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岁月的江南聆听心灵的花开

(2009-04-07 18:05:52)
标签:

小辑

诗人

树枝

诗集

细腻

江南

杂谈

分类: 朋友评论

          在岁月的江南聆听心灵的花开   

                   --读林岳芳诗集《聆听岁月的花开》

 

                                 ◇赵福治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段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噙在嘴里,累了把那段树枝扔在水面上休息,饿了它在树枝上捕鱼。小鸟让我敬仰,更让我惊羡于它的智慧和简单。在惊羡之余,我不禁反思:诗人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而诗人的“树枝”又在那里?上海女诗人林岳芳用自己在江南生活感受和深刻体验、并通过诗歌形式创作出的《聆听岁月的花开》诗集中的作品给了我思索后的回答。

诗歌作品既是作者汗水浸泡的文字符号,也是属于内心独特体验的艺术,它的存在乃至表现,其间蕴涵作者的智慧与对世界的认知。诗集《聆听岁月的花开》中,诗人林岳芳由“心灵吟唱”起笔,把情感“绕指红尘”之上,在纤纤玉手“弹抚岁月”的心境里,静静地“聆听花开”,于“古韵雅风”中放飞属于自己的、属于江南的“歌词天空”,诗人以六个部分构架自己的作品集,每部分既可单独成章,也可以看作是人生片断的衔接与连续。但从每部分专辑命名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诗人创作的心迹,或者说是其心路的起伏历程。

“不喜欢漫天的繁星/因为,我怕月亮悲伤……为什么只造了一个月亮/轻佻的星星/眨着眼睛/向红尘俗人抛着媚眼/把男人女人的心/在黑暗中搅的昏乱/一枝翠竹/摇曳出一缕书香/它在告戒我/这个世界,不是我的天堂。”

夜空是多姿的,也斑斓诗人内心。夜静时分,心灵的舒展中吟唱总是不期而至。在第一小辑《心灵吟唱》,诗人把“星月联想”一诗放在作品集的开端,从“星”“月”联想开来,在夜色中拣起抒发情感的“星月的树枝”,也把自己对情感的独特理解挂在心灵的枝头。

“诗之用,用于无形”。

诗歌有时很简单,简单的就像一杯解渴的水,一把可以供心灵栖息的椅子,一段负载思绪的鸟儿随风飘晃的树枝,它所表达的其实就是情感的起伏,这种起伏来自诗人对诗意本质的领悟和抵达。

在“雾”一作品中,诗人“在漆黑的夜里哭泣”,“摘一缕薄雾/擦一擦月亮的眼睛”,可是,总擦不干。此时,桂花树的疼痛曼延开去,和花,和草慢慢地纠缠在一起,并“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里/从花叶间滴落/无声无息。”

从以上两首诗歌可以看出林岳芳是个情感中人,一首首诗歌是诗人心灵碎片的挥洒,读懂一首诗歌,意味着走进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在“孤单“一诗中,诗人说:“在我的岁月里/似乎已经写满了孤单/星星好像离我很近/明月却总是离我好远”,于是,诗人寄情于遥远的蓝天,“期待/会有一只飞雁”,带走她脆弱的情感,“在每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能让我悠悠的思绪/象原野的炊烟/袅袅娜娜、飘飘然然--”。诗人的心是最脆弱和易伤的,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总是率先打动诗人的。诗人林岳芳把“情感的诺言/系在/一朵秋菊花上”,回顾以往岁月,一些曾经逝去时光的忧伤,在风中掀动她衣襟,使她提起抒情的笔写下感伤和美好的期盼。

《绕指红尘》是诗人倾注个人情感比较深的一个小辑,21世纪,网络有时不止单单带给我们知识,有时也带给我们情感,尤其是男女之间那种斩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更为深刻。

