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的好心态
(2009-08-18 21:57:53)
标签:
成长日志育儿育儿经早教全职妈妈心态 |
分类: 妈妈育儿经 |
这天在家抽空看了看电影,讲的是一个外国媳妇和中国婆婆的事情。其中有一个片断,让我印象特别深。中国婆婆想带孙子,凡是亲力亲为,外国媳妇却不“领情”,一定要自己带。于是,婆媳大战开始了。当儿子和老公的那个男人自然成了女人们的倾诉对象。
婆婆跟儿子说:“你那媳妇不会带孩子,我帮忙她还抱怨,好像我抢她孩子似的”
妻子跟儿子说:“你妈妈已经在抚养你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来剥夺我的快乐?”
突然好佩服这个妈妈的心态。
好多朋友跟我说,生完小孩子,就让老人带嘛。其中有无可奈何的(要上班),也有存心不爱带孩子的。
当然,这是各人选择的问题。可是,这其中妈妈们的心态,对于孩子的未来,却有着极大的影响。
我很佩服的一位妈妈,就是我的同胞妹妹。
她是一位初中老师,宝宝只比我家吉米大四个月。早上上班要六点钟起床,晚上有时要八点钟才能回到家。
但无论多辛苦,妹妹都坚持晚上自己带孩子,从来不依靠家里的老人。
有时,她顶着熊猫眼出现,就知道她宝宝晚上闹啦;她精神好,就知道她宝宝晚上睡好了。
她说她享受着这个过程。这样快乐的心态,让他的宝宝心理发育非常成熟。
爸爸妈妈出门去上班,他从来不会大哭大闹,反而会在门口稳重的道别。
我常想,那是因为他的心理觉得安全极了,他知道,爸爸妈妈的爱是从来不变的。
我的一个朋友,家里条件好极了。自己做全职妈妈,家里住着家婆,妈妈也经常跑去,还请一个住家阿姨。
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我朋友说她乐得清闲。经常出去看电影逛街,或者去喝咖啡聊天小资一下。
她常劝我孩子自己会长大,不用那么挂心的,让老人带着就好了。
可我看到她的孩子,一岁半了,不爱走路,出门总让老人抱着。
她自己带着孩子的时候更恐怖,小宝宝稍有不合她意,便大声喝斥他。
他的宝宝看到陌生人没有笑容,更别说打招呼。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自信与天真。
我为她的宝宝感到担心极了。未来的社会里,他要怎么去跟别人竞争呢?
我想,做妈妈,就要准备好自己的心态。
虽然,妈妈不是一辈子围着孩子转,但是,却要懂得抓紧宝宝成长的每一分一秒,享受这其中的快乐。
因为,这个时间,这个机会,在这个孩子身上,只有一次而已。
中国的社会现状使得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老一代,自己去社会上拼搏。
可是,孩子们的心里的父母位置的缺失,是永远不能弥补的。
前段日子有位朋友来我家坐。她用了N万把她的小孩子放进了这边最牛的幼儿园小小班里全托。
她用自豪的语气说着,我却一脸迷茫。
那个才两岁的宝宝,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且一周才能见到父母亲,该多可怜啊。
美国曾经有一个调查,全托的孩子虽然行为上独立,但在未来发展中,普遍会产生情感冷漠或者离婚率高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在这些全托的孩子成人以后才被发现。
为时已晚了。
所以,当旁人建议我把小吉米送去全托,或者让我把他长期寄放在老人家里时,我都婉言拒绝了。
虽然每天全职妈妈、兼职工作的生活很辛苦,但我看着吉米的成长,自己都觉得欣慰。
小吉米一岁会自己吃饭、配合穿衣;
一岁两个月开始能自己睡觉不需要妈妈在旁陪同;
一岁三个月能清楚地指认家人,并说出家人的称呼;
一岁四个月能懂得分析旁人的情绪,给予关怀;
一岁五个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吃东西时先分享给他人,最后才给自己;
一岁半已能自己阅读绘本并指认其中的东西;
并且,已经跟着爸爸妈妈走遍了三个省,二十多个地区和城市。
不是没有钱送吉米去全托,而是要把母亲的责任进行到底。
不是没有老人带吉米,而是想亲身经历这抚养的艰辛与快乐。
不是没有机会丢开宝宝去享乐,而是因为宝宝在身边,看到了生活更美的地方。
每天,和宝宝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绝不让宝宝做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绝不对宝宝说,因为你,妈妈享乐没有了,事业没有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
告诉宝宝,因为你妈妈变得更好了。
这是不是就是做妈妈的好心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