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乐乐何一个是谁母亲只有育儿 |
分类: 心情天地 |
有一位女同事,生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读高中,小女儿与儿子都在读初中。今年因为儿子被老家学校开除,带来了深圳读书。后小女儿频频打电话过来,第一个电话说:她也要整一个被学校开除,然后好来父母身边读书。家里房子都装修这么好了,为什么爸妈还要在外面工作?不能回老家?
第二个电话说:她跟学校的负责人说了,学校需要搞卫生的人员,要学校答应让她妈妈来搞卫生,这样就可以跟妈妈在一起了,学校同意了,并且告诉母亲搞卫生也没什么丢脸的。同事说:你这个学期争取考第一名,你考了第一名了,来这边读书不用交钱了,妈妈就可以接你过来读书了。
最近的电话说:班上统计留守儿童,就她一个人算留守儿童,人家的父母要么在身边,要么两三个月回家看一次,只有她是一年才见父母一次。学校给她这个留守儿童发了文具盒等等,感觉自己像是乞丐,老师说的留守儿童好刺痛她的心,她可以不吃不穿,但希望能在父母身边。。。。。。同事说:你姐姐也一直在老家呀,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去跟你老师说,以后不要再这样说你等。
后女同事跟其老公打电话,两个人像说笑话一样,因为“乞丐”二字好笑。
突然,心很沉。做为一个母亲,拿考第一名做为孩子能来父母身边的条件,这个要求很是残忍。想像着远方的一个心灵脆弱的女孩,拼命的读书,做梦都梦到父母。然后自己没有考到第一名,把一切不能来父母身边的责任归到自己没考到第一名等等。这是一个心灵很脆弱的孩子,她敏感,上进,对自己严于要求,懂事得令人心痛。甚至会为省钱,走上好远的路,而不坐哪一元钱的公交车。在现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少。可父母亲呢?一直没有重视孩子的诉求,难道真的不能改变现状吗?一个班50几个孩子,考第一名的永远只有一个,哪是一个很高的目标,父母拿这种终极目标要求孩子,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残忍。想想自己的求学路上,又考了多少个第一?
第一:就像孩子说的,家中的房子都很漂亮了,为什么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不能回老家工作呢?孩子连你的工作都找好了的,在老家读书也不用交学费呀。
第二:近20年来,一直拥有着公司的二居室居住,为什么不能接孩子来身边?每个月汇3000元钱回老家,难道吃点苦,在这边就不能带孩子吗?人家单亲妈妈,都可以带孩子在身边,为什么这么多年能视孩子的要求于不顾?
也许说每家都有每家的苦,留守儿童不得不承认,是现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伤了多少儿童的心?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其实如果我们愿意,有些状况是可以改变的。想想我们小时侯不管多么苦,总之可以待在父母身边,而现在很多家庭生活条件很好了,孩子确很难见父母一面?心里的苦是生活苦的一百倍。希望中国社会的留守儿童现象能尽早的淡化的,还孩子们一个天真纯洁快快乐乐的童年!
做为孩子,有什么能比父母的满满的爱更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