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似乎与童子的题材较上劲了哈,连发几篇博客的题材里面都有童子,呵呵。
前些天独自驱车百余公里,去拜访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在他家里看了几个工料开门的到代玉件,琢磨着想弄俩回来把玩把玩。老友说,现在他一家人衣食无忧,自己也就这点爱好,所以不想出货。我见朋友这么说,也就不好意思再说啥了。在朋友家呆了一整天,看了不少精彩的藏品。次日,朋友见我千里走单骑而来,两手空空回去,似有不妥,就拿出这件明代和田白玉圆雕执莲童子,说,没多久前收的,和田白玉,白度颇佳,玉质油润细腻,但有点小毛病。开门的东西难找,价钱也不太便宜,如果喜欢,这个拿去玩。我二话没说,立即揣兜里,付钱,嘿嘿,总算有个东西可以折腾两天了。
明代玉器造型粗犷,多采用镂雕的处理方式,线条刚进利落,棱角分明,阴刻线宽深粗放,边棱锋利,槽地砣痕明显,过线有岐出现象,一般不清底。执莲童子这类题材最早出现在宋,有执莲花或持荷叶的,也有拿莲蓬的,寓意“莲花生子”和“莲生贵子”。明代童子的特点为“粗大明”,蒜头鼻、三角头,眼眶较大,嘴角往上翘作微笑状,衣服和发髻等生猛粗犷。自宋始,元明清和当代类似题材的雕件都比较多见。
回家后,上手看,这个执莲童子雕件玉质油润,质地细腻,色如凝脂,可以算的上和田白玉料,面部和衣纹线条简洁流畅,力道十足,单手执莲,莲茎绕肩,整体造型浑朴稚拙,形象生动飘逸,天真烂熳。这物件的优点是典型开门,包浆完整,有土沁和水沁可以盘玩,对于学习了解明代的雕工和风化有借鉴作用,缺点是有一条比较大的格。。。
http://s9/middle/5e8d0355tb35a5f63de18&690
http://s16/middle/5e8d0355tb35a6075941f&690
http://s4/middle/5e8d0355tb35a60e04ac3&690
http://s15/middle/5e8d0355tb35a6168c60e&690
http://s15/middle/5e8d0355t7855d699cbae&690
http://s16/middle/5e8d0355t7855d6b0b43f&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