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古画修复与装裱专业教育的探讨

(2009-02-07 08:2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画修复装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ijiutaosheng.blogspot.com/

关于古画修复与装裱专业教育的探讨

张清    

 

内容摘要: 2002年,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立了古画修复与装裱专业本科班,学制四年。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我们从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着眼,教学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装裱、修复、鉴赏。设置了基础课12门,专业理论课12门,专业课11门。

 

 关键词: 古画修复  装裱修复鉴赏  考古知识  材料知识  专业理论  艺术修养   文化修养  款式设计  特色学科 高科技、物理、化学

 

书画装裱是流传了近二千年的传统工艺,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但装裱人才的培养却一直是沿袭着师承相传的模式,这种方式在装裱修复人才奇缺的今天已经影响了书画装裱这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因此,2002年,我们经多方努力,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立了古画修复与装裱专业本科班,学制四年。并于同年7月正式招生,首届12名学员。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修复人才。我们开设这个专业在高等艺术院校尚数首例,许多问题还在探索中。

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我们首先从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着眼。传统修复与装裱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基本有两个方面:一是就业于文博事业,一是就业于文化市场。在文博单位从事文物修复工作,需要有精湛的装裱技艺,需要有应对各种复杂破损情况的纸质和纺织品文物的修复能力,需要有考古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对装裱材料的历史及其物理化学性能有科学的了解;从事书画装裱,不仅需要有精湛的装裱技艺,还要能够对不同格式的书画进行装潢形式设计,能够对破损书画进行修补和全色。两者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是有相辅相成的。(见图1)

 

修复与装裱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交集和子集

 

而对于装裱修复人才的知识结构,则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即专业技艺、专业理论、文化修养。我们从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出发,要不断加强对以上三方面的培养。(见图2)

 

专业理论、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的拓扑关系

 

 

因此,综合考虑,我们的专业命名为古画装裱修复与装裱。教学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装裱、修复、鉴赏。设置了基础课12门,专业理论课12门,专业课11门。如: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素描、色彩、透视解剖、传统绘画技法(山水、花鸟、人物的临摹)、电脑美术、书画鉴赏与艺术市场、中国考古、汉字学、中国书画装潢学、中国书籍形制史、中国古画论、中日装裱的比较、书画装裱的形制与流程、古旧书画的揭裱与修复、传统工艺及款式设计、书法、篆刻、中国书画构图、装裱材料学、古旧书画复制技法、展示设计基本原理、装潢与鉴赏的关系、等等。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们的收获很大,这次全国综合艺术院校第十一届交流协会在我院召开,大会期间参观了我院古画修复与装裱专业的教学,他们称我院这项专业为特色学科,非常感兴趣,并认可了它的潜力,当场就有院校预定我们的学生,为毕业生就业打开了出路。

《中国文化报》2004年10月23日,在综合新闻版,发表了《关爱书画装裱师》一篇文章,其中描述“中国书画是世界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其鲜明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与装裱师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他们肩负着保护书画艺术珍品和珍贵纸绢文物的历史重任。”“随着全民族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加强,修复人才处在青黄不接的断档状态,让为数不多的书画装裱师尽快多培养接班人。”这一呼吁在中央一台新闻中也被播出。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探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经过不断的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对各种材料及不同破损状况的书画作品进行修复,并尝试设计了大量装裱款式并写出了有创意性的论文,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这些,证明我们的教学探索是成功的。在校期间的学习,也为他们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方向上我们力主教学的规律性,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学术的前瞻性。重基础内容向创造内容过渡,并启发学生的理论思维及创造的开放性,形成理论层次,实践层次,创作层次的学科系统。在课题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巨副残旧书画文物和古籍的修复;

2.计算机等高科技在古籍修复中的应用和研究;

3.装裱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研究,黏合剂性能分析,粘合机理探索;

4.装裱形式风格的继承和创新及对其他东亚各国装裱款式风格的鉴赏。

我们的工作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缺少经验,专业设置也不完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敬请专家多多指教。

 

 

 

附:教学实践片断

 

 

 

《秋林晚照图》作者郑珊,字雪湖。生于1809年,师法清代四王,所绘山水秀拔雄健,笔意苍厚,善用积墨。

<![endif]-->  这幅画从文物库里提出时酥折难开,天头丢失,仅有天杆缚画,画面受潮粘连,破损残缺严重。进行了特殊处理后,润平展视,揭裱去污。鉴于文物年代久远,对于画面的油污我们借用物理法——火烧,将残存的油渍清除,减缓作品的腐蚀老化,对延长文物的“寿命”起到积极作用。火烧法,听起来骇人听闻,其实比较安全。因为画芯上有水,而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燃点一般都在300℃以上。所以,在画芯含有大量水分情况下,纸张的温度不可能超过100℃即画芯不能达到其燃点300℃左右。但要谨慎操作。因为不同的材料燃点和沸点有差异。“挺而走险”需要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否则不可实施。对于接补,全色,恢复其全貌分别用各种方法。采取高科技手段,反复模拟,绘小样,互相探讨,借鉴方法,采颉众家之所长,通过计算机的直观显示,研究作者的风格,运用绘画技法,用波进法全色,点、勾、染。力求达到“四面”光,视无破绽水平。

 

 

                                       

 

 

五伦图,是由凤凰、仙鹤、鸳鸯、黄莺、鹡鸰构成,即五常,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所提倡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讲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以五种鸟与“五伦”结合对应则是人为附合。清代瓷器上常常有这类纹样,以此宣传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这是一幅用粗纹织成的工笔重彩花鸟绢本,经历了多次的揭裱,质地腐朽,发霉,虫蛀,污垢,裂痕累累,脱落掉渣。我们耗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进行揭裱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其复原,然后进行全方位的嵌条。同学们在全色时正赶上全国艺术院校的老师来参观,我们的专业受到了青睐,他们对同学兢兢业业的学习、实践大为赞许。同时,我们还修复了一些清末民初的旧画。如: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1669-1732)作品《路路荣华》,清代蔡弘勋所绘巨幅绢本山水,写意芭蕉花卉等等。   

                                         

 

 

   

《上梁定吉日》这本书籍局部腐烂、残缺、修复难度极大。经过研究,选用水浸法,泡数日,用镊子针锥等一点点揭开。由于作品严重粘连,以成“书砖”,如果仍然装裱成书,其寿命和翻阅都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将其改装成册页,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当然,随便改变书籍的装桢形式是不可取得。但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                       

 

     

 

                  

 

 

当我们面对“蝴蝶翩翩飞舞”的残破碎片时,大家非常吃惊,我们对这些破烂不堪、宛如风蚀残叶的作品进行了平展,清洗,拼接。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几种修复后的小样,对那些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在网络上会诊,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的介入增加了文物修复的科技含量,为修复的科学化、高效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再拿出实施修复的技术数据和操作方案,以及模拟完成的小样。分析研究笔墨风格等。运用我们掌握的修复技法,展开一系列修复过程,揭裱去污,冲洗,挖补,全色。从雾水乱麻中整理出写有“校书长爱阶前月,品画微闻座右铭”的对联,使佳作再现。

 

 

        

 

 

我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画医,为继承,振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不懈努力。 

 

 

  

 

   张清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古画修复与装裱工作室导师) 副教授   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2077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