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访召稼楼

(2014-03-11 15:59:29)
标签:

文化

分类: 红尘游记

春访召稼楼

文/林岳芳

 

    关于这个地名,看过两个版本,一个写成“邵家楼”,一个写的“召稼楼”,究竟哪一个准确,我不想去考证。但我知道,那是江南地区的一处名胜,在这个古镇上可以寻访到南上海的根。对于我来说,这似乎足够了,至于名字,叫阿猫也好,叫阿狗也罢,就算我今天弄明白了,明天还是会忘得一干二净。

 

    前年,曾经读过一位老师的文章,就是写召稼楼的 ,他的文笔很好。读过那篇文章之后,我不止一次产生了去实地看看的想法,但后来由于忙于其他,一直没有去成。

 

   年前,我们老记者协会的领导说,准备在春天组织一次春游活动,附近选一处景点,去寻访春天。我本以为会选江浙一带,那样,我可能不参加活动,因为江浙不少地方已去过,多去也没啥意思,就像最喜爱的美食,偶尔吃吃,感觉味道很好,吃多了,也会腻味的。我内心希望,这次最好去一个我没去过的地方,比如:召稼楼。

 

    果然如我所愿,活动地点真的在召稼楼!平时睡惯了懒觉,今天居然很自觉,七点刚过便醒了。也许,自己潜意识里对这次活动很在意?又或者,春天的召稼楼在等我去约会?我把每一年、每一次的春游,都看作是与季节的一场约会、一次对话。无暇细想,梳洗一番便兴冲冲赶向集合地点。

 

    召稼楼离奉贤很近,在一个叫“浦江镇”的地方,这是一个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间并容的小小城镇。一位老师告诉我,召稼楼比七宝古镇漂亮,是南上海比较有名的一处仿古旅游景点。起初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卖甲鱼的男人,和一群卖土特产的小摊贩,看打扮,应该是本地农民。停车场边,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辆来往的鸣笛声、旅客之间互相打招呼声......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我隐隐有些黯然:太噪杂了!

 

    召稼楼的街面很干净,几处挂有灯笼的屋檐,旁边垂柳已放青了,正无拘无束的拂动在水面。那水略带土黄色,没办法,黄浦江的本色,流到哪里,都不会清澈得纤尘不染。狭窄的街上到处都是行人,两边是卖各种食品的店铺,重重叠叠,熙熙攘攘,望不到尽头。

 

    看了秦怡艺术馆,还有一个忘了名字的公园,说真的,几乎走马观花,没在心里留下什么痕迹。只有那个明代水利专家叶宗行让我十分敬仰,你想啊,在那久远的年代,他立足于日益淤堵的黄浦江畔,放眼未来,对这条“母亲河”进行疏浚、扩宽,那需要有怎样的智慧。今天,我们这些饮黄浦江水的人也应该铭记他的功绩,我在他的展馆凝望、沉思。

 

稍微走了走,便不想再看了,找一处亭子,坐下来看微博。我想,古镇最好不要有太多的现代建筑,那样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如同一个美貌女子,上身穿了一件清代对襟小袄,下身却穿一条时尚超短裙,要多别扭就多别扭。古镇也不要商业气太重,毕竟,来古镇的人,是想寻访一点久远的文明气息,而不是想购物。当然,很多江南古镇几乎千篇一律,都是重重叠叠的商业铺面,或是兼顾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吧?

 

我内心深处的古镇,不必如此繁华,也不要如此喧嚣,只需一段青石板的路面,光滑、精致,两边是青砖碧瓦,葱郁的青苔长满了屋顶,空气里弥漫着春天的味道。有稀稀疏疏的游人在街上轻轻走过,走过这狭狭长长的小巷,在小巷的尽头,开满了馥郁的丁香花~~

 

                春访召稼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季节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