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没开播,就有看过的拿团剧做沙包,称道这部剧的好。于是在新浪先睹为快,第一集没看完,觉得的确比团剧抓人,是夏日里的冰镇饮料,一口气喝完可能还想要一瓶,不像白酒,得慢慢呷,还怕上头。当然我酒量浅,有喜欢东北汉子“瘪犊子”的。
在北京卫视看了四集,一直睁着眼睛,第二集余则成被政保总署派人暗杀中枪因为切入广告,老爸要转台没看上,我还嘀咕了两句。好话已经有人说了,我说的也大抵相同,什么我看过最好的中国谍战片。中国谍战片我没全看,也看不全,充不得权威,外国的嘛,记得希区柯克的《三十九级台阶》和《春天第十七个瞬间》里的施季里茨。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恐怕得提《谍影重重》和《碟中谍》,可是从007系列、《真实的谎言》到《碟中谍2》,这类片子已成了用特技效果、美元堆出来的动作片,《谍影重重》和《碟中谍1》还算有悬念。
然而看了第一集,我就想挑点刺。吕宗方在汽车里向余则成交代让他扮成劳文池潜伏的任务,先说暗杀李海丰会安排别人干,快分手却又鼓励余:刺杀李海丰成功,整个军统局会为你庆功之类。好像吕知道自己要光荣,暗杀李海丰的任务会由余完成似的。余则成被政保总署派人暗杀,中两枪后被陕西会馆(直接说延安会馆好了)的救了这段,因为电视里没看上又在新浪补看,感觉编得不够圆。余杀死一刺客后,与另一刺客对射,已慢,先左胸中一枪倒地,那人有足够时间,走上前来却只在左胸再补一枪,几乎同一位置,不是脑袋也不是抵着心脏,好像此人有意手下留情。而余自己头一回自担刺杀行动伏击李海丰(还好不是许海峰),紧张之态很真实,但他这只雏都知道用毒药涂过弹头,并且在李海丰头上补了一枪,摸了他颈动脉还,甚至摸了护卫的。一人入狼穴设伏杀三人,如此细致不慌;汉奸在自个地盘上妄为,却行色匆匆,足见余是特工中的特工。
看官也许要说了,余真死了不就没得演,小的明白,不过看得太投入,所以吹毛求疵地想,可以不可以让余拼死杀了那两人,死撑着到会馆附近倒地昏迷。在下挑刺都可能花眼,编剧自然不敢,且赶紧申明:其它都好的很!俺晚上还盼望着看第五、六集…姚晨晕车吐过后,说:羊汤大饼,可惜了啊——等着乐哩!
可说到潜伏和团长谁好,似乎不能简单的比。前者以情节胜,追求好看;后者“瘪犊子”地要让人思考。我个人以为潜伏作为谍战剧,以我所看的几集论,已算佳作;而团剧作为战争剧,并未做足研究功夫以期还原远征军的那场战争,倒想从哲学家的高度,刻画卑微个体在生存困境中的裸露人性。坦白地说,团剧并没有造就一部经典,虽然成功地引起众人瞩目兼议论纷纷。当然,驾驭造就如此经典的难度和所费心血,超过拍一部好看的谍战剧。团剧已不想细说,费脑,不如康导和兰编剧写篇讨论国民性的论文,拜读一下。可能这样倒通不过审查,看的人也少,说来初见团剧真面目时,有些惊喜,这样不正面歌颂英雄的片子居然大张旗鼓地播了。中国已不再民国和文革了,可见团剧是有价值的。
最后,方家的如下观点有其道理在:我们的电视剧,是为了观众而创作的,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表达欲而创作。但任何超越历史的经典,可能是在作者的表达和观众之间有一条互通的河,那水像甘泉激起你心头的浪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