在《网恋》中,她这样描述:“有风的日子/在晨风里,想你/一如那张飘落的叶子/苍白的有些孤寂”或许,“我们原本/就是秋风和落叶的关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有自己落脚的一片天地”,“思念,只是一时的兴趣而已,网恋,也只是爱情荒原上的鲜花”,最终,诗人选择忘记,并让时间去洗白相思,让岁月抹去情感的痕迹,让天各一方的两个人保留下一份纯洁的友谊……离开虽然需要勇气,但同样是一种爱,诗人把难以割舍的情蕴藏在心间,“网恋”也在诗人的文字中渐渐地抵达一种意象,并清晰地把这种意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人类最美的莫过于浪漫的情感,情在诗人的笔触下更是如此地牵挂。在寂寞的象诗一般的早春之夜,当万千相思缠绕芳心,诗人也会在幸福的时刻,为心爱的人花开一度。“为你,唱一首歌虽然/我没有百灵鸟的歌喉/在春天,那棵/开的灿烂的桃花树下/我的歌没把你陶醉/我自己,却已经醉了/羞涩感染了桃花”在《只为你》一诗里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为你,跳一次舞/尽管,我没有孔雀的艳丽/在河边,那尾/风姿绰约的凤尾竹下/我的舞没把你感染/我自己,却已经沉迷/柔情唤醒了月亮”,读着这样的诗,一种源于内心的波动撞击着我们的心扉,诗人的情愫也在不知觉间地或浓或淡地弥漫在我们的周围。

纵观林岳芳的诗歌作品,可以看出诗人成功地把白描手法、抒情艺术、视觉技巧和蒙太奇的跳跃糅合到作品中,并收到了显著的阅读效果和诗意表达。而《情醉江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不声张,也不说话/4月,我在情的河流里行走/在河的沿岸扬起绿意/并植下一树树的花红/让清晨,开在我的发间。不行,这样还不行/我还要让/窗外的鸟,在正午/叫上一声声的翠响/绿绿的鸟,一只/两只,或三只都没关系/我洗净双手,把手。放进北方一双温暖的手里。与虚拟的你,一起来写诗。其实,我不想这样/只想,偎在你的怀里/在酒杯里/斟满江南的烟雨/在傍晚来临之前/真实地点上两只蜡烛/此刻,红红的蜡烛/像我的脸颊--红红欲滴”。

从中,可以读出诗人细腻的感情。对爱的宣言般的、如痴如醉的倾诉,使人想起4月的浪漫,浪漫之上的花红,和情意盎然之下的绿鸟,读来令人如饮醇香之美酒--心醉不已。

岁月无情,人有情。走过人生的40年后,林岳芳对风雨的岁月也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肃穆的庙宇,立着你的塑像……晚辈的期待,在慈母银针尖下/化作精忠报国……书写千古惆怅/壮士已随东风去/一曲满江红,谁在轻声唱。远古的明月,留下满地沧桑/听岁月翻卷起伏,诉说精彩华章……叱咤风云一世英名,犹闻昨日铿锵/将军已随清风去/一曲满江红,万古也流芳”。

民族英雄岳飞曾以精忠报国而彪炳千秋,成为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楷模。

在第三小辑《弹抚岁月》中的《忆岳飞》中,作品以白描为基调,既无隐晦、枯涩的语言和华丽的铺张,也无刻意的语句编排和陌生意象的切入,却写得激情澎湃,使英雄岳飞和诗人的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西施泪》是描写古代美女西施的一首:“江边浣纱女,沉鱼落雁貌赛花;只叹命不济,吴国入侵马嘶杀。清粥淡,粗布纱,天香国色难荣华。国已破,何为家,诸暨美人落天涯。夫差皇宫美,不敌国恨心头挂,莺歌燕舞时,盼我江山美如画。穿绫罗,心素雅,艳容迷人贼眼花。心忍辱,身负重,玉洁冰清留天下。”全诗共两小节,却把西施的一生写尽,体现出诗人驾御文字的功底。

诗也,性也,性情使然也。林岳芳同样不可避免。童年是人的一生最难忘怀的光阴,诗人童年的记忆也一样。《槐树花》里:“飘然的花蜜气息/迷醉我童年孤寂的脸/槐花串成风铃/在我的思绪里跳跃”,《小船》里:“那艘弯弯的小木船/一头连着父母的牵挂/一头牵着我记忆中的童年”,古镇里:“斑驳的木格子窗户/让岁月蹂躏的有些腐烂/有一只蝴蝶不肯远离/轻舞着透明的翅膀/在遗忘的故事里/躲躲闪闪”等童年的事物,虽然过去了许多年,依然,在诗人的记忆里闪烁。

在以往的日子里,林岳芳喜欢在夜晚聆听花开。

《聆听花开》是诗集的第四小辑,与其说是诗人聆听花开,不如说是一种心境。

在《乡村的春天》里,诗人写道:“麦子开始扬花了/而油菜,也已经含苞/那一种撩拨人心的郁郁葱葱/把农民的心/牵的掐出浓浓的蜜汁”,诗人通过诗去听农民内心的花开,把农民春天里的甜蜜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爱情畅想》中,诗人以畅想聆听爱情,让爱情滋润每一个角落,迸发出春天的气息。

在《青灯下》一诗,林岳芳“微闭秀目,轻启珠唇……去猜测前世今生/那个轮回的故事……梵音的空灵/伴着晨昏从红尘走过“,诗人“洗手静心,点上一炷清香/此刻/在蓝蓝的天外/在滢滢的水中/正盛开着一朵/心灵的海棠……”让青灯诠释另一种意义上的花开,给人以超俗的审美。

那么避开一切的喧嚣,花开是什么声音?

“选择今夜/我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夜,已如此寂静/月,透过树叶的缝隙/躲闪/无意间惊动了一个/花蕾的梦/她已经,在懵懂的状态/沉睡了几千年/一滴清露,落进/花蕾枯涩的眼睛里/蕊,在这一刻苏醒……”在《今晚,聆听花开声音》里,“花开的声音”是一个隐喻上的花开,以不提花开而尽提花开的艺术效果,给读者更大的阅读空间。

诗人对古诗词的喜爱,由来已久,老师们的教诲,及其本人对古代诗词的领悟,使她的古韵诗词写的日趋完美。诗集的第五小辑《古韵雅风》收录了林岳芳近期创作的古体诗词作品,其中在《玉兰礼赞》中,诗人把一朵圣洁的玉兰,放在灵魂的高度,进行颂扬。“冰姿玉颜下凡间,枝头独占心傲然。待到百花争艳时,花瓣如泥暗香远”短短四句,28个字,诗人用心的情愫,点出了玉兰的纯洁和傲然。用“下”“占”“争”三个动词,写出了玉兰的姿态,用“凡间”和“傲然”,叙述了玉兰的纯洁,读来,让人敬畏。
   歌和词,历来是一对孪生姐妹。同样,诗人对歌词的创作,也不亚与诗歌。诗集的第六小辑《歌词天空》,也是她的倾心之作。第六小辑《歌词天空》由3首歌词组成,那一首《外来人员之歌》,对城市里的外来打工者,给予了热情的颂扬和渲染。让我们读着歌词,仿佛就能看见一群活跃在城市里的外乡人,那充满朝气的身姿。而《上海世博会组歌》,她用热情洋溢的笔触,展现了主人翁快乐而健康的风采。诗人用抑扬顿挫的韵律,诠释了她对歌词艺术的理解,向读者全方位展示了诗人的多才多艺。

 

人生其实很简单,关键在我们怎样去对待和理解。诗人林岳芳在以往的日子里,把温暖装在心中,坦然度过每一个花开的春季,或每一个冷冷的清秋。在江南的土地上简单地用诗人的敏锐拣起“诗意的树枝”,并把“诗意的树枝”连同聆听到的岁月的花开在江南的土地上挥洒,以自己异于常人的个性、心态、气度和生活实践为铺垫,把别人看不到,感觉不到的东西,用她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之触角,去感知,去领悟,并紧紧抓住瞬间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审美意识把感受还原成文字的形式,引领读者感觉到她在岁月的江南聆听到的心灵的花开。这是诗人的简单,也是诗人的智慧。

(赵福治:中国诗歌学会网总版主,中国诗歌在线执行主编)

 

以上是赵福治老师为我的诗集所撰写的序言。在这里,我对赵老师的慷慨厚赠,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