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承载我生命的土地
——《杭州湾诗语》后记
一个人无论离家多远,小时候看到的景物,认识的人,熟悉的家园,会经常走进你的梦里。当我的思绪穿越如林的楼宇,梦回童年的茅屋时,我知道,尽管简陋的茅屋只够给我阻挡风雨,尽管清贫的生活给予了我许多苦难的记忆,尽管世俗的人们在我的心灵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但是,在爱恨纠结的情绪里,我发现自己依然深深地爱恋着那片承载我生命的土地!
我稚拙的笔,在尘埃之上一遍遍扫过,有梦里落花,在江南的三月纷纷扬扬;我拾起几朵落红,用鼻子深深地嗅着,啊,这味道,就是江南,就是故乡!或许在其他的季节里,我承受了狂风暴雨,我体验了世态炎凉,我看到了人情冷暖,在春花灿烂的那一刻,我会在故土的落英里,嗅出生命的味道,看见我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脚印。
在飘雪的时候,我尝试着把一颗优柔的心放在某一朵梅花上,傲立于枝头,我很想禅悟,为何娇弱的梅朵可以嬉戏风霜?然而,我毕竟稚嫩,历经岁月风霜,却依然无法读懂梅花的内涵。也许,梅花只是无法选择盛开的季节,只能无奈地承受这冬季的寒冷,不是梅花愿意选择寒冷,实在是生长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也要完成生命的过程。所以,即使风雪肆虐,梅花依然迎风怒放。
无论贫瘠或者肥沃,我没有选择出生之地的资格。我并不嘹亮的哭声,伴随着父母的笑声,在小茅屋的上空轻舞飞扬,我知道,今生今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已经渗透于我的骨髓,无论贫穷或者富贵,都不会改变。就像这雪中怒放的梅花,既然不能人自己在春天盛开,那就用朔雪的苍白,来点缀花色吧。
我常常想,或许我原本就不是花,而不过是江南原野上到处可见的一株绛珠草,有和风细雨给我的生命带来蓬勃的力量。我在杭州湾畔低吟浅唱时,南半球的悉尼港传来了附和的声音!我感谢那位真诚的老人、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诗人——巫逖老师,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天南地北爱文学、爱诗歌的人们聚集起来,通过网络平台,抒发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人类的祝福,对生命的赞美!当我告诉巫逖老师,想请他给我的诗集撰写序言,没想到老师一口答应了,并在中国的大年初一,把序言发送到我的邮箱。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感谢老师的关爱,唯有更努力地在文学的花园中认真耕耘,才可以报答老师的恩情,报答那么多关心我、支持我的领导们、朋友们。
感恩于大家给我的关注和鼓励,也感恩于杭州湾带给我的美好记忆,我用心记录下了点点滴滴。当这些文字可以整理成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时,我感觉自己像一朵蕴育了三个季节的梅花,跃跃欲试让自己在文学的花园里盛开一次。抑或,这浅显的文字无法企及花的色彩,但能够用自己感恩的心,记录下这土地上的点点滴滴,也不枉这片土地对我的厚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