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结束后,谁采摘了最丰硕的果实

(2010-06-10 10:59:18)
标签:

教育

果实

生意人

班主任老师

杂谈

分类: 杂文专栏

高考结束后,谁采摘了最丰硕的果实

杂谈

 

   一年一度的高考,总算结束了。学子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分数,心里七上八下也不见得比高考前轻松多少。现在最高兴的,应该是带高三班的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

 

   据说,现在对老师的奖励之厚,是很诱人的,比如,班里有一名考生被一本录取,班主任老师可得一万元左右的奖励;如果孩子考取的是清华北大等名校,那奖励费更高。不同的地方可能奖励费高低稍有出入,但大致上,每一届学生毕业,老师的收获非常巨大。

 

   据说,孩子们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开始考试时,毕业班的老师们则开始了外出旅游等舒心的安排。的确,教毕业班的孩子很辛苦,现在学生们坐在考场里,老师可以松一口气了,况且,在青山绿水的滋润中,畅想着本班学生们会给自己带来多少财富,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教书育人,自古以来一直是老师的使命。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把最美好最无私的称号赠送给老师,比如“园丁”,比如“春蚕”,比如“红烛”,比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总是认为,老师应该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授予孩子,才无愧于人类给老师戴上的种种光环。假如老师把自己的知识论斤而买兜售给学生,那和办企业的生意人没什么两样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生意人尚且还需要投资厂房和原材料,而老师则由国家提供了教育场地,比生意人更实惠。

 

   看着老师们悄无声息地在家带一群孩子“补课”,成千上万的补课费纳进腰包;看着老师们故作拘谨地赶赴家长们设的酒宴,酒足饭饱之后顺带收下的红包;看着老师们在教师节假仁假义的模样,却暗示着学生们给自己送礼......每当此时,我总是在想“老师,我究竟该怎么称呼您”?

 

   当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老师的收入也应该和付出成正比,国家对老师的重视,已经从老师的高工资上可见一斑。据说,现在一般的小学教师,每月工资比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要高出一头;中学教师的工资和正科级领导的收入相差不大;而重点高中的老师,年工资将近十万。这些,只是基本工资,还不包括福利及灰色收入。当老师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退休后也拿全额工资,这是任何部门都望尘莫及的,也是社会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奖励。

 

   即使那样,老师们还不肯满足,在一届学生高考后,还有一只硕大的果实等待着老师去采摘。如果一个班级四十个孩子,其中二十个被一本的大学录取,老师一次性就可以拿到二十万以上的奖金。先不说这样的奖励是否应该,我想,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经过了几十位老师的辛苦栽培,凭什么这样一块肥肉,最终都落到了高三班主任的口里了呢?这对其他老师似乎也不公平。

 

   科学合理的奖励措施,或许可以激发老师的教育积极性。但做的过头了,就会导致不公平,或者说腐败。据说,现在的老师在八小时内基本是不肯传授什么知识的,只有周末来老师家补课,才学到一些真正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有每年能投资几千甚至上万元孩子补课费的家庭,才真正让孩子在学业上有所长进。难怪现在的孩子补课成了普遍的风气。假如,有的孩子学习本来可上可下,但家里贫穷,拿不出高昂的补课费给孩子补课,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那些经常请老师吃吃喝喝的家庭,孩子由于吃足了小灶,成绩自然就拔高不少。更害怕那些丧失了师德的老师,因为有的孩子补不起课,就对孩子冷眼相看,恶言相对。这就不是园丁应该做的事情了,而是在糟践幼苗。

 

   再有,对高三班主任如此高回报的奖励,对于其他教师,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种失落的情绪,难免不再教学过程中显露出来。而教学懈怠会变成其他老师对无缘高额奖金的抗拒手段之一。

 

   孩子们寒窗苦读,即使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对于他们来说,将来还存在不少变数,所以,高考即使取得高分,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不能称之为“收获”。看来,高考结束后,高三班主任才是这次高考的最大收益人。

 
高三班主任是否该得高奖金?最多可选2项
发起时间:2010-06-10 12:00    截止时间:2010-08-10 10: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忆屈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