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情商与品行,有许多方法,不过现阶段最流行的是两种倾向。一种是严父慈母型的,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广泛,为什么这种方法比较多呢?这和人性的遗传性和存在性有关,因为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更显得温柔和细心,所以脾气一般要好于男性。二是女性对子女付出的成本大,从理性上来说,付出成本越多,越会珍惜,所以爱子之心越重,尤其是情感性较重的女性。
慈父严母型的在现实生活中少见,但这种方式很重要,这种方式少见是因为缺贬遗传性和存在性支撑。但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子女很少出现问题。所以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导师赞成这种方式。
我认为,用何种方式教育子女,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第一,要看遗传性,子女的性格有一定程度遗传于父母的性格,具体遗传于母亲的性格还是父亲的性格,或者是综合性的,遗传量的多少,或变性。这个不是必然的,是概率性的问题,概率性的东西是神秘的。李玫瑾教授也承认有遗传性。在医学界,疾病的遗传性已为人们所公认,但是在心理学界,对遗传有争议,尤其是行为主义学者和唯物论者更是否定遗传性。是否有遗传性,精英们是深暗之道的,只可惜无知者。
再一个要看子女存在的环境,孩子受环境的影响,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孩子性格和情商的形成重要阶段在0-7岁。弗洛伊德强调这一点,现在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公认这一点,只可怜我们愚昧者没能早明白这一点。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千万注意孩子是否有我们自身性格缺陷,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形成比我们更严重的性格和情商缺陷。教育孩子,就好比我们种菜,我们种菜就得弄清土壤的情况,种子的情况,再因况施肥。对性格懦弱的孩子要培坚强的性格,对自私自利的孩子要给于惩罚,如何运用赞美和惩罚要根据具体情况,一个要根据情境,二个要根据自身的情状。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