,没吃过好东西!
因为看不懂菜单,所点的菜并不那么给力,但是对比在慕尼黑吃过的一星,不得不说一星与一星之间的差距,那是相当相当大啊!而且在慕尼黑一星的花费,光一个人就把这顿给顶了。每次翻阅米其林我都替编辑感到痛苦,竟然能在慕尼黑勉强选出2间2星。。。这一轮吃下来,您还有鉴赏力吗?
我没有看错吧。。。

虽然大概都在天涯看过了。补上先
- 穷人也吃米其林
一直没闹明白,一产轮胎的怎么就成了权威美食圣经?好吧我太土,曾经以为餐馆就是以价钱分等级的——不过看看米其林餐厅的价目表,好像也差不多是这样。
五年前背包法国的时候,一截长棍、一只土耳其肉夹馍,已是一餐。年纪渐长,渐渐耽迷口腹之欲,对料理鼠王中出现过的巴黎美食向往不已。税后2000欧左右大约是西欧国家普通工资水准,人均200欧以上的米其林高级餐厅花费并非工薪阶层寻常舍得的奢侈。好在还有轮胎人推荐餐厅知道照顾囊中羞涩的穷人,轮胎人推荐都是套餐价格不超过35欧元、便宜大碗又美味的市民餐厅,巴黎城里散落着无数,其中“Cafe des Musees”许多中文网志、BBS包括穷游都有推荐。
Cafe des Musees坐落在玛黑区的一座小博物馆边,距离毕加索不远。我们寻摸到毕加索馆外,发现果真闭加锁,谢客至2012年,莫非正把画运上船呢?

往南走不到5分钟就能找到Cafe des Musees,虽然它叫Cafe,显然所有人都是去吃饭的,午市时分,食客盈门,地方不大,装潢普通,同街面上的咖啡馆并没有什么区别。法文餐单写的天花乱坠,虽然有字典在手,依然辨认得十分吃力,只得叫套餐——午市套餐13块钱,前餐和主菜两道,果然便宜。

这天的前餐是切地薄薄的Salami香肠配哈密瓜和色拉——典型意大利做法。Salami是生肠,经由发酵,已吃不出生肉味儿。摆盘很不好看,不过总不能要求又便宜,又有创意吧?究竟是家常馆子。Salami咸,哈密瓜甜,夹在一起十分开胃。在德国奥地利也有类似的色拉,我特别喜欢火腿配哈密瓜片、淋上一层酸奶油的吃法。

另外单点了一款前菜,苹果白兰地肥肝酱,7块左右。端上桌一看,实诚的一盘子,除了肥肝,还有煎面包片、新鲜色拉、泡菜和一瓦罐酸黄瓜。肥肝看起来依然不怎么有食欲,空口吃闷地慌,抹一点在面包片上,就着酸黄瓜解腻——竟爱上了法国的酸黄瓜,相比德国酸黄瓜,法国的更脆也更酸,同四川泡菜的口感非常类似。

主菜是大名鼎鼎的油封鸭腿,法国南部古典料理,据说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把肉类封存在油脂里,这样可以保存一年之久。做法比较简单,完全可以DIY:鸭腿抹上海盐,腌两天,随后整个浸没在鸭油中,待鸭油凝固,室温或入冰箱储存,随吃随挖,煎黄即可。难就难在鸭油难搞,许多餐厅就用橄榄油敷衍了事。煎好的 鸭腿外酥里嫩,鸭皮松脆,鸭肉柔滑。配菜是鹰嘴豆——波斯爱经里有个男人吃了鹰嘴豆,一夜之间消灭80个处女。。。好吧,黄色小说不可信——鹰嘴豆煮烂, 用奶油和调料打滑,口感像是不均匀的土豆泥。身旁也看见法国人拿它抹面包吃。

量很足,盘子堆了一桌。没有另外叫甜点,以浓缩咖啡收尾。两个人两份套餐、单点的前菜、饮料、咖啡、加上小费一共40块,吃得脑满肠肥。这在米其林一星只够一份午市套餐的价钱。
西欧的自来水大多来自高山,可以直接饮用。维也纳人风趣地称他们的自来水为“山泉”。法国餐馆和咖啡馆在你落座以后,会主动送上一壶,不另外点饮料也没有关系。而在德国,虽然自来水也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你若是管餐馆要,必遭白眼。

邻桌坐一风度翩翩的老男人:黑框眼镜、打着围巾、九分裤、一身都是蓝色系,长得未免也太像多米尼克了吧!整顿饭我们都在猜他是不是本尊。偷拍已不道德,都偷拍了还没拍到正面更说不去了。。。

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在小b小b的帖子里出现过,以新鲜海货闻名。当时人在荣军院,左侧是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右侧是Auguste,两间都是米其林一星,他想吃淡菜,于是选择前者,结果人家说,我们没有淡菜——大概是材料太便宜普通,不稀罕 吧。。。

小店坐落在铁塔区,我非常喜欢这条街道,清爽、狭窄,街面上没什么人,房子都跟画上似的。可以径直望见半截铁塔尖,有时候被烟囱和房顶挡住,若隐若现,一拐弯,它又出现在眼前,像正在勾引你的姑娘,一会露胸脯,一会露大腿,就是看不全。

看风景与被人当作风景。你会坐景点马车吗?

店子很好找,确实小得可怜,现在是夏季,门口还能放多三张座,店里八张,桌椅之间零距离,进出都很“赵老湿”。午市无人,我们坐地挺舒坦,不知道夜里就餐的人会不会挤怀孕。

赠送的开胃小菜同小b小b同志吃到的似乎是同一件东西,咸咸的奶油酱,覆盖着火腿与鱼肉末。奶油酱里混有烘干的面包屑,沙粒似的口感,很不喜欢(白送的你还嫌弃。。。)

JJ的前餐是龙虾卷、搭配一杯色拉粒,油炸的手法比较简单,胜在龙虾肉鲜嫩饱满,沾着果味清香的酱汁,顿时令人产生身处南太平洋的幻觉。

我的前菜还是tartare——不过是鱼的tartare。马丁尼杯子捧来,第一层是打成泡的奶油酱,第二层是生鱼肉末混合生蚝末,底下是黑鱼子,顶部饰有薄荷叶和几片黑松露,材料是下本钱,可是味道不给劲啊,我一印象派的你给我上野兽派。。。另外配了小片黄油烘的面包屑饼干,不说它了。

JJ的主菜是他最喜欢的鲷鱼排——看看,在家也吃,旅游也吃,回国倒不吃了,国内有的是好吃的鱼。鱼排有我寻常买的鲷鱼两条叠在一起那么厚,嫩地像loli的脸颊。表面的酱汁有点日本照烧酱的意思——不奇怪,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有日本小妞,Cafe des Musees的厨子也有一个日本人。蔬菜和绞肉(可能是猪肉加鱼肉)的混合物垫底。

我的主菜——谁能告诉我这是啥鱼?这事整的。。。菜谱里我就看懂鲷鱼、龙虾和tartare(难怪你点这些。。。)侍者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解释了很久—— 我们俩都没听懂,但都面带微笑若有所思地颔首以示明白——输阵不输人啊!红色的鱼片,必须用四个烂大街的字形容:入口即化——基本上还没品出什么味儿来它 就“刺溜”一下滑去胃里了-_-||垫底的蔬菜粒口感清淡,太清淡了——我口重,不给力。唯一例外的是置顶的煎火腿片,又太咸——或许是不懂得欣赏,我很少把火腿煎来吃,总觉得煎过那味忒齁,掩盖了火腿虚弱的鲜美(为毛是虚弱的。。。)

同Cafe des Musees的便宜大碗相比,看着量小,竟然也把我们吃撑了(尤其我刚吃了一袋马卡龙)。谢绝甜点,只要了咖啡,杯子忒眼熟,才发现它家瓷器同 dallmayr一样,使的都是Villeroy & Boch。看着把柄很有意思,其实咯手,前几天打折好像卖7块来着(我是小农的打折控~)送两块很腻的黄油饼干。

两道前菜加两道主菜加葡萄酒、咖啡、小费,够吃Cafe des Musees四次,顿感心中一痛。。。这事绝不能换算成RMB,换算成RMB我会死去活来的。JJ说瞅瞅你那点出息,没吃过好东西!
因为看不懂菜单,所点的菜并不那么给力,但是对比在慕尼黑吃过的一星,不得不说一星与一星之间的差距,那是相当相当大啊!而且在慕尼黑一星的花费,光一个人就把这顿给顶了。每次翻阅米其林我都替编辑感到痛苦,竟然能在慕尼黑勉强选出2间2星。。。这一轮吃下来,您还有鉴赏力吗?
前一篇: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