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展老科协工作的几点体会

(2014-01-07 08:34:14)
标签:

老科协

工作体会

杨光安

杂谈

分类: 老科协

开展老科协工作的几点体会

 

东辽县老科协农业分会  杨光安

 

 

我是200510月在东辽县农业总站退休的,2006年开始担任老科协农业分会的秘书长,到今年已经8年了!8年来,在市县老科协的领导下,在县农业局和农业总站的支持下,我和农业战线的老科技工作者一道,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式农民、建设新农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点成绩,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总结这8年的工作,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老科协工作必须抓好家的建设

老科协是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必须有个家。20067月,在县老科协和农业局的支持下,我们建立了农业分会。为了发挥这个组织的作用,我首先抓了家的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实现了十有建设:有组织,有人员,有办公室,有活动室,有简报,有墙板,有电脑,有博客,有档案,有展览。农业分会没有一分钱经费,十有建设如何实现?一靠各级领导支持,二靠老科技工作者的奉献。我把老科协的家安在县农业总站,利用总站的小会议室作活动室,利用我在职时的办公室作展览室,推选农业总站的站长任农业分会副会长,这样,办公、活动、吃饭、用车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了支持和鼓励我的工作,市老科协还把一台电脑送给农业分会使用。

二、农业分会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民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农业是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的大舞台!8年来,我组织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坚持为三农服务,实现了十子登科:1科技培训:共为市县乡村各级培训班讲课21次,直接培训干部和农民1600人次。2科技推广:主持推广赤眼蜂防螟和农田灭鼠110万亩,挽回损失粮食2680万公斤,增收2680万元。3、科技咨询:创办了农业专家诊所,每年义务为农民诊断病虫害达数百人次。4科技下乡8年参加12次送科技下乡,4次科普大集,先后到云顶、安慈、德忠、凌镇等村现场讲课,2012年在12个乡镇为农民讲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5科技建议: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8年共提出21项科技建议。如:2009年提出“关于防治稻水象甲的紧急建议”;2012年提出“关于防治粘虫的紧急建议”;2013年提出“当前春耕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难题及建议”,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采纳。6科普文章:共在报刊和网站发表25篇,其中在辽源农网发表8篇,辽源心理网3篇,辽源日报发表5篇,在中国老科协的《今日科苑》发表3篇。7科普展览:我退休后编了《植保文选》、《人生寄语》、《诗画选辑》等7本书,画了600多幅钢笔画,拍了3000余张纪实照片,举行了15次展览活动,观众达5000余人。8科学研究:建立了有害生物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植保问题进行研究。9科技典型:农业分会先后树立了6个先进典型,如为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追踪植物杀手豚草的朝鲜族老人尹富校;二次创业、承包大棚培育花苗,为东辽县城绿化和美化做出突出贡献的董文霞,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10科普宣传:在电视台参加科普讲座,下乡为农民讲课,发表科普文章,等等,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三、老科协必须有自己的宣传平台

20091月,我在搜狐和新浪网上建立了夕阳搏客,用博客作平台,宣传老科协,为三农服务。4年来,我共在网上发表博文150篇,图片169张,参加乡约、老年村等7个圈子,博客访问量14925人次,网友回帖评论801篇,博文被圈主置顶加精76篇。在发表的文章中,为三农服务的内容有:“农民如何富起来”、“亩产屯粮不是梦”、“三代粘虫为什么会大发生?”、“赤眼蜂巧治玉米螟”等;关注两会的文章有:“关于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建议”、“各级领导要重视防御自然灾害”等;宣传五老的文章有:“县城花卉园丁董文霞”等,关心下一代的文章有“五四致青年朋友”、“六一致小朋友”等。

网上的文章受到了网友的好评。中央台网友回帖赞扬“为农民致富导航!”,教育界网友回帖“感谢你关心下一代!关心未来!”;农民网友回帖:“代表农民谢谢你!”;两会建议文章“各级领导要重视防御自然灾害”被全国政协常委秦大河带上全国两会。博客已成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成为我和全国网友交流的窗口,为三农服务的平台,农业科普的阵地。

四、老科技工作者必须有一种奉献和拼搏的精神

农业分会是老科协的基层组织,没有经费,会长和秘书长都没有补贴。开展老科协工作,靠领导的支持和老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办展览没有钱,我拿出自己的工资;下乡没有车,我们就靠两条腿,两个馒头一瓶水。有人不理解说,不给钱,你还干,你傻呀/?退休回家,喝点小酒,哄哄孙子,看看电视,该有多好!偏要干这一分钱不挣的老科协。老科协人回答,人不能为钱活着,退休了不能回家养老,农业分会的墙上写着老科协的口号:“发挥余热,再立新功,老有所为,再创辉煌!”,我在退休时写的座右铭是:“春蚕未老丝不尽,蜡未成灰泪不干。老马虽老可识途,老牛虽瘦能耕田!”,网名为什么叫“夕阳搏客”?夕阳,表示我们已年过花甲,人到老年;表达我们要发挥余热,继续奋斗,作一个拼搏的老人!容国团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作为老科协人,必须有一种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必须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心中要有一团火,才能做好老科协工作。

8年来,我用自己的拼搏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再创了晚年的人生辉煌!我的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彰:4次被表彰为全省科普先进工作者、农村科普先进个人和省银龄行动先进个人;农业分会多次被评为市县老科协先进集体,我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老科技工作者;2010年被表彰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辽源市优秀五老标兵。中国老科协和中国关工委在《今日科苑.》、《中国火炬》杂志上报道了我的事迹,市县电视台还制作了我的专题记录片。2013年被表彰为吉林省优秀志愿者。

总结这8年走过的路,我走的是一条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的退休之路。老有所为,我参加了老科协和关工委的活动;老有所学,我到老年大学学习文史、保健、英语、书画、摄影等知识和技能;老有所乐,我上网冲浪,建立了夕阳搏客。我用老年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老科协和关工委工作服务,用老有所学促进老有所为,在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学中带来了老有所乐!实现了老有所养!讲课展览常下乡,读书画画写文章,事业养生一个字:忙!退休8年,我根本没有那种空虚感、寂寞感、孤独感和失落感!相反,我感到活得充实,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天天有事干!退休了对社会还有用!我感到精神快乐,身体健康,越活越年轻,越干越有劲!干老科协的工作,是我无悔的选择!有生之年,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为人民再立新功!要向吴仁宝那样,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奋斗不止!为落实十八大,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http://s12/mw690/001Jlw4tty6FB1GyLOP3b&690

 

:此文为我在20134县老科协会上的发言稿,总结了退休八年的工作和体会。图片为柴子成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感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