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古钱币文字四朱的解释

(2015-05-23 22:37:28)
标签:

文化

收藏


http://s12/mw690/001Jk0iKzy6Sv3ua7J9fb&690

关于古钱币文字四朱的解释

 基本介绍折叠编辑本段

方圆四朱旧称“砝码钱”,“小圜金”等。今因其钱有方有圆,形制上亦多属外方内圆,加之名目繁多,遂统称之为“方圆四朱”。钱文记重为“四朱”,或记重并记地如“宜阳四朱”,“临菑四朱”等。四字钱文有同书一面者,然多为面记重、背记地。除少数圆钱如“下蔡四朱”、“临朐四朱”为阳文外,余外方内圆者均为阴文。已发现所记地名有:濮阳、陈、丞相、安平、吕、东阿、姑幕、定襄、高柳、菑、淳于、阳丘等十余种。钱体大小厚薄,或方或圆尽有不同,但多“重如其文”,实测约2.5克左右。一般钱体厚实,面大背小,字迹方整,个别如“定襄四朱”底部尚有一小钮环。所记地名多属鲁地,出土亦多在山东及邻近的安徽、河南部分地区。成钱时代说法不一,大致三种:一、战国中期齐国所造,以作齐刀辅币之用,二、西汉文帝行四铢半两时造,作为“法码钱”以衡“半两”钱重,三、北魏至北齐间因币制混乱、虚值钱泛滥,淮北、淮西地方民间铸行以作交易之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