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告白书 (转帖)
(2009-07-13 12:07:59)
标签:
文化新诗诗歌评论家齐言中国 |
分类: 朋友评论 |
[关键词]
诗歌的本质
[正
《高山和飞雁的守侯》是林岳芳《聆听岁月的花开》(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本质。
要想论述《高山和飞雁的守侯》是如何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本质的,我们有必要先看看什么是诗歌的本质。
诗歌由题材和体裁构成。诗歌的本质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就诗歌的题材(诗歌的内容)而言,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言志”。“情”者,诗歌之“感情意旨”,是诗人对生活、社会、祖国之情;“志”者,诗歌之“思想意旨”,是诗人对民生安康、社稷发展、时代进步之志。具体说来,诗歌之“抒情言志”,就是言亲情、友情、爱情,赞美生活,忧虑民生,歌颂祖国,关心社稷,推进时代发展,这也是诗歌内容的题中之意。诗是“心灵的火焰”,“情与志”是诗歌光芒万丈的灵魂,是诗歌蓬勃生机的源泉,是诗歌安身立命的根本。
就诗歌的体裁(诗歌的形式)而言,诗歌的本质在于“韵律”。“韵”者,“声韵”也;“律”者,“节律、节奏”也。因此,诗歌是讲究“用韵的规律性”和“节奏的对称性”的语言艺术和文学体裁。“用韵的规律性”,体现在诗歌的压韵是有规律可循的,要么一韵到底,要么段落间换韵,要么诗行间和段落间的韵脚呈规律性的变化。用韵,才能够使诗歌具有音乐美和声韵美,这也是汉语言声韵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诗歌的用韵的规律,可以把诗歌分为“通韵诗歌”和“变韵诗歌”两种体式。“节奏的对称性”,体现在诗歌的诗行之间和段落之间。表现为诗歌的诗行之间语言形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诗歌的段落之间格式的一致或大体一致。节奏对称,才能够使诗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也容易记忆和朗诵。讲究节奏的对称,这也是汉语言音顿律和平仄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诗歌节奏的对称情况,可以把诗歌分为“齐言诗歌”和“杂言诗歌”两种体式。结合以上两种情况,诗歌可以分为“通韵齐言诗歌”“通韵杂言诗歌”“变韵齐言诗歌”“变韵杂言诗歌”四种体式。因此,就体裁而言,《高山和飞雁的守侯》属于通韵杂言诗歌。“用韵的规律性”和“节奏的对称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两大显著特征。诗歌之所以称其为诗歌,也正在于此。
综上所述,诗歌的本质就是用“韵律”和“节奏”“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和文学体裁。
下面,从“意旨”“用韵”“节奏”三个方面来论述一下《高山和飞雁的守侯》之诗质体现。
一、意旨
意旨就是主题,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毫无疑问,这是一檄“爱情的告白书”。作者在诗中把主人公比喻为“飞雁”,而意之所指,当然是“高山”。因为“守侯”,就有了告白,因为告白,就有了诗歌,因为诗歌,就有了人间爱情执着的追求。
全诗,作者以主人公“飞雁”之于“高山”,紧扣主题,娓娓情愫,心曲缠绵,心潮跌宕。感情的小河,既缓缓流淌,又径直奔流,一路铿锵;既清澈见底,又婉转缱绻,一路倾诉。因此,通揽全篇,主旨鲜明。
首段起兴,“看见了满目春光”,随之直接表白,看到了“你一双温暖的眼”;随后点出主题“我在爱情的河边”,告诉读者这是一首爱情诗。再起兴,“看见了碧波清清”,结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主人公的希望“盛开着两朵并蒂莲”。主人公的感情开始流淌。
第二段,作者没有顺着第一段的思路往下走。而是笔锋陡转,针对主人公看到的“两朵并蒂莲”后,思绪骤起波澜的内心世界,做了一番描叙。“我是人世间漂流的浮萍/我是红尘里孤独的飞雁”,既给第一段的表达做了脚注,又是主人公内心真实的写照。看似突然,实则合情合理,正是事物自然逻辑的再现。内心世界和眼前所见(或所现),两幅画面,对比鲜明,此情景转换的真实,愈发渲染主题。接下来的两句“不去问昨天受伤的情感/也不想明天是否与你有缘”,既呼应第一段的情感,又顺着一、二句的情感往下走,表达出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浮躁而不安的心头/只在乎那片刻的情感”,直陈,并强化了主人公的渴望。
第三段承接第二段的思想表达方式,从虚到实,由远及近,但节奏更为鲜明,情感更为强烈。三顿的句式,更明朗直白的奔流着主人公的情感。“在我耳边细语喃喃”,如此真切,就在眼前。
如果说,前三段是感情的发轫,那么第四段则是感情的成长。三个三顿节奏极其对称的排比,让我们沉浸在幸福的爱河中。天地之间的红尘都在诗情画意中。
全诗的主题是爱情,爱情的方式是“守侯”。作者没有让读者的思绪飞的太远,在第五段,再次把读者的目光拉回到眼前。但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就在于无论多少艰难困苦,都会、都能够一如既往地前赴后继,那怕“天高路远”。只要知道自己的爱人在那里,就“飞翔的心不再没有主见”,这已经不是告白,而是宣言了。尘俗的臼窠,都会被一世红颜,用“桃花水”洗净。这也正是我在《冷春之思》里所表达的“栉风沐雨的驰骋,褪不尽满腔热血的赤诚,却昭告了始终不渝的盟。”
最后一段,升华主题。“高山”和“飞雁”前生有约,今生守侯,为“一份笑颜”,而“相守永远”。这就是纯真的爱情,这就是纯洁的爱情!对于这样的爱情,这样的宣言,“高山”必然“义无返顾的担承,宣示出顶天立地的勇猛,筑高固若金汤的城。”而且所有相信爱情,希望真情的人都会感动。
从以上对意旨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对诗歌题材(内容)的本质“抒情言志”,作了很好的说明。诗歌不是抽象的,她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来源于人们对感情的执着,来源于人们美好的向往。
二、用韵
全诗一韵到底,属于通(同)韵诗歌。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既有连韵,也有隔行用韵。用韵自然而不生硬,流畅而不涩滞,优美而悠长。
全诗在第一段第四句开始用韵(这种情况属于在一个意思表达结束后用韵),用的“an”韵。在这里,也奠定了全诗用韵的基调。“an”韵缠绵,非常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作者不但用韵正确,而且选韵恰当。
这种用韵,在诗歌的同一个方向上连续排比而出现的缠绵连动,就使得整首诗歌既行云流水,又铿锵悦耳,音乐美顿显。
诗歌的压韵是采用通韵好,还是采用变韵好,主要看内容的表达需要和感情的表达需要。象这首诗,通韵自然要比变韵好,因为通韵比较适合细腻情感的表达。诗歌里,“温暖的眼”“片刻的情感”“美丽的红颜”“孤独的飞雁”“细语喃喃”“一份笑颜”“胜过永远”,这些词语本身就情意缠绵,又在一个方向上排比连动,反复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想不感动都不可能。思绪随着作者的笔触,翩翩飞舞,情感随着作者的脉络汩汩流淌,追求随着作者的向往节节攀升。最后,读者的心灵在诗篇的激情中升华。
三、节奏
就节奏而言,属于杂言诗,也就是说诗行之间,节奏大致整齐。但纵观全诗,长句不长,短句不短,基本上都采取“三顿”的句式,这就使得全诗节奏对称而鲜明。如:
悄悄的/张望,
看见了/满目/春光,
和你一双/温暖的/眼。
浮躁/而不安的/心头,
只在乎/那片刻的/情感。
我是一只/孤独的/飞雁,
只看见了你/那一双/温暖的眼。
从此/,不管/天高路远,
飞翔的心/不再/没有主见。
希望今生/能做你/美丽的红颜,
用桃花水/洗净我们/布满俗尘的脸。
下面这句够长,但也可以划为三顿的句式。
是否我们/在前世约定了/今生的相见?
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的节奏基调属于简洁明了的“三顿”,非常适合吟诵。
这首诗的节奏,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仗(对偶)和排比的大量反复运用。如:
我是/人世间/漂流的浮萍,
我是/红尘里/孤独的飞雁。
不去问/昨天/受伤的情感,
也不想/明天/是否与你有缘。
或许是/沙漠里的/绿洲,
或许是/远方的/呼喊。
于是/,有柔风/从心上飘过,
在浩瀚的/天地之间/缠缠绵绵;
于是/,有甜蜜/在脸上荡漾,
在漫漫的/红尘之间/不再孤单;
于是/,有情感/在身上喷薄,
在诗情画意之间/激情/涌现。
这种对仗(对偶)和排比句的大量运用,既增强了节奏,使得全诗节奏昂扬,抑扬顿挫;又引起情感互动,造成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底共鸣,更强化了语势,震憾着心灵,渲染了主题。这也是对仗(对偶)和排比句对诗歌节奏的主要作用。
这首诗节奏的第三个特点,属于杂言诗。采用杂言的句式,增强了诗歌长短参差的错落美,非常有利于抒发感情的跌宕起伏。
这首诗节奏的第四个特点,就是由于全诗节奏的基调属于“三顿”格式,因此,段落之间格式也是非常整齐的。
这首诗节奏的第五个特点,每一个诗行的音节数量一般是围绕“7”个字词上下浮动。非常适合人们的吟诵习惯,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
从以上对用韵和节奏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对诗歌体裁(形式)的本质“韵”“律”,作了很好的注释。诗歌的这种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也不是凭空来的。既有几千年诗歌传统的继承,也有人民大众对诗歌“合辙压韵”认同欣赏的深厚基础,更是汉语言三大特点的要求和体现。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高山和飞雁的守侯》是一首优秀的诗篇,是诗质之魂在诗中的徜徉喷薄,是《聆听岁月的花开》中的精华之作。
[参考文献]
《论律体新诗》(于进水著,2009年7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附:
高山和飞雁的守侯(通韵杂言)
文○林岳芳
我在爱情的窗口,
悄悄的张望,
看见了满目春光,
和你一双温暖的眼。
我在爱情的河边,
默默的流连,
看见了碧波清清,
盛开着两朵并蒂莲。
我是人世间漂流的浮萍,
我是红尘里孤独的飞雁。
不去问昨天受伤的情感,
也不想明天是否与你有缘。
浮躁而不安的心头,
只在乎那片刻的情感。
或许是沙漠里的绿洲,
或许是远方的呼喊。
也许只是一种幻觉,
但我似乎已经听见。
有一个声音由远而近,
在我耳边细语喃喃。
于是,有柔风从心上飘过,
在浩瀚的天地之间缠缠绵绵;
于是,有甜蜜在脸上荡漾,
在漫漫的红尘之间不再孤单;
于是,有情感在身上喷薄,
在诗情画意之间激情涌现。
我是一只孤独的飞雁,
只看见了你那一双温暖的眼。
从此,不管天高路远,
飞翔的心不再没有主见。
希望今生能做你美丽的红颜,
用桃花水洗净我们布满俗尘的脸。
你是一座孤傲的山岩,
独自耸立在寂寞的人间,
风吹雨淋你已经等候了千百年。
是否我们在前世约定了今生的相见?
如果,你为我准备好了一份笑颜,
就算片刻相守也胜过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