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岳芳
林岳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00
  • 关注人气:1,4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思绪游走在历史的天空

(2011-09-07 18:52:56)
分类: 浅评淡论

让思绪游走在历史的天空

——浅评杨淼老师著作《历史七读》

 

    今年五月份,与文友一起拜望本区著名作家杨淼老师,喜得老师赠送的两本签名著作《读红琐记》和《历史七读》,如获至宝,欢喜不已!近些年,沉迷于电脑网络的我,对于久违的书香,仿佛有了一种近乎饥渴的冲动。

 

   回得家来,捧着杨淼老师签名的著作,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老师在扉页题写的“给岳芳闺秀”几个苍劲的字,让我感动不已!在如今这个喧嚣的年代,看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很多时间,我们穿梭于饭桌牌桌,或者茶楼聊天八卦。能安下心来读书,已经成了遥远的往事。而古稀之年的杨淼老师,我所尊重的一位学者,几十年来置身于学术的象牙塔,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笔耕不辍地坚守在文学的殿堂,这是何等难能可贵!与杨老师聊天时,他总免不了叮嘱我“要读书,多读一些好书”,老师殷殷教诲,让我这个晚辈真切感觉到师恩如海。

 

    杨淼老师的《七读历史》共分为七个章节。一读“时政”,二读“改制”,三读“兵戎”,四读“崇仰”,五读“士人”,六读“吏治”,七读“风俗”。每一个章节自成一统,又分门别类地诠释着不同的主题。一篇篇言简意赅的佳作,是熟读无数历史书籍之后的珠玑,呈现于我面前。我唯有清空大脑内存,让自己的思绪随着老师精彩的文字,游走在历史的天空......

 

    中国历史就像一个灿烂缤纷的万花筒,安静地置于过往岁月,凝结成一个个深深浅浅的文字。泱泱中华几千年,历史的沉积深厚而庞杂,要理清历史的头绪,远不像梳理三千青丝那么简单。我十分佩服杨老师,他能静心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观赏着水草浪花,分辨着珍珠彩贝,并一一记录在案,形成一篇篇美文佳作,付出了多少心血,熬过了多少夜晚?今天,老师的《七读历史》像一朵淡雅的兰花,放在我的书桌,让我感觉阅读历史不再是一件枯燥而又乏味的事,而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认真拜读杨老师的《历史七读》,我仿佛听见了远古的铁马金戈,呼啸在我的耳畔。又仿佛看见古老的梵音,远远地传来,让我愿意驻足聆听。老师著作的第一章节,让我明白了“中庸之道”的来历,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提出“中庸”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无疑是具有特殊而前瞻意义的。这一切,无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混乱不堪,特别需要一套系统的理论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孔子希望的理想社会,是保持“中和”的大环境,对统治阶级来说,应采用“一张一弛”、“刚柔相济”的“文武之道”。而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则应当防范“僭越”、“犯上作乱”,做到安分守己。“中庸之道”无疑是调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层的最好方法。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帝王,给后世留下了多少奇异的故事,很多野史因为比正史更为煽情,所以,我一直认为,武媚娘是一个心机重重又淫荡不堪的女人。读过杨淼老师《历史七读》中的“武后革命”,让我对这位女皇有了一番全新的认识。杨老师站在今天的角度,客观剖析了武后曾经的辉煌,是那样的精彩,又是那样的严谨。武则天走向皇位的道路十分坎坷,这一路的辛酸也只有这个坚强而聪明的女性才可以承受。而在登基之前,武后在体制上已经做了很多铺垫。如赦天下、改元、旗帜皆用金色等等。对很多前所未有的举措,反对的人自然不少,武后以卓越的能力和冷血的铁腕力挽狂澜,达到了从容掌权的目的,真可谓一代奇才!

 

   杨淼老师渊博的学识,体现在他的每一本著作,每一篇佳作。《历史七读》之“唐重佛教”一文,他浓墨重彩地阐述了佛教文化在大唐盛世所展示的辉煌。唐之前,在中国本土思想舞台上,历来以儒为主角,老庄则偶尔出场配戏,并没有正儿八经的宗教。而佛教的兴起,让民众耳目一新,被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佛教场所的富丽堂皇所迷惑,佛教自身充满神秘色彩的种种故事,更是对民众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而帝王对佛教的青睐有加,更是决定了佛教在当时的稳固地位。也可以说,盛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没有信仰的民族,就像一盘撒沙,我们今天对于佛教的信仰,也很见唐朝的影子。

 

   一篇篇阅读杨淼老师的佳作,就像静静地聆听一位智者在缓缓诉说。曾经不止一次听别人调侃“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于是,对历史的敬畏渐渐消失,甚至产生了一种疏远和不信任。不说久远,就中国近代史,也已经让所谓的专家学者们歪解得面目全非。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有政治大环境的因素,最重要的一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不负责任的专家们不是以严谨的态度去研究历史,而是用游戏的心态曲解历史。让历史在一百八十度的转向中,变成了一部部戏说。

 

   自从五月份得到老师赠书之后,很多日子,电脑玩累了,我便沐浴焚香、洗手静心,静静地捧读老师的著作,一如当初在课堂上的样子,安静而虔诚。当前,文化早已商品化,书店的橱柜上,很难找到喜欢的精品美文,或者有引领作用的书籍可以选择。在这样的文化前提下,杨淼老师的著作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光,照耀在我眼前,让我拨开浮云,去探视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去了解每一个时间段留下的脚印,去求知我们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