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分析
何雨珩/文
这次期终考试的失利,让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学习态度不好,意志不够坚定,上课三心二意,每次上课,一开始我还很认真,但上了一半后,我就开始烦躁不安,从而导致这次考试的失利。考试后,我总结了如下几点原因:
1.上课听讲不认真。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他说的很对,没有艰辛的付出,是天才也没用。妈妈也跟我说过:“勤能补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出自于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宋.黄庭坚《跛奚移文》:“持勤补拙,与巧者俦。”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这次考试是我知道了我与同学们的差距,有很多事情,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细节决定成败,认真是一种态度,如果总是粗心大意,没有严谨的思想,怎么可能成功呢?
2.期末复习三心二意。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我总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副科基本正确就是会背了,记会了就不复习了,这次考试,使我明白了总结归纳的重要性,总结能帮助我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我记忆,不仅会讲到知识点,还会涉及到许多与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但是这些往往在考试中是不会考的,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提取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以及书本上的考点,难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为复习,掌握知识打好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3.没有不懂就问的习惯。我不喜欢问问题,从而导致了不懂的问题一直不懂,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不懂的东西就要把它弄懂,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为掌握更深入的知识打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我的学习。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每个人所具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学习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学了就要问,不懂更要问,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问。我发现,只有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考试的时候粗心大意。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细心地去观察,注意每一件事,才能与众不同。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会面.......细节很小,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有些细节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有些细节会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使人们的命运发生转变。对我个人来说,细节体现着素质;对我们的学校来说,细节代表形象;对学习来说,细节决定着成败。
对于我的这些缺点,我决定做出以下改正:
1.上课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就把老师讲的要点记住,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暑假开始,我就要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在七月的课程中认真听讲,争取再下一学年取得新的辉煌。
2.学后总结归纳,每上完一课,就要在一个总结归纳本上把要点记录下来,这样才能理顺这一章的知识结构,针对性的复习,就可以不在期末考试之前手忙脚乱。
3.以后不懂就问,要是有疑问,有不懂得题,我要去找老师同学请教,知道明白为止,这样我的学问就会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积累,丰富起来。
4.考试的时候认真检查,不要松懈,注重老师讲的重点易错题型,认真检查,不要错自己会做的题,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今后,我要认真做事,向新学年,出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