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岳芳
林岳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00
  • 关注人气:1,4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人的孩子

(2010-07-01 17:38:43)
标签:

教育

育儿

穷人的孩子

小儿子

杂谈

分类: 杂文专栏

穷人的孩子

随笔

 

   有一对安徽来打工的夫妻,在一家塑料企业上班,整天忙死累活的,大概可以赚个1500元一月,两个人加起来3000元。这对中年夫妻有两个儿子,在老家那边念书,因为上海的生活费用实在太贵了,孩子由奶奶带着。不识字的老人除了给大儿子家带两个孙子,还给小儿子家带孩子,这样,奶奶给三个男孩吃饱饭之外,其他啥也帮不上。

 

   那对夫妻的大儿子,前年考取北京的师范大学,外出求学了,今年,小儿子也已经到了高考的年纪。前两天,小儿子打电话来,平静地告诉父母自己的高考分数“645分”,夫妻俩可高兴了,可又愁儿子的学费咋办?还得努力干啊,不然,孩子没钱念书了。

 

   记得一句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也不假。像这对夫妻在外挣钱,孩子交给大字不识的老人养育,照样也成才了。反思我们上海地区,一个孩子从3岁起,就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学前教育”,有的家庭,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就报这个班那个班的,死折腾孩子。这样做,既剥夺了幼儿天真的岁月,也抹杀了孩子童年的快乐、

 

   实际上,天才儿童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的智力都相差不大,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一则会让孩子不堪重负;二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的负担。那些报了多个兴趣班的孩子,除了学业之外,周六周日还得去弹琴、学画、唱歌、跳舞,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除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之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很有问题。据说,课时内,老师是基本不教文化知识的,老师们只是把应该教的课文,发邮件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在家中的协助下自己领会。第二天,则粗粗问问学生理解的课文内容,又开始新的课文。对此,我认为十分不妥,凭什么要把教给孩子文化知识的责任,转嫁与家长头上呢?如果,那孩子的家长是文盲,又该怎么办?

 

   现在去开家长会,经常听见老师说“家长和学校一起努力”,这句话,我觉得没有道理!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老师就有义务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孩子,不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还要尽心尽力!至于家庭给予孩子的教育,按每个家庭不同的情况而定。绝大部分家长,在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做作业时,常常感觉力不从心。这也难怪,我看看现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就已经够难的了,让我做那些习题,恐怕能否及格还不一定。可是,在我们周围,家长跟着孩子被动“念书”的家庭比比皆是。这种畸形的教育方式,家长累死,孩子晕死,老师气死,注定只有弊端,丝毫没有好处!

 

   因为我们这里的孩子,从小处在一个紧张的学习氛围里,他们失去了天真无邪的幼年,整天假模假样地背诵“唐诗宋词”;没有了金色甘甜的童年,整天被厚厚的作业本所缠绕;遗失了青春浪漫的少年,整天为补课为分数愁白了少年头。我们的孩子,成了一架架读书的机器,他们只为读书而读书,只为分数而悲喜。这种教育环境下,优胜的孩子势必更加骄躁,被淘汰下来的孩子往往失去笑对人生的勇气。

 

   据说,外地的孩子考出高分的非常多,但很淡然,既不会兴师动众大摆谢师宴,也不会持才自傲目空一切。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平凡的家庭,有一对善良的父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会对他们施加过大的压力,也不会对他们苛刻要求,所以,他们才有一颗平常心在学习中游刃有余。

 

   那些不知道补课,没有那么多课外兴趣班可读的穷孩子们考出了骄人的高分,是不是该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有所启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你是我的传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