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不该忽视的问题
评论
很长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电视连续剧,一口气看了好几部,基本上双休日每天看十五集左右。我看电视剧,喜欢寻找一些抗日战争题材的,也看悬疑谍匪之类的。肥皂剧和港台剧、韩剧等我基本不看,感觉太婆婆妈妈了,没有战争片看起来爽快。
有位作家朋友推荐一部连续剧《沂蒙》,我花三天时间就把几十集全部看完,感觉不错,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沂蒙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剧中,不管是人物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的布置,都显得十分精彩和真实,能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剧中,那灰蒙蒙的调子虽然不美,但却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百姓的生活面貌。而那些脸色灰暗,穿着宽大的棉袄、扎着小脚裤管的沂蒙女人,也是那样的真切和自然。
之后,我又在56网站寻找到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就不点了,说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组织几个年轻女子成立了一支敢死队,专门针对日本部队展开打击活动。这样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看的,一开始,对这部电视剧充满了希望。可看了几集之后,便没有耐心再往下看了,这部电视剧的粗制滥造,真的有些过头。
剧情发展拖沓缓慢,基本上尽看见几个美女在深山老林里转悠。而且,只要她们锁定了目标,就不会失手,所到之处,日本人就像是没有反应的玩偶,任她们杀死、烧死、炸死。我看抗日战争的影片,最希望看见的,倒真的是鬼子死在中国人枪下的那份解气。可这个电视剧假成那样,也太不是滋味了。照她们那样,几个人就可以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抗日战争又为何坚持了八年之久呢?
这个电视剧还有一个假得离谱的地方,就是那几个敢死队员太在意容貌了,在意到了过火的程度。女性在乎自己的容貌,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一般来说,处在高度紧张中的女人,是无心过份打扮容颜的,何况,她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都是在大森林里。可我们那几位可爱的美女们,硬是一个个娇艳动人,花容月貌,弯弯而上翘的睫毛,一层厚厚的睫毛膏清晰可见。作为观众,看到这些细节,我莫名产生了恶心感。我闹不明白,那时候的女军人,难道对眉毛唇膏的在乎,更胜于生命吗?穿梭于大森林里,肩背这武器弹药,她们还有多少能力再去考虑那些雪花粉和睫毛膏呢?如果实在太在意自己的脸蛋,而让一部好端端的电视剧失去了真实,我看,这几个美女还是去演当代肥皂剧比较合适。
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失败的地方,就是敢死队每一位对那套鬼子服好像特别有感情。她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难免要化妆成日本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可任务完成之后,甚至退回到了森林里,无论是休息,还是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她们始终穿着那身衣服招摇晃动,我仔细看了几集,发现她们连连睡觉时,那顶鬼子帽也舍不得摘下,一直戴得规规矩矩。好笑的是,其中一个队员受伤了,躺在担架上,依然是衣帽整齐的鬼子服。我倒真的不解,按理说,日本鬼子来中国烧杀抢掠,早已让中国的老百姓对鬼子恨得咬牙切齿,也对那身鬼子服恨之入骨。可我们这部电视剧里,敢死队员们对这身衣服的感情,明显超出了任何一套中国的服装,包括她们自己的军服。戏中有几处她们装扮成民姑去执行任务的打扮,每一次任务结束,就不见了那身民姑的衣服。所以,我很想知道,电视剧里演员们那么珍爱那套鬼子衣服,究竟是何用意,究竟想传导给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信息?我不知道这部电视剧的导演是自己无知,还是把观众当成了没有思想的弱智?
纵观我们现在的电视节目,不是格格阿玛,便是荒诞不经。真正好看又有思想的剧目越来越少了。文化部门每年投入到影视剧创作上的资金那么多,为什么不好好拍几部叫得响的片子呈现给国人呢?从电视剧的粗制滥造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品位的高低。有些影视剧刻意追求新奇效果,却忽略了观众的欣赏方式,那样的作品注定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的。而有的影视剧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构造了许多完美的情景,却不注意细节,也成了美中不足的遗憾事。细节虽小,也是一部戏剧成败的关键,应该不可忽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