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叶飘零

(2009-09-01 17:30:51)
标签:

秋雨

文学大师

捐助

图书馆

颜料

四川

文化

分类: 杂文专栏
              秋叶飘零
                                      杂文

   看了报道,余秋雨先生捐赠书籍和物品的三座图书馆终于启用了,感觉甚是安慰:毕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呀,终于在一年之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而且,数额超过了原来的承诺。

   再仔细想想,总感觉有些不对劲的地方,百思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三所图书馆都冠了“秋雨图书馆”之名!大悟之后再大彻:秋雨先生,厉害啊,不愧为文学大师,高,实在高!

   如果作家呕心沥血创作了一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某人的一点资助,书成后该写谁的名字呢?是作者还是捐助者?

   如果画家画一幅画,因为使用了某名牌颜料厂商赠予的颜料,画成后,该署画家的名字呢还是颜料商的名字呀?

   如果在一座原本有名的高山上,栽种了一片园林,就可以把这山的名字改写成栽种者让其万古流芳吗?

   如果你造了一幢别墅,而你的兄弟姐妹搬了些家具什么的过来,要求你把别墅冠以他的名字,这合理合法吗?

   很多很多不合情理法理的问题,到了我们尊敬的秋雨先生这里,马上就迎刃而解!这是大师的本事,更是大师曾经在戏剧学院担任领导的本事!学戏剧表演的,毕竟比常人更有三招本事啊,即使要出点血捐点款,也要做足表面的和背后的文章,这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叫做“沽名钓誉”。其实,对于名誉,人皆爱之。名誉一方面可以提升你的社会地位,二来可以令世人瞩目你,敬重你。但“沽名”而钓来的誉,则是让人唾弃和耻笑的!

   去年5.12,四川发生天大的灾难,我们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慷慨解囊去援救自己的兄弟姐妹。不仅中华如此,全球皆如此。对于自然造成的灾难,全世界都在捐献爱心。但没有一个人想趁灾难做善事时,把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连那些捐助了百万千万的明星,此刻也失去了表演的欲望,大家万众一心,只为让四川人民共渡难关。

   秋雨先生去年当众宣布捐助二十万元的诺言,无疑是我们文人的先锋代表。大家用万分仰慕和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秋雨先生。可到今年5.12,灾难过了整整一年,却仍然没看见二十万的任何信息。于是,舆论和网络一片哗然!

   这样的事情,说到底也是好事,一则说明秋雨先生在大众心里被关注的程度;二则表示国人对于诚信问题的重视。文章铺天盖地,声讨浪浪相接。后来,秋雨先生终于说明:是捐助三座图书馆的书籍,共计三万册,费用追加到三十万。

  这样的捐赠不同于直接把钱捐出去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比如因为图书馆要建造,得有足够的时间;加上装修,还得有一定的时间;再到书本运过去等,也要有时间。所以,我认为秋雨先生从08到09的时间拖延,是有原因的。

   没有想到的是,落成启用的图书馆,全部以秋雨来命名,并且,里面的书架上贴满了秋雨先生的名字,那叫一个气派啊!!!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出了区区50来万,就得到了如此大的名誉,真实是太划算了!别说那三幢楼房的建筑费用,仅装修,恐怕也超过了秋雨先生的捐助了吧?余大师真是赚大发啦,看看那些永久留在门口的光辉灿烂的名字哦!我猜想,如果秋雨先生去搞金融学,肯定是世界上一流的专家大师,比什么文学大师更厉害更有建树!

  文章写至此处,我只想到了两个成语,同样是镌刻在石碑上的东西,不完全是褒义的。有一种叫“流芳千古”,另外一种是“遗臭万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