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碳是个“筐”

(2010-07-16 14:32:06)
标签:

环保

低碳

表妹

二氧化碳

阿婆

中国

杂谈

分类: 杂文专栏

低碳是个“筐”

杂谈

 

   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一个词“低碳”。无论是开会时领导的讲话内容,还是街头巷尾老百姓的闲谈话题,“低碳”成了一个时髦的新名词。当卖葱姜的老阿婆,也像模像样地念叨着“我们要过低碳生活”,我不禁笑出声来:“阿婆,您明白低碳是个什么东西吗”?低碳像一股飓风,席卷中国。

 

   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气候逐渐变暖,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上,是因为人类对地球无止境的开采,以及人口的快速膨胀,造成了气候的恶变,所以,全世界喊出保护环境的口号,也在情理之中。而我们,似乎总具有猴的弊性,得风就是雨,喜欢从一个极端,快速跳越到另外一个极端。

 

   从盲目地砍伐森林,建造高楼,平整土地,毁山开采,到城市化人口集中,把本来疏散的农民“变”成市民,把本来成片的田野,开发成商品房。我们看着灰蒙蒙憔悴不堪的天空,看着千疮百孔高楼林立的地球,从来就没有意识到什么危机。忽然某一天,低碳如同一个幽灵,穿越在人间,让所有正呼吸着的人们,知道了低碳生活的时尚。

 

   曾经在无聊时,翻看一本杂志,那上面长篇累牍地宣扬着低碳的必要性、科学性,看着看着,我恍惚觉得是在看一篇虚幻的童话故事,幼稚得有些可笑。那上面说,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朝低碳方面发展,还例举了一个建筑物,是用拆迁下来的旧砖瓦等材料,进行废物利用再建造的,以此达到低碳的效果。这种虚伪,糊弄百姓还可以,可那些建筑专家们,怎么也哑口无声了呢?是不是因为“低碳”一词太时尚,而让你们失去了讨伐的理由?那么,就由我这个不懂建筑的人来说几句吧:任何东西都有一个保质期,我想建筑材料也应该不例外。试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旧房子上拆下来的砖块,历经了无数的风雨侵蚀,再经过拆迁等大动作,拆下来基本成了一堆废物了,现在仍旧使用到新建的高楼大厦上,这个工程的质量,会不会大打折扣呢?开发商是何等精明,他们抓住了“低碳”一词的含金量,来为自己的楼盘作广告,而此类废料,我看也只能搭建一个临时的建筑物而已,如果是长期居住的房屋,谁敢去买?反正我是不会要的。地产商用废料进行楼盘再建,说穿了也使赶时髦而已。在此我奉劝一句,别为了低碳一词,误了苍生卿卿性命!

 

   还有在报上读到的一则低碳婚礼,也够雷人的,新婚夫妻和众多亲友,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举行婚礼的酒店。据说,这种别出心裁的婚礼方式,减少了乘坐汽车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污染,从而达到低碳的目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人骑自行车的时候,加大了运动量,也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一长溜的人群,排放的碳,不会比坐在汽车里少很多吧?如果真的想低碳,又何必操办盛大的酒席呢?几十桌亲友聚在一起,吃喝拉撒和酒店炒菜烹饪所燃烧的液化气,也跟低碳背道而驰的吧?何必做秀呢,累不累!

 

   还有世博会,大致要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达70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先不说那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上海,需要多少的飞机、车辆,就这些人的吃和住,玩和看,就是一个不可能低碳的事情,而那个庞大数字的人群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也是惊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招待自然是我们的义务,被废气包围我们也心甘情愿,因为,难得大家聚会一次,只要欢乐多多就不拘小节了,可你也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哟,明明世博会是一个高碳的盛会,偏偏要说成是“低碳环保”的,那不是虚伪是什么?

 

   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低碳种类,强奸着大众的眼球,比如,低碳社区、低碳工厂、低碳......仿佛只要一喊低碳,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蓝天白云,就会出现小桥流水,就会出现鸟语花香。记得当年,我们不知低碳为何物的时候,只看见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悠然的鱼儿、肥美的菱角、娇艳的荷花,还有舒畅得醉人的空气。而现在,我们互相呼吸着别人的废气,感受着别人的体温,挤在越来越多的人群里,明明是那样的无奈,却偏偏自欺欺人地高呼着“低碳”的口号,这望梅止渴的做法,一时或许有效,但时间长了,会变得更渴更难受。

 

   当扫街的大爷和卖菜的阿婆也在讲述低碳的时候,低碳基本上已经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外壳。由此,我想起了前些年一句顺口溜,叫做“表妹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当初,人的廉耻观念还没有完全泯灭,男人找了情人,带到大众面前时,不好意思说是自己的情人,就说成是“表妹”,然后,顺理成章地带着“表妹”招摇过市,给“表妹”找工作,把“表妹”安置在金屋里......如今,低碳也成了一个筐,啥都往里装。不管是吃的、喝的、住的,还是玩的、看的、用的,千篇一律两个字“低碳”。将来,或许会出现低碳医院、低碳家庭,甚至低碳火葬场的时候,您千万不要惊讶,跟风历来是中国人最大的毛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雨中
后一篇:距